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
《金匮要略》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金匮虚劳:15)肾气丸方
干地*八两薯蓣山茱萸各四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肾气丸温补肾阳。方中以附子、桂枝为主药温肾阳;辅干地*、山茱萸、薯蓣滋肾阴,助肾阳;茯苓、泽泻、牡丹皮利水饮,通阳气,活血脉为佐使。本方虽以温补肾阳为主旨,但用药却突出滋补肾阴药及量,仅用少量温补肾阳药,此配伍方法取“阴中求阳”及“少火生气”之理,正如《景岳全书》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因肾阳为阴中之阳,命火为水中之火,故欲补肾阳必欲阴中求阳。本方八味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腻,补中有泻,寓泻于补,补不恋邪,泻不伤阴,相辅相成,实乃通补开阖,平衡肾阴肾阳之剂。
上八味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梧子大,一次用酒送服十五丸,最大量可加至二十五丸,日服二次。此方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夫短气有微饮[1],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2]主之,肾气丸亦主之。(金匮痰饮:17)注释:
[1]微饮:即痰饮之轻微者。
[2]苓桂术甘汤:见经方祛痰化饮剂。
肾气丸治微饮。症见短气,小便不利。
本证为肾阳亏虚,致痰饮内生。肾主纳气,肾阳虚,则吸人之气难以下纳于肾,故短气;肾主气化,肾阳虚,则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不利。微饮当指素患痰饮,平时症状表现轻微者。苓桂术甘汤与肾气丸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也是治脾、治肾的代表方,更是治本的代表方,两方都能促进饮邪运化或气化而出,此反映了平时从肾、从脾以治本的原则。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金匮消渴:3)肾气丸治下消。症见口渴消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本证为肾阳亏虚而致下消。肾阳虚而命门火衰,不能蒸腾气化津液,津液不得上润,则口渴消水;又因阳虚火衰,不能化生肾气,肾气失之固摄,则水谷精微清浊不能分化,皆从小便而出,故饮一斗,小便一斗。原文之首冠“男子”二字,是因男子以肾气为本,此下消为肾气亏虚所致,但并非下消为男子独有而女子不患此疾。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1]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2]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金匮妇人杂病:19)注释:
[1]转胞:胞,同“脬”(pao,音抛),即膀胱。转胞是因膀胱扭转致小便不通的病证。
[2]胞系了戾:了戾,同缭戾,即缭绕扭曲。此指膀胱之系缭绕不顺。肾气丸治妇人转胞。症见胞系了戾,小便不通,脐下胀满急痛,烦热喘息不得卧,但饮食如故。
转胞是由于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致胞系缭绕不顺。膀胱之系扭曲后,小便不通,尿液排泄障碍,愈积愈多,故脐下胀满急痛;因下窍不通,浊热之气上逆,影响肺气宣降,故伴烦热,喘息不得平卧。因病在下焦,中焦谷气运化正常,则饮食如故。治宜温阳化气行水,方用肾气丸。
崔氏八味丸[1]: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金匮中风历节)注释:
[1]崔氏八味丸:即肾气丸。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症见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本证为肾气不足,气化失职,水湿内生。若湿浊下注,则见腿脚肿胀,发为脚气;水湿循经上逆于腹,则见少腹不仁,拘急不舒。治用肾气丸温肾阳,利湿浊,活血脉。
肾气丸又名八味肾气丸、崔氏八味丸,其药味组成及用量完全一致。肾气丸是中医学补益肾气的祖方,其衍生方甚多,如六味地*丸、右归丸等。《金匮要略》用肾气丸治虚劳腰痛、痰饮、消渴、妇人转胞、脚气上人五种疾病,其病机皆为肾气虚所致。肾气丸温补肾阳,活血利水,具有通补开阖之功。临证若腰痛甚者,加桑寄生、杜仲、续断、独活等;若肾阳虚甚,或妇人宫寒者,加淫羊藿、菟丝子、补骨脂、乌药等;若肾虚遗精、遗尿者,加益智仁、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等;若水肿甚者,重用茯苓、泽泻,加猪苓、车前子;若肾虚血瘀者加丹参、桃仁、赤芍等。本方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腰肌劳损、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肝硬化腹水、男子不育、女子不孕、产后尿潴留、尿失禁等疾病。
(1)陈修园医案:诊得寸脉浮大,关尺沉细,吸气短,足冷胸满,气上而不下,喘盛痰多,是肝肾之气,上冲于肺,病在根本,仿肾气法,以固纳为主。干地*六钱,怀山药三钱,白茯苓三钱,陈萸肉三钱,粉牡丹皮三钱,泽泻二钱,炮附子五分,桂枝一钱。[陈修园.南雅堂医案·喘哮门.北京:人民*医出版社,:52.]
(2)米伯让医案:张某,女,35岁。年12月2日初诊。患者于年10月发生右侧腰疼,发热,尿少,尿频,血尿。经尿培养,膀胱镜检,膀胱输尿管逆行造影,静脉肾盂造影(X片号)诊为肾盂肾炎、膀胱三角肌炎、右侧肾积水、输尿管纡曲。病见精神欠佳,面色晦暗,形体羸瘦,腰痛有冷感、尿频、尿少、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虚。中医诊断:胞系了戾,肾阳不足证。治宜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方选肾气丸(改汤剂):熟地*28g,山药、山茱萸各14g,茯苓、泽泻、牡丹皮各10.5g,附子3.5g,肉桂3.5g。每日1剂,水煎服。
连服近剂,诸症消失。膀胱、输尿管逆行造影报告:未见输尿管纡曲、肾盂积水。静脉肾盂造影(X片号)报告:未见肾盂积水、输尿管纡曲。随访13年,未复发。
按:米老据他多年对仲景原著结合临床实践的研究,认为“胞系”即输尿管,“了戾”当作“纡曲”解。“胞系了戾”即输尿管纡曲。[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陕西分会.陕西省名老中医经验荟萃·米伯让医案.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7
本人也写过一篇肾气丸喜欢的可以去看看下边这篇——“金匮肾气丸”补阳药方?其实错了,你知道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