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现在社会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很难去真正注意一日三餐的饮食,也没有时间去关心或是调理自己的身体,工作的繁忙,让不少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挑战,比如血虚,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问题。当然,也有部分血虚是因为疾病所致,比如溺毒证中后期,血虚就是其中的一个症状,如何治疗血虚呢?且看正文!
血虚是指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五官、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全身性衰弱的证候。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每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溺毒证后期,由于脾肾气虚,气血化生不足,为主要因素之一。血虚主症为面色萎*、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素问·举痛论篇》曰:“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经历杂论》曰:“风痛者,善走窜,痛无定处,血虚人多患此。其脉浮大而缓……当填补血液。”血虚乃溺毒证中后期的症状之一。病因病机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慢性出血,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等所致。血虚的治疗原则为补脾肾、益气血。
一、气虚血虚
主症:乏力,头晕眼花,自汗,气短,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分析:溺毒病久,脾肾衰败,气血生化无力,以至气血两虚。气虚,鼓动无力,故乏力;气虚导致血虚,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清窍,故头晕眼花;气虚,卫外不固,故自汗;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无华;气血虚少,故气短;言多耗气,气血亏少,故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是气虚血虚之象。
治法:补气生血。
方剂:八珍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川芎、升麻、炙甘草、补骨脂、菟丝子。
方解: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气;*芪健脾益气,为补气之圣药;白术补气、健脾、益气、除湿;茯苓健脾除湿;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阴血;升麻升轻、举陷,使清气上升至全身;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加强活血理气作用,使补血不留瘀;炙甘草健脾补气、调和诸药、补养心气;补骨脂、菟丝子补肾生髓以养血。诸药合用,温肾健脾,益气养血。
加减:兼怕冷,加淫羊藿、肉桂,温阳化气;兼腹胀,加砂仁、枳实,化湿理气,消积化食;兼口干、口渴,加沙参、麦冬,养阴生津。
二、脾虚血虚
主症:疲乏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面色苍白,或有心悸,月经量少、色淡等,纳差腹胀,舌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尤其右关脉细弱。
分析: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盖肾病日久,脾运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清窍,故头晕眼花;脾气虚导致血虚,血虚不能养心,故失眠健忘;血虚,冲任失养,故月经量少,色淡;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舌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脾气虚,清气不达四末,故疲乏无力;脾气虚,健运失职,故纳差腹胀;脉尤其右关脉细弱是脾虚血虚之象。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方剂: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酸枣仁、*芪、龙眼肉、远志、木香、何首乌、阿胶、白芍、川芎、当归、熟地*、炙甘草。
方解:“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补血同时需补气,补气主要需健脾。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气,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除湿,枣仁养心安神,*芪健脾益气,龙眼肉养血、安神,远志安神定志,木香理气理郁,何首乌补血、养肾阴,阿胶补血养阴,白芍补血、养肝、柔肝,川芎养血、活血,当归补血、活血,熟地*养血、补肾。
加减:若兼食欲不振,可去熟地*、何首乌,加神曲、麦芽以助运启中;兼腹胀,加佛手、枳实,理气化滞;兼心烦、手足心热,将熟地*改生地*,加地骨皮、知母、莲子;心悸明显者,炙甘草加量,加强益气养心的作用。
三、肾虚血虚
1.肾阴虚血虚
主症: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疲乏无力,五心烦热,盗汗,午后发热,舌红,苔少,脉沉细。
分析:肾病日久,肾阴不足,肾精亏损,髓海空虚,不能上充脑海,故而头晕;肾开窍于耳,肾阴虚,故耳鸣;腰为肾之外府,肾阴虚,腰府失养,故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故五心烦热、盗汗、午后发热;舌红,苔少,脉沉细为肾阴虚之象。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和血。
方剂:六味地*丸加减。
常用药物: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芪、知母、地骨皮、炙甘草。
方解:生地*补肾阴,清虚火,补血;山药健脾益气,补肾养阴;山茱萸补肾养阴;牡丹皮清虚热;茯苓、泽泻利水;当归养血、活血;白芍补血,养肝,柔肝;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气;白术补气,健脾除湿;*芪健脾益气,培补气血之源;知母清少阴虚火;地骨皮清虚热;炙甘草健脾补气,调和诸药。
加减:如手足心热、心烦重,加*柏,清虚热;如食欲不振、腹胀,加莱菔子、神曲、山楂、厚朴、枳实,理气消食;如兼心烦、失眠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煅磁石,重镇安神,潜阳定志。
2.肾阳虚血虚
主症: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疲乏无力,怕冷,手足冰凉,腹泻,便溏,舌质暗,苔白腻,脉沉弱,两尺脉为甚。
分析:气能生血,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藏先天阴阳,溺毒既久,肾阳亏虚,髓海失充,加之精血亏虚,不能上荣头面,故头晕;肾开窍于耳,肾阴虚,故耳鸣;腰为肾之外府,肾阳虚,腰府失养,故腰膝酸软;阳虚生内寒,故怕冷、手足冰凉;脾肾阳虚,寒湿内生,下注肠道,故腹泻、便溏;舌质暗,苔白腻,脉沉弱,两尺脉为甚为肾阴阳虚之象。
治法:补肾助阳,益气养血。
方剂: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肉桂、附子、当归、巴戟天、枸杞子、人参、白术、炙*芪、炙甘草。
方解:熟地*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山药健脾益气、补肾养阴;山茱萸补肾养阴;牡丹皮清虚热;茯苓、泽泻利尿;肉桂补肾阳、补命门火、散寒;附子补肾阳、温化寒湿、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巴戟天补肾壮阳;枸杞子补肾阴;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气;白术补气、健脾除湿;炙*芪补中益气;炙甘草健脾补气、调和诸药。
加减:若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甚者,去熟地*、牡丹皮,加砂仁、厚朴、神曲、山楂,以健脾行滞,化湿厚中;兼眩晕、头痛,加防风、升麻,升清止痛;兼自汗而怯冷者,加桂枝、白芍以温阳和营。
四、瘀血血虚
主症:疲乏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面色苍白,或有心悸,或出血,加有紫块,或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分析:经谓,病久无不入络成瘀。溺毒病久,瘀滞在所难免,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久之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清窍,故头晕眼花;脾气虚导致血虚,血虚不能养心,故失眠健忘;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瘀血阻滞气机,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瘀血内阻,故舌紫暗,瘀斑,舌脉均是瘀阻之征。
治法:养血活血。
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味。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熟地*、*芪、*参、白术、阿胶(烊化)、川芎、丹参、赤芍、甘草。
方解:熟地*、当归、川芎、赤芍四物汤养血活血,桃仁、红花加强活血消瘀之功,*芪、*参、白术益气活血,又可益气生血,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加强养血之力。
加减:怕冷者加附子、桂枝,助阳散寒,温通经脉;气虚者*参改为人参,加强补气健脾作用;兼胸痛、心悸者加瓜蒌、薤白,理气通阳;若某一局部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莪术等,以活血止痛;肌肤甲错明显,或伴有瘀点、瘀斑者,加三棱、穿山甲(代)片及三七等,以化瘀、宁络;兼阴虚,五心烦热者加知母、*柏、地骨皮,清泻虚火。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溺毒证治概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周富明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