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方
组成:甲方:附子3~9g,肉桂3~9g,仙灵脾15g,*参9~15g,*芪9~15g,茯苓9~15g,炙甘草6~9g。乙方:*参9~15g,麦冬9g,五味子3~6g,生地9~15g,白芍9g,杞子9g,仙灵脾15g。
主治:冠心病
按:甲方助阳益气补肾,适用于阳虚患者。乙方益气养阴补肾,适用于阴虚患者。
糖尿病方
组成:*参30g,*芪30g,仙灵脾12g,菟丝子12g,杞子12g,柏子仁12g,生地12g,玉米须30g,蚕蛹15g,桃树胶30g。
主治:糖尿病
按:本方以补肾益气为主,有较好的降糖作用。
甲亢方
组成:蚤休12g,白蔹12g,漏芦12g,*芪30g,玄精石15g,川石斛12g,滁菊花12g,杞子12g,千里光12g,谷精草12g,石蟹12g。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
按:方中蚤休、白蔹、漏芦清热解毒,*芪益气,玄精石、川石斛养阴,菊花、杞子、千里光、谷精草、石蟹清肝明目。共奏清热补气,清肝滋阴明目之效。
甲减方
组成:*芪30g,补骨脂12g,熟地12g。
主治:甲状腺机能减退
按:本方助阳益肾补气。阳虚证显著者可加熟附块12g,桂枝9g。
跌打镇痛丹:
组成:制番木鳖子15g,乳香6g,血竭9g,琥珀9g,田七9g,土鳖虫9g,麝香1.5g,牙皂3g,细辛2g,朱砂3g,共研极细末。
主治:各种跌打损伤,以致昏迷不醒者。
作用:通经活络,芳香开窍,活血化瘀止痛。
服法:每日二次,每次1.5g,用开水或酒吞服。
清瘀止痛片:
组成:刘寄奴30g,荆芥45g,红花30g,琥珀30g,土鳖虫30g,当归30g,苏木30g,血竭30g,三七30g,川芎30g,桃仁30g,桔梗9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主治:各种跌打损伤,气滞血瘀,咳嗽气逆,胸伤胁折,肿胀疼痛。
作用:顺气止噫,祛瘀生新,活血止痛。
服法:每日二次,每次3g,温开水送服。
久伤风痛丸:
组成:石菖蒲24g,桂枝15g,川芎18g,木香15g,川乌18g,石楠叶30g,白芷15g,苏叶12g,麻*12g,草乌18g,牛蒡子18g,佛手15g,细辛12g,牙皂12g,*柏15g,威灵仙12g,全蝎6g,没药15g,贯众15g,*芪15g,三棱24g,制南星18g,莪术24g,秦艽3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主治:跌打损伤日久,腰痛四肢风湿痹痛,小儿麻痹手足如废,麻木酸痛等证。
作用: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服法:每日早晚二次,每次3g,温开水吞服。
伤科接骨药散(1号敷药)
组成:自然铜g,马钱子g,川续断g,川加皮g,虎骨g,三七末g,白芨g,骨碎粉g,刨花g。以上药共研细末,用酒少许,蜜糖和开水,将此药散调匀敷贴患处,每隔1~2天换一次。
主治:各种骨折早中期,瘀肿疼痛。
作用:接骨续断,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伤科止痛药散(2号敷药)
组成:自然铜g,无名异g,丁香g,当归g,地龙g,生地炭g,荆芥炭g,没药g,乳香g,白芨g,马钱子g,田七末g,刨花g。
以上诸药共研细末,用酒少许蜜糖和开水,将此散调匀,敷贴患处,每隔1~2天换一次。
主治:各种外伤血肿,疼痛剧烈,骨折,脱位,眼球损伤血肿等症。
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疗效迅速,止痛效果尤佳。若外伤瘀血化热,红肿热痛可加金*膏;若血肿日久,肌化积块可加皮硝外敷。
跌伤风湿膏:
组成:血见愁90g,泽兰30g,大*45g,细辛30g,栀子45g,闹羊花g,当归45g,防风30,姜*45g,续断45g,骨碎补60g,白芷45g,甘松90g,丁香45g,红花30g,马钱子g,桃仁30g,独活45g,蒲*60g,地龙g,三棱45g,南星45g,半夏45g,草乌45g,川乌45g,川加皮60g,莪术45g,乳香60g,没药60g,生油0g。此膏药烘热后贴患处,四日一换,贴至痊愈。
主治:四肢腰背陈伤疼痛,风湿骨痛麻木不仁,鹤膝积水,骨痨等症。
作用:祛风除浊,舒筋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二虫止嗽散
组成:僵蚕9g,蝉衣3g,荆芥6g,防风6g,甘草3g,桔梗3g,白前9g,百部9g,紫苑9g,陈皮6g。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失宣之咳嗽。
加减:风寒偏盛者,加桂枝、苏叶、细辛;风热偏盛者加牛蒡子、前胡、子芩、石膏;痰湿偏盛者,加半夏、茯苓。
按:本方由《医学心悟》止嗽散加僵蚕、蝉衣、防风三味组成,增强了原方的宣肺透邪、祛痰解痉之功。
加味小青龙汤
组成:炙麻*5~9g,桂枝5~9g,细辛3g,干姜3~5g,姜半夏9g,白前9g,白芍9g,陈皮6g,五味子4g,生甘草5g,大枣6枚。
主治:内有痰饮,外感风寒之咳嗽喘促,背部寒冷者。
加减:喘急汗出,气促不相续者,加*参10~15g,熟附子6~9g,磁石20g。热甚者加生石膏20g。
按:本方系《伤寒论》小青龙汤化裁而来,适用于哮喘、慢支发作期的寒饮重症。
新加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9~15g,桂枝6~9g,苍术9g,甘草5g,姜半夏9g,陈皮6~9g,当归6~9g,白芥子6~9g,干姜3~5g。
主治:寒饮痰湿内盛之咳喘。
加减:喘息严重者加麻*6~9g,杏仁9g,苏子9g。
按:本方乃《金匮》苓桂术甘汤加味,增强了温阳化饮,燥湿祛痰的功效。
新加旋覆代赭汤
组成:旋覆花9g,煅代赭石15~20g,*参9~12g,茯苓9~12g,半夏9g,陈皮6g,紫苑9g,百部9g,炙甘草6g,生姜3~5g,大枣6枚。
主治:痰饮咳喘日久,土虚木旺,木旺侮金者。
加减:有热象者去生姜,加芦根、竹茹;痰多沫者加白芥子;便秘者加火麻仁。
按:本方系《伤寒论》旋覆代赭汤加味,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
加味都气丸
组成:熟地9~15g,山萸肉9g,山药9g,泽泻9g,茯苓10~15g,五味子3~5g,巴戟肉9g,仙灵脾9g,菟丝子9g,杞子9g,僵蚕9g,丹参9g。
主治:慢支,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衰,摄纳无权者。
加减:肾阳虚显著者,加附子、肉桂;便秘者,加当归、甜苁蓉;便溏者加补骨脂;尿频者加桑螵蛸。
按:本方系《医宗己任编》都气丸中加入温补肾阳之品,具有补肾纳气,并调阴阳之功。适用于哮喘缓解期调摄。
慢淋方
组成:红参6g(另煎),炙*芪18g,龟版胶12g(烊冲),阿胶9g(烊冲),当归10g,生地9g,熟地9g,鹿角片6g,白术12g,附片9g。另以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半枝莲煎汤代水。
主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虚证)
按:治“慢淋”虚证者,要抓住扶正与祛邪这一大法,惟热毒内蕴,久必耗阴,当以益气补血养阴为经,清热解毒为纬,调燮阴阳。恐草木无情,非重用血肉有情之品难以速生。煎法妙在以清热解毒(祛邪药)煎汤代水,祛邪不伤正。
截喘方
组成:蜜炙麻*9g,银杏肉9g,干蟾皮6g,光杏仁10g,地龙干9g,白石英15g,甘草3g。
主治:哮喘。
按:发热者麻*不用蜜炙,减量至6g,另加鱼腥草18~30g;肺热者去白石英,加桑白皮12g;内寒较盛加局方黑锡丹9g(吞);有外源因素加蝉衣6g;咳痰难出加葶苈子12g。若发作控制后则改用巩固方,药用*参、鹿角粉、制半夏、陈皮、紫河车粉、海蛤粉、地龙粉、熟附片、甘草、研末吞服。此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意,颇有效验。
治萎缩性胃炎方
组成:丹参12g,蒲公英15~30g,川楝子9g,广郁金10g,路路通10g,生白芍12g,生山楂12g,甘草3g。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按:痛甚加玄胡索12g,胃纳欠馨加谷麦芽各9g或鸡内金9g,砂仁2g,胃胀满不消加陈皮6g,佛手干9g,大便干结加脾约麻仁丸6g(吞)。
按:肝气失于疏泄,上冲则脘胀、嗳气,横逆则胃痛、纳呆。日久气滞化火,移热胆府,胃津受损,阴血干枯;或肝气郁滞不行,脉络瘀阻;其病在经,久病则入络,全方围绕此而设。方取丹参祛瘀生新、调经顺脉之意,合疏肝经郁滞、健胃镇痛之郁金,促进胆汁分泌,增其消瘀止痛之功;蒲公英消炎疏肝,补脾和胃;借路路通通利之性祛经络之留滞,行气宽中;以生白芍养血柔肝,伍甘草和里缓急;山楂配甘草,化瘀血而不伤正气,助胃酸行结气,又制丹参、蒲公英之寒凉;川楝子行气止痛,全方配伍精当。
止癫痫方(2方)
1方组成:紫石英12g,生牡蛎30g,石菖蒲12g,制南星10g,僵蚕10g,钩藤15g,蝉衣4.5g,地龙干10g。
主治:癫痫(发作期)
按:抽搐较频加全蝎末1.5g,火盛加酒洗龙胆草6g,热痰多加竹沥油30g(冲),湿痰多加制半夏9g。
2方组成:白术12g,茯苓12g,制半夏9g,*参12g,陈皮9g,丹参12g,炙甘草3g,河车大造丸9g(吞)。
主治:癫痫(休止期)
按:热痰盛去陈皮、半夏,加竹茹9g,瓜蒌皮12g;痰湿去*参、甘草,加苍术9g,川朴6g。*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河车大造丸滋阴补肾、丹参养血安神活血化瘀治其本,制半夏陈皮理气化痰顾其标。
尿血方(5方)
1方组成:细生地12g小蓟12g,生蒲*9g(包),木通6g,泽泻9g,炒山栀9g,淡竹叶6,六一散12g(包)。
主治:膀胱湿热,尿涩尿血,小腹急胀。
2方组成:细生地12g,知母9g,炒*柏6g,生蒲*9g(包),阿胶珠6g,侧柏叶12g,茜草根9g。
主治:肾虚有热,尿血时发时止。
3方组成:鹿角片9g,阿胶珠9g,当归9g,杞子9g,熟地9g,蒲*炭9g,小茴香3g。
主治:血尿日久,肝肾亏虚。
4方组成:*参9g,炙*芪9g,白术9g,炙升麻3g,当归9g,阿胶珠6g,藕节9g,炙甘草3g。
主治:神疲乏力,溺血色淡,小腹胀坠。
5方组成:熟地9g,山药12g,山萸肉9g,菟丝子9g,赤石脂12g,巴戟天9g,杜仲9g,牛膝9g,五味子3g。
主治:精血滑泄不禁、腰膝酸软、怕冷便溏。
按:尿血一症,病因颇为复杂,茹老积多年治尿血经验,总结出了5张有效方剂,对症用药。同时在方中可选加茅根、荠菜花、三七、花生衣、花蕊石、仙鹤草,可提高疗效。另外,茹老又应用紫珠草、白茅花、琥珀合上方,似收效更佳。
瘀血化热治疗方
组成:鲜生地、赤芍、丹皮、山甲片、当归、银花、翘壳、蒲公英、泽兰叶、生山栀、大青叶等。
主治:损伤以后,贻误失治,症见损伤部位肿胀,皮肤发红,按之发热,西医称为无菌性炎症。
按:本病是由于瘀血凝结,郁而化热所致,瘀血为本,化热发炎为标,依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当以清热凉血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使火炎之势得以遏制,瘀血凝结得以疏运,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并外敷三*膏。
痰浊阻络治疗方
组成:牛蒡子、炙僵蚕、制半夏、山甲片、威灵仙、竹节、白附子、当归、赤芍、红花、陈胆星、汉防己、米仁、粉萆粟、伸筋草、桑枝、炙乳香等。
主治:踝关节及足背作痛,局部轻微肿胀压痛,影响行走。
按:本病的发生有轻微的扭伤史,但对日常生活及行走无明显妨碍,往往被病员所忽视,以后疼痛逐渐加重,影响行走。究其病因,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痰浊阻滞所致,治疗以活血舒筋,祛痰化浊法为主,并外敷三色三*膏加黑虎丹,效果比较显著,并嘱患者适当减少行走。
痰热交阻治疗方
组成:盐水炒柴胡、盐水炒青皮、广郁金、延胡索、白芥子、制半夏、当归、蒲公英、制香附、旋覆花、*芩、银花、炙乳香、路路通等。
主治:肋软骨炎(泰齐氏症)。
按:肋软骨炎的形成,一般均有外伤史,开始仅感隐隐作痛,仍能继续操持家务及工作,由于用力太过,以致疼痛逐渐增加,并且伴有向腋下及背部放射,疼痛可因用力及咳嗽而加剧。此痛好发于女性,发病部位一般在第2、3、4肋软骨处,局部压痛明显,外形高突隆起,皮肤微红,按之有微热。此乃外伤,使局部气血运行失畅,以致痰浊阻于络道,郁而化热所致,故以理气活血,化痰清热为主,佐以通络止痛。并可外敷三色三*膏加黑虎丹。三色膏加三*膏有清热活血,消肿止痛之效;黑虎丹能祛瘀消肿散结,专治筋骨发炎等症。
推荐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绝对秘方大全一剂就可以明显见到效果
中医神效验方集成,老中医留下的祖传秘方
中医根治糖尿病的绝妙方,永不复发糖尿病老偏方
老中医,祖传方
老中医不孕不育偏方,促怀孕很灵民间的秘方
老中医公布的祖传治癌秘方,民间治疗肺癌的老中医
小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