尪痹的治则与方药
1.治疗法则
尪痹的治疗大法是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强壮筋骨,祛瘀通络。肝肾同源,补肾亦能养肝、荣筋且能祛寒、化湿、散风,促使风寒湿三气之邪外出。治瘀通络可祛瘀生新。肾气旺,精血足,则髓生骨健,关节筋脉得以淖泽荣养,可使已失去正常功能的肢体、关节渐渐恢复功能。
总之,在治疗时要抓住补肾祛寒这一重点,再随症结合化湿、散风、活血、壮筋骨、利关节等,标本兼顾。若见有邪郁欲化热之势时,则须减少燥热之品,加用苦坚清润之品。遇有已化热者,则宜暂投以补肾清热法,俟标热得清后,再渐渐转为补肾祛寒之法,以治其本。另外,还须注意调护脾胃,以固后天之本。
2.经验方药
根据治疗法则,拟定了以下五方,随症加减,进行治疗。
(1)补肾祛寒治尪汤
川续断12~20g,补骨脂9~12g,熟地*12~24g,淫羊藿9~12g,制附片(用量15g以上时,需先煎25分钟)6~12g,骨碎补10~20g,桂枝9~15g,赤白芍各9~12g,知母9~12g,独活10~12g,防风10g,麻*3~6g,苍术6~10g,威灵仙12~15g,伸筋草30g,牛膝9~15g,松节15g,炙山甲6~9g,土鳖虫6~10g,炙虎骨(已禁用,代用药品写在后面)。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虎骨、豹骨、熊骨现为禁用品,我常用透骨草20g,寻骨风15g,自然铜(醋淬、先煎)6~9g,三药同用,以代虎骨,有时能取得类似效果,仅供大家参考。
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而成。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壮筋骨,制附片补肾阳、祛寒邪,熟地*填精补血、补肾养肝为主药。以骨碎补、淫羊藿、虎骨温补肾阳、强壮筋骨,桂枝、独活、威灵仙搜散筋骨肢体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为辅药。又以防风散风,麻*散寒,苍术祛湿,赤芍化瘀清热,知母滋肾清热,穿山甲通经散结,土鳖虫活瘀壮骨,伸筋草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为佐药。牛膝下行引药入肾为使药。其中赤芍、知母、土鳖虫又有反佐之用,以防温热药助化邪热。
加减法:上肢关节病重者,去牛膝,加片姜*10g,羌活10g。
瘀血症明显者,加红花10g,皂角刺5~6g,乳香6g,没药6g,或加苏木15~20g。
腰腿痛明显者,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g,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随汤药嚼服胡桃肉(炙)1~2个。
肢体关节蜷挛僵屈者,可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苡仁30~40g,木瓜9~12g,白僵蚕10g。
脊柱僵直变形、屈曲受限者,可去牛膝、苍术,加金毛狗脊30~40g,鹿角胶9g,羌活9g。
关节疼痛重者,可加重附片用量,并再加制草乌6~9g,七厘散1/3管,随药冲服。
舌苔白厚腻者,可去熟地,或加砂仁3~5g或藿香10g。脾虚不运、脘胀纳呆者,可去熟地,加陈皮、焦神曲各10g。本方最常用,主治肾虚寒盛证。
(2)加减补肾治尪汤
生地15~20g,川续断15~18g,骨碎补15g,桑寄生30g,补骨脂6g,桂枝6~9g,白芍15g,知母12g,酒炒*柏12g,威灵仙12~15g,炙山甲9g,羌独活各9g,制附片3~5g,忍冬藤30g,络石藤20~30g,土鳖虫9g,伸筋草30g,生薏苡仁30g。
本方乃以上方减去温燥之品,加入苦以坚肾、活络疏清之品,但未完全去掉独活、桂枝、附片等祛风寒湿之药。在临床上,本方虽较补肾祛寒治尪汤稍少用,但较之下方尚属多用。本方主用于治疗肾虚标热轻证。
(3)补肾清热治尪汤
生地15~25g,川断15g,地骨皮10g,骨碎补15g,桑枝30g,赤芍12g,秦艽20~30g,知母12g,炒*柏12g,威灵仙15g,羌独活各6~9g,制乳没各6g,土鳖虫9g,白僵蚕9g,蚕沙10g,红花10g,忍冬藤30g,透骨草20g,络石藤30g,桑寄生30g。本方主用于肾虚标热重证。
本方较上两方均为少用,但遇邪已化热者,须先用本方治疗,故主用于肾虚标热重证。
标热消退后,仍需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渐渐以补肾祛寒法为主治其本。
(4)补肾强督治尪汤
熟地15~20g,淫羊藿9~12g,制附片10~12g,骨碎补15~20g,羌活12g,独活10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土鳖虫6~9g,白僵蚕9~12g,防风12g,金毛狗脊20~40g,鹿角胶(烊化)9g或鹿角霜10~12g,川断15~18g,杜仲15g,麻*3~6g,炙山甲9g,怀牛膝12~15g,生薏苡仁30g,伸筋草20~30g。本方主治肾虚督寒证。
加减法:腰胯疼痛、大腿伸屈不利、下蹲困难者,可加泽兰12~15g,白芥子6~9g,苍耳子6~9g,苍术9g,五加皮9g。
汗多可减麻*,一般不减也可。腰痛明显而以腰脊强痛为主者,可加补骨脂12g,制草乌3g,干姜3~6g。
略见热象(上火)者,改熟地为生地,加炒*柏12g,秦艽12g。骨关节见损者,可加寻骨风15g,自然铜(先煎)9g。
(5)补肾清化治尪汤
骨碎补15~20g,川断10~20g,怀牛膝9~12g,*柏9~12g,苍术12g,地龙9g,秦艽12~18g,青蒿10~15g,豨莶草30g,络石藤30g,青风藤15~25g,防己10g,威灵仙10~15g,银柴胡10g,茯苓15~30g,羌独活各9g,炙山甲6~9g,生薏苡仁30g,忍冬藤30g,泽泻10~15g。本方主治湿热伤肾证。
加减法:四肢屈伸不利者,加桑枝30~40g,片姜*10g,减银柴胡、防己。
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9g,荆芥10g,去地龙。
痛剧难忍者,可加闹羊花0.3~0.6g。肌肉痛者,可加晚蚕沙9~15g。
本文内容选自《焦树德医学全书——方药心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相关阅读
16个验方、秘方来袭,专门解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问题小编导读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这是中医学中的痹证。如果中医名称大家不熟悉,我们来说说西医的病名,痹证主要见于西医学中的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这下大家知道是什么病了吧。
痹证主要是因为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使得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相应症状。中药在祛除外邪方面的功力不可小觑,有哪些方子可以在治疗痹证中大显神威呢?16个验方、秘方见下文。
方一连翘30g,金银花30g,苦桔梗85g,薄荷85g,淡竹叶60g,生甘草70g,荆芥穗60g,淡豆豉85g,牛蒡子85g。
上药共为末。
风湿性关节炎。
水煎,香气出即服,勿过煮。每服18g,日3服夜1服,病重者每2小时1服。
方二*芪g,土炒白术g,薏苡仁g,肉桂16g,羌活17g,甘草16g。
鹤膝风,症见膝部肿痛难忍者。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数剂。
服药前,先用槐枝、桑枝、接骨木枝、花椒木枝、葡萄枝各等份,熬水熏洗患处,洗后用布包裹局部。
方三白菜籽g,核桃仁g,*连9g,连钱草9g。
上药共为细末。
鹤膝风,症见膝部肿大、疼痛、屈伸艰难,2年以内者均效。
以人乳或鸡蛋清调为糊状,摊在布上,贴患处,2小时后揭去,不可时间过长,否则起疱。
方四豨莶草g,天麻90g,制南星12g,清半夏12g,当归12g,秦艽90g,川芎90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
膝肿不能行走者。
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方五当归10~20g,*芪15~30g,白芍15g,制附子6g,制川乌、制草乌、菊花各10~15g,制乳香、制没药、炒苍术、威灵仙、刺五加、乌梢蛇各6g。
补气养血,祛湿通络。用于气血虚弱,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肿痛。
风湿热痹,加石膏(先煎)30~90g,知母12~15g;风湿寒痹,加桂枝10~20g,细辛6~9g;痰凝血瘀痹,加制南星60g,土鳖虫12~15g;气血亏虚,加人参10g,地*30g;咽痛,加山豆根15g;痛在下肢,加牛膝、独活各10g。
将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先煎1~2小时,然后再煎其他药。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六茯苓30g,威灵仙18g,薏苡仁30g,鸡血藤6g,*芪50g,何首乌30g,鱼腥草50g,怀牛膝5g,杜仲20g,炮穿山甲15g,制川乌6g,制草乌6g。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水煎服。川、草乌先煎3小时后去渣入药。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方七石膏30g,知母20g,炒苍术20g,威灵仙15g,*柏15g,老鹳草5g,防己10g,防风10g,荆芥末50g,秦艽20g,生地*15g,赤芍15g,地龙15g。
清热祛湿,利关节,祛风活络。主治热痹(下肢骨关节疼)。
脾胃偏痛,加炒山药、炒白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等。
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服用。
方八生麻*6g,防风15g,当归80g,制川乌5g,制草乌5g,白芥子10g,地龙15g,威灵仙15g,羌活1g,独活10g,细辛5g,制附子2g,干姜5g,生地*30g,杜仲15g,桑寄生15g。
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主治关节炎属寒痹者。
根据患者体质不同加减之。痛甚者,加穿山甲、全蝎。
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服用。
方九生川乌15g,生草乌15g,怀牛膝15g,甘草15g,白酒g,白糖g。
将上药浸在白酒内,泡7天后去净药渣。
膝肘踝腕等大关节热痛,多为对称游走性、活动受限者。
每日3~4次,每次服10g。
方十防己13g,络石藤13g,炙麻*7g,制附子7g,制南星7g,炙乳香7g,炙没药7g,白芥子7g。
关节炎痛。症见从四肢小关节开始,逐渐蔓延到其他大关节,有的固定性痛,有的游走性痛,多为对称性,久则关节变形,局部肌肉萎缩。
关节红肿者,去附子,加白芍16g,忍冬藤19g,海桐皮19g;腰膝酸软者,加牛膝10g,秦艽10g,杜仲炭10g;自汗者,去麻*,加白术10g,桑寄生1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十一麻*12g,川牛膝12g,木瓜12g,甘草12g,*酒g,鲜姜12g。
关节痛,行动困难者。
水、酒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服后盖好关节取汗。
方十二桂枝9g,白芍9g,麻*9g,知母9g,防风9g,川乌9g,松节9g,桑寄生9g,乳香9g,没药9g,川牛膝9g,土鳖虫6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2枚。
四肢关节疼痛。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十三生*芪30g,金银花30g,石斛30g,川牛膝15g,远志6g。
膝关节炎。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十四(痛风关节疼痛方)金钱草60g,土茯苓30g,威灵仙30g,秦艽12g,关*柏10g,炒苍术15g,牛膝12g,络石藤15g,海风藤15g,伸筋草15g,连钱草15g,独活10g,急性子10g,炙甘草6g,生大*(后下)10g。
清热化湿,通络止痛。主治急、慢性痛风所致的关节痛。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十五鲜连钱草叶。
风湿性关节炎。
捣如泥状,涂患处,每日1~2小时。
方十六当归、川芎、麻*、怀牛膝、陈皮、木瓜各10g。
风湿痛。
上药为1剂量,把药用纱布包好放在鸡肚内,然后用线缝好鸡肚,清水煮,不放盐。熟后连汤一起喝。一次吃不完可吃2~3顿。隔日再服,共3服。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千年药都安国民间验方秘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玉欣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