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案探讨我们学到了什么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里的“师”和“友”,之所以不可或缺,是因为他们提供了与“身在此山中”的我们相异的视角,是一种有益的互补和提高。
在S脉法学习里,这样的师与友就更难能可贵了。在我们努力更心、形成S的思维模式的每一个阶段中,及时的提醒、善意的修正甚至是关键时刻的棒喝,都是有利于我们不断进步的助缘。
而这种助缘处处体现在同学们的学习当中,例如班级群同学们分享的脉案,所引发大家的深入探讨,我们摘录了其中的一则与大家共学:
基本信息:某女,62岁。
主诉症状:前几日感冒引起嗓子疼,近日嗓子疼加重,说话时声音已经有点嘶哑。
脉诊说明:气液阴阳两虚,双关湿瘀,左寸轾,右寸痰。
随机用药:柴胡0.3g、枳壳0.2g、牛膝0.2g、半夏0.2g;
症状反应:服药后大约10分钟感觉嗓子舒服了,说话时声音也不那么嘶哑了。
复脉说明:右关湿,右尺寒、水脉,观其右脚脚踝处确有水肿,患者自己一直没有注意。
随机用药:*参0.5g、白术0.3g、补骨脂0.3g、茯苓0.3g;
症状反应:服药后,感觉嗓子还有一点不舒服。
复脉说明:右尺寒减轻,右尺水脉变化不明显。
带药一日3包:*参0.3g、白术0.2g、熟地0.2g、枳壳0.2g、牛膝0.2g、茯苓0.3g、半夏0.2g、丹参0.3g;
一日后电话回访,嗓子已经好了,没有异常感觉了!
同学们的脉案探讨:
我有几点疑惑:
第一次随机用药:诊断里有“气液阴阳虚”,用药:柴胡、半夏、牛膝、枳壳。所以当时他可能认为是实为主,先调郁瘀。第二次用药:*参、白术、补骨脂、茯苓,显然是气阳虚+水湿为主的判断。
复脉:右尺寒减轻,而水湿未减,是否能说明:除了气阳虚,应该还有一个病机点存在。(随机用药是当下时空点的处置,推测只能是原则或流程方面的,所以观点未必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
最后带药:没有写诊断,从用药推测:气液虚兼阳虚+夹杂痰湿+湿瘀、血瘀。
这里其实有一些没交代的细节:
1、丹参出现依据是什么?是否是最后复脉时出现血瘀脉了?而且熟地+丹参的总量是0.5g,如果说“气阳虚水湿”是主要病机,那这个量会否影响整体用药大方向?会否加重水湿呢?
2、湿瘀药(两关瘀都用了,并非一侧湿瘀、一侧血瘀)和血瘀药可以同用吗?
3、带药药味稍多,是否说明第二次随机后(温气阳化水湿),脉诊变化未达到预期,故对主要病机的认识做出了调整——是否是液虚和血瘀也可能存在呢?
后续患者说症状消失,但没有复脉,所以不能推测得失比例。(用药寒热虚实都兼顾,用量也差不多,方向似乎不太明确。)
第一次随机用药侧重于理气化瘀化痰,用药后,右脉水湿寒出来了,猜测是瘀化开后,通道打通,气液有所循行,原有的寒湿浮现出来。第二次随机用药,侧重于扶正,主要是补气温阳兼并利水,复脉右尺寒减,水脉却变化不明显。
看到这里,产生三点疑问:
第一次随机时偏虚还是偏实?液虚脉象是脉细还是脉空?第二随机后气液阴阳的虚实还是照旧吗?
如果第一次随机确定是气液阴阳皆虚,则可认为是虚损脉,那么用药时则需要补泻兼顾。
第二随机水湿明显,猜测可能是因为理气化瘀化痰本就损耗元气,在序化力不足且又没有扶正的情况下,第一次随机后出现的水湿没能及时代谢掉。
我认为,此病例可能为偏虚脉,随机用药需补泻兼施,第二次随机用药,山药替换茯苓可能更好。无论脉细还是脉空,用药没有考虑液虚的脉象,一味地温阳燥湿,不利于气化推动。
从这个病脉,给了我两点提醒:
第一,无论局部脉象上何虚何实,辨别整体虚实(尤其是虚实比重)是首务!否则,随机用药的配比不好把握,且用药后,也不易判断自己的诊断之对错。
第二,每次复脉后的虚实变化需做比较,因为用药后可能背景脉整个都变了,故还是要跟着脉走。
第一次随机用药后,嗓子症状减轻。从背景脉势看,气液阴阳两虚已经属于比较严重的脉象了,整体没有郁,只有瘀,且判断是虚为主,但是用药没有扶正药,都是化瘀药,根据症状减轻看,最初的判断应该为虚实夹杂偏实才能够脉药对应得上。
第二次随机用药后,嗓子还有不适。这次用药主要以补虚温阳祛湿为主,不知道整体的变化是怎么样的,是因为第一次的化瘀所以第二次的背景脉势变为偏虚了吗?
带药基本是第一第二两个方子都参考进去了,没有血瘀加上丹参是什么考虑呢?是考虑到湿瘀化掉可以出现血瘀吗?但是整体的用药比例仍旧是化瘀药多,那是不是背景脉势还是以虚实夹杂偏实为主?
一日后回访症状消失。但是振荡中医讲究唯脉无症,所以症状的消失不足以证明脉象是否真的改善明显。
随机用药时,定性是气液阴阳两虚,但用药既没有补气,也没有温阳,也没有补液,反倒是在调郁、化瘀和去痰,包括后面的处理和带药,重点都是在处理五邪,而且如果是左寸轾的判断是正确的,那左尺和左关力度应该还不错,不知道这个气液阴阳两虚的判断是否正确。
另外,我想问一个问题:带药中用到丹参,是因为判断气液阴阳两虚的虚损患者,会有瘀血?
我认为咱们学习时写脉案首先就是:四正(气液阴阳)+五邪(郁瘀水湿痰),可能这位同学的脉摸对了,药也用对了,而书写病案格式化有点没套对,脉药没对应上,对虚实概念不是很清楚。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后总结脉案。如果不是当时记录脉案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吧!
看了几位师兄对此案例的分析,觉得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补充以下几点,供大家一起探讨:
1、第一次用药,因为左寸轾,用到了柴胡。疑惑:气液阴阳两虚的脉应该是很虚了,会岀现轾脉吗?用柴胡提气,寸尺起码应该有足够气可提吧?
2、第一次用药后复脉,对用药后脉相是否改变并没有记录,如痰湿瘀减少了没有?左寸轾改善了沒有?只记录了右关湿(可能是痰湿瘀化成为湿吧?),以及右尺寒水(尺寒水是第一次没摸岀来?还是用药后岀现的?)
3、第二次用药后复脉,右尺寒减,但水脉变化不明显。这时没再随机下去。我个人感觉还可以再随机,比如再用白术等试试。
4、这两波药用下去之后最后的复脉,到底对整体脉的四正五邪起到什么改变呢?这里并没有做完整记录,只知道“右尺寒减轻”,其他效果不得而知。
5、带药中为何用丹参?
6、S中医是以脉平为期,症状的消失与否只是表面现象。我认为,这只能算作一次阶段性的调理,不能算真正地治愈。
第一次凭脉辩证为虚实错杂,从用药均为祛邪药看,似乎以实为主,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医者谨守“有郁先调郁,有瘀先化瘀”的守则,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前提:背景脉势。
第一次用药后症状缓解,但是凭脉辩证后出现水脉,可以解释为患者本来比较虚弱,经过祛邪后,虽然症状缓解,但是气化能力更差,致使水代谢更加异常。
最后带药一天,扶正祛邪同时兼顾但偏于祛邪,症状完全消失。由于没有再复脉,疗效是否稳固不得而知。疗效稳固的前提是尺脉有根,从最后一次还是以祛邪为主的用药思路,再参考前几次脉象看,达到尺脉有根似乎挺难,容易反复。一正复,百病除,凭脉用药要顺势而为。由此想到师父吟诵的那首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放到S中医的调脉过程中,就是勿忘整体虚实,把握导航图,辨清四正五邪何虚何实何不平,而后对证施治。而我们常常在诊疗中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拆东墙了补西墙……这是因为没有真正建立起整体观,没有更新思维的缘故。
正因如此,对于群里分享案例的深入讨论,往往能让我们对照自我,堪得一个真实的自己,这何尝不是幸运至载!
加入学习
扫码添加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