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
TUhjnbcbe - 2022/12/2 20:51:0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强度反映了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和骨质量(bonequality)两个主要特征的结合,骨密度约占骨强度的70%,骨质量约占骨强度的30%。

骨折通常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灰心丧气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我国每年新发椎体骨质疏松骨折万人/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23万人/年,70-80%中老年骨折是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残疾。

临床表现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长久下去,脊柱弯曲会使人难以行走,甚至无法端坐。

(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因骨骼脆弱而发生的骨折中,最常见的部位是手腕、脊柱和髋部。髋骨骨折会显著增加死亡的风险,特别是髋骨骨折后一年尤为明显。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1)疼痛本身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2)脊柱变形、骨折可致残,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3)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不仅患者生命质量和死亡率增加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可分成不可控制因素和可控因素两大类。

(1)不可控因素

a.年龄、性别:年龄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40岁后骨量随年龄增加而下降,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女性骨质流失比男性更快。

b.种族:白人和亚裔女性更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c.家族史:骨密度的遗传力为60%-80%,如果有近亲患有骨质疏松或曾骨折,本人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会增加,以髋部骨折最为显著。

(2)可控因素

a.饮食:钙摄取不足会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的几率;维生素D不足也会增加发病率、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素食人群)、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均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b.身体活动:长期不运动,不积极活动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定期运动可增强并保持强壮的骨骼。

c.体重:适当的体重或体质指数可增加骨组织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减少骨吸收并刺激骨形成,有利于提高骨强度,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d.吸烟:烟碱能增加骨吸收,抑制骨形成。吸烟会降低身体吸收钙的能力,吸烟女性出现更年期的年龄早于不吸烟女性。

e.饮酒:长期饮酒的人骨质丢失增加,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f.药物:某些药物会导致骨质流失。如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关节炎、哮喘及其他疾病)、预防癫痫的药物以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癌症的药物等。

骨质疏松的营养治疗

(1)在饮食中添加骨骼所需的营养

a.首选含钙、蛋白质高的食品:排骨、蛋、豆类及豆制品、虾皮、奶制品、海带、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

b.适当补充维生素D,或增加日光照射及运动量。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下转变为维生素D3(胆钙化醇);动物性食物含有维生素D3,如鱼肝油,蛋*,乳类;植物性食物含有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如菌类、酵母。

怎样晒太阳才能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一般在早晨6点至10点,下午4点至5点晒太阳比较好,应该暴露皮肤,直接照射效果更好。对于肤色较白的人每天只需将手臂、双手和脸部暴露在阳光下5~10分钟即可,肤色较深的人可略长。

c.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维生素C。

d.富含钙的食品:乳制品、鱼虾蟹类、肉禽蛋类、豆类及豆制品、干果类

如果按下均衡膳食的人,钙的摄入基本能达到满足:

对有乳糖不耐者可以选择以下替代食物补充钙的摄入,如低乳糖低脂牛奶、羊奶、加米煮成米糊、豆浆等。

(2)改变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

a.减少动物蛋白、盐、糖的摄入量,尽量少用含太多镁、磷的饮料和加工食品。

b.不要吸烟;

c.如果要饮酒,不要过量。

(3)补钙

a.食物摄入不足时,选择适当钙制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强化钙的补充:青少年每天需要mg的钙,成年人需要-mg钙,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需要mg的钙;所有年龄超过50岁的人应该把维生素D摄取量增加到国际单位,年满70岁后每天需要国际单位。

b.营养产品调理建议: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预防和减轻骨质疏松。选择适当钙制剂,同时一定要蛋白质、维生素和钙三管齐下。

保持身体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运动有助于骨骼健康

a.越早运动越好。对于女性来说,16岁前积累了80%-90%的成年峰值骨量,其中近50%的骨量是在初潮前后4年积累的。大约在18岁时获得骨质量峰值,在20-30岁之间保持增长。越早运动效果越好,且持续效果更久。所以,从儿童青少年阶段就应该重视运动,储存更多的峰值骨量。

b.老年阶段运动不能获得骨量,但可减少流失。对于老年人(≥60岁)中,通过体力活动不能获得骨量,但可以有效防止骨质流失。绝经后女性骨量和肌力年损失分别为0.5%和2.5%。然而,持续的体力活动对骨骼会产生有益影响,可以减少骨质流失。联合或单独使用抗阻训练和负重运动可预防绝经后骨质流失。

c.力量训练有助于强化骨骼。强化骨健康最佳的运动类型是负重锻炼、冲击性运动(如跳跃)、跑步或其他有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等。在青春期,力量练习可以增加骨强度。在中年和青春期后,力量练习对减少骨质量和骨密度的损失也是有效的。力量锻炼与有氧训练结合,可预防老年骨质流失,也可增加髋关节和脊柱骨密度。

d.游泳、步行并不是成骨运动。步行对老年人骨的影响微乎其微或根本不存在。低强度的活动,如自行车、瑜伽和游泳,通常被推荐为老年人的终生健身活动,但不被认为是成骨运动。这些运动可以与抗阻负荷练习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骨骼健康。

(2)建议骨质疏松人群进行四种类型的锻炼:

a.力量锻炼:可以利用许多方式进行抗阻运动,如弹力带、负重、自重、抗阻练习器材等。力量锻炼主要针对身体的主要大肌肉群,如上背部、胸部、肩部、上肢(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下肢(腘绳肌和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等。为每个肌肉群选择一个或多个练习,学会以正确的形式和方式进行适当的练习。每周每个肌群的锻炼至少进行两次,间隔两天以上。

b.形体锻炼:形体锻炼可以帮助你伸展背部,改善姿势,从而保护你的脊柱。形体锻炼应该每天都做,每天进行5-10分钟练习。在日常活动中注意姿势。

c.平衡锻炼:良好的平衡能力有助于防止跌倒。有四种锻炼可以改善平衡:减少支撑面的练习(直线走);打破平衡后做出反应的练习(闭眼站立);移动重心的练习(抛接球);稳定肌肉的练习(太极拳或其他舞蹈动作)。平衡练习应该每天都做,建议在日常活动和日常锻炼中加入平衡练习。刷牙时,将重量从脚趾转移到脚跟。你可以用一条腿或者两条腿站立。

d.有氧运动: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周进行分钟的体育活动(中等强度到高强度)。这意味着每天大约20到30分钟。一开始,每次锻炼大约10分钟。如果你已经开始运动了,建议你进行中等强度或较高强度的运动。有氧运动时间可以累积。有氧运动频率为每周至少5天进行有氧锻炼。

(3)骨质疏松症人群应该避免的动作

a.向前弯曲

b.过度旋转

c.高冲击有氧运动可能对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有害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