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言“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天人相应,中药取自天地之气味通于人;
人们得病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自然界的寒暑剧变和社会环境的恶劣影响,打破了体内平衡,从而引发人体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中药是怎么治病的呢,就是是通过四气五味,平衡人体阴阳不足。
天人同气,都有“寒、凉、温、热”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恒温动物,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通过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平衡来保持体温的恒定,否则就会生病。
当内外界因素扰乱人体内在平衡,导致疾病发生后,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往往也会进一步遭到破坏,如果产热多于散热,那就会出现发热、功能亢进等热症,而如果散热多于产热,那又会出现畏寒、功能衰退等寒症,对寒、凉、温、热“四气”所造成的寒证和热证,应对的原则就是
“热症凉之,寒症温之,热病寒之,寒病热之”。
令人类幸运的是,中药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也具有寒凉温热之“四气”,这正好可以用来纠正疾病状态下人体的寒凉温热的失衡。
寒凉药、用来治热证;温热药、用来治疗寒证。
比如对于寒邪侵犯人体、凝固血液导致的血瘀和热邪侵犯人体、煎熬血液导致的血瘀,在选用活血化瘀药时就需要考虑药物所具有的寒热性能。
对于寒邪引起的血瘀就要选择性能温热的活血药,如红花、桂枝、艾叶等;对于热邪引起的血瘀,就需要选择性能寒凉的活血药,如赤芍、丹皮、丹参等。
中药的寒、热、温、凉的四气,正是医治人体寒热失调的内在依据!
酸苦甘辛咸,五味归属五脏
人是一种杂食动物,凑巧的是人体的五脏,喜欢自然界里的五味,这就给我们养生和治病提供了捷径;
肝喜欢酸味,心喜欢苦味,脾喜欢甘味,肺喜欢辛味,肾喜欢咸味,五味和五脏的这种对应关系,古人们称之为“归经”。
“归”,是归属、专任的意思,“经”,就是指人体的经络和它所属的脏腑。
“归经”也就是指不同的药物能对某一经络及其所属的脏腑起到特殊的治疗作用,这是中医的一大发明创造,牢记五味入五脏的关系,对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中药能起到治疗疾病作用的关键,不仅在于中药所具有的自然四气特性上的补偏,而且还在于中草药所具有的归经特性,使得药物四气的能量可以直接通达标的。
辛味可以入肺、酸味可以入肝、甘味可以入脾、苦味可以入心、咸味可以入肾等,这是何等的奇妙。
辛味可以发散、酸味可以收敛、甘味可以补中、苦味可以泻火、咸味可以软坚,这又是何等的神奇。
如果忽略了这些自然特性,我们就不可能从本质上去认识和理解中药的作用,甚至会出现很多的偏差。
比如说牡蛎这味药,其主要成分无非就是碳酸钙,从药理上研究除了能中和胃酸外没有任何作用;
中医却认为牡蛎具有益阴潜阳、软坚散结、镇惊安神、收敛固脱的作用。
这些能在实验室中发现吗?不能!这些作用有效吗?临床证实非常有效!
那中医是如何发现这些作用的?那就是通过对药物自然特性的认识!
中医认为牡蛎生于水中,具有阴寒之气,所以能益阴潜阳;牡蛎质地重坠,所以能镇惊安神;牡蛎味咸而涩口,所以能软坚散结、收敛固脱。
正是因为古人注意到了药物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以及这个特性对人体内在平衡的作用,才有了今天丰富多彩、疗效确切的中药。
升降沉浮,气机主宰万物
人是一种气机动物,中医中药就是根据气机原理治病的。
人体五脏六腑上下分布,各脏腑在气机所引导下处于动态平衡中:肾在最下面,肾是水中有火,就像汽车电瓶,有正负电。
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性向上,肾火向上走,使脾土温暖,脾把胃吸收的营养研磨,去粗取精,把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各处。
脾的特性,也是向上的,有一部分营养要送到上面的肺脏,与吸入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再由肺向全身输布。
肾中的水,水生木,肝之木气在水的滋养下得到营养,生发了,气也往上升。随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说法。
所以,身体上升的腑脏有病,则应考虑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肝气随着肝脾升到了肺和心。
木生火,火,五脏属心,火的特性是上炎,但,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属金,主肃降,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一直降到肾中去,温暖肾水,使得肾水不至于寒。
而肾水随着肝木上上升而上升,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就叫着“水火既济”。
如果下降的过程被破坏,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就会上面热,不能交于下,下面就是寒的局面。
心是恶热的,热,心就会有病,失眠多梦,口舌生疮,而下寒就会腹冷,下肢凉等。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食入胃,物向下行,所以胃气就下降。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
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胆汁下入十二指肠随胃物下行,顺应“胆随胃降”之说。
胃有病了,就是因胃气不下行,不下行就会上逆,胆汁会反流,这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脾土、肝气随着肾气而上升,心气、胃气和胆气随着肺气而下降,这是一个肾水在心火的照耀下变汽升腾,经脾、肝、心至肺,肺是冷的,汽遇冷变水,经胃、胆、肠又回到肾的气机运转模式。
人体的这一气机模式,很像自然界里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汽升腾,变云吹向高山,遇冷变雨飘落地面,流经千条河流最后又汇入大海,真可谓人法地呀。
中药也有升降沉浮的特性
中药为什么会具有这个升浮或沉降的特性呢?我们还是要从中药所蕴含的自然特性上去寻找答案。
利用中药的升降沉浮的特性,调节人体出现的升降沉浮的紊乱,是中医中药治病的又一方式。
辛能散,酸能收,苦能泻,甘能补,咸能软,另外还有淡味能渗湿。
这六种味道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对人体能起到兴奋、增强作用,如辛味的发散、甘味的补益、淡味的渗湿等,这类药体现出来的特性就是升浮;
另一类对人体能起到抑制、减弱作用,如酸味的收敛、苦味的泻火以及咸味的泻下软坚等,这类药体现出来的特性就是沉降。
具有升浮特性的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其有向上、向外的趋向性。所以能起到提升阳气、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
而具有沉降特性的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具有向下、向内的趋向性,所以能起到潜阳降逆、镇惊泻火、渗湿利尿、泻下通便等作用。
中药的四气、五味与人体的偏性相遇,就会产生中合,克服了人体的偏性,使人体恢复了正常,这就是李时珍所说的“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另外药物的质地不同特性也不同,质地轻的药物(如植物的花、叶)往往具有升浮的特性,而质地重的药物(如矿物类,甲壳类,果实)往往具有沉降的特性。
药物的这个轻浮重降的特性,对临床用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比如说治疗头面、肌表、上焦等部位的疾病,就需要选择质地轻扬的药物,利用它升浮的特性,使药物能上趋外达,以发挥良好的作用。
中医有句话叫“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再比如治疗腰腹、下肢、下焦等部位的疾病,就需要选择质地重坠的药物,利用它沉降的特性使药物能下沉潜镇,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医有句话叫“治下焦如权(秤陀),非重不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药的配伍是有原则的
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药的典型方
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药的典型方了,其主要成分是*芪、*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主治气虚下陷(气不足而导致的上升运动不足)导致的食少纳差、大便稀溏、脏腑下垂、眩晕乏力、劳热神疲、脱肛等症。
这个组合的巧妙之处在于以*芪、*参、白术、甘草等补气药为根本。
补充人体亏损的气,然后又加入了柴胡、升麻两味升浮药,使整个药方产生一种升浮的动力,促进和加强了气的上升运动,因此可以治疗气虚下陷引起的各种疾病。
如果去掉柴胡和升麻,全方的升浮作用就会下降或消失,对气陷的治疗效果也就会下降。
镇肝熄风汤是降气药的经典
镇肝熄风汤是降气药的经典,它的主要成分是生白芍、天冬、玄参、茵陈、甘草、川楝子、麦芽、龟板、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牛膝;
主治气血上逆头部(气的上升运动太强)而引起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以及中风手足不遂、口角歪斜、语言謇涩等症。
这个方子运用大量的质地重坠的药物,如龟板、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等,使整个药方能产生一种强烈的沉降效果,更妙的是加入了牛膝这味特殊的沉降药。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称“牛膝能引诸药下行”,所以在牛膝的引导下,更增强了镇肝熄风汤的沉降效果,从而可以迅速改善气血上升过度而引起的诸般疾病;
行文至此,您能说中医中药不科学吗?世界上还有哪家医药能如此精细?
药物升降沉浮的特性,在达到特殊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
比如说*芩是一味清热解毒药,气寒味苦,从药物本身的升降特性来说,偏重于沉降;
那当我们头面部有火热证时,*芩的这个沉降特性使得它不能很好地治疗头部的热证,那该怎么办呢?
怎样才能既保全*芩本身的寒凉性能,又能使*芩获得一种升浮的特性呢?
这就要对药物进行一些处理,来改变药物原来的升降特性,这种处理在中医上也称为“炮制”。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两种改变药物升降特性的方法,他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
根据这个思路,就能很好地解决*芩的升降问题,只要对*芩进行酒炒,就能使*芩既保留原来的寒凉性能,又获得升浮的特性,从而可以更好地用来治疗人体上部的热证。
同样的道理,如果把温热的药物用盐水炒过,那就能使它具有一种沉降的特性,比如说杜仲、益智仁、补骨脂等药用盐水炒过,药性就能沉降到下焦,从而更好地发挥补肾温阳的作用。
除此之外,用醋炒药物,能增强药物的收敛、止痛作用;用姜汁炒药物,则能增强药物的发散性能等。
这是利用炮制来改变药物升降沉浮特性的几种常用方法。
对药物进行炮制,除了能改变药物的升降沉浮特性之外,还有以下作用:
第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半夏、天南星用姜汁制,大戟、甘遂用醋制后可以降低毒性;何首乌用酒蒸后可以去除致泻的副作用等。
第二,改变药物的性能。除了上面讲到的对药物升降性能的改变之外,还可以改变药物的其他性能。
如生地的作用是凉血清热,如制成熟地后作用就变为滋阴补血;
米仁生用可以利湿消肿,炒熟用则变为健脾助运;
大*生用主要用于泻下通便,用酒制后作用变为活血化瘀;
当归的主要作用是补血活血,炒成炭后可以用来止血等。
药物炒成炭后为什么会具有止血作用呢?关于这一点,中医的解释是“血见黑则止”,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为什么黑色具有止血作用呢?这需要从五色和五行的关系中去寻找答案。
炭为黑色,黑属水,而血为红色,红属火,水能克火,所以黑色的炭就有止血作用。
对于中医的这个“血见黑则止”的理论,很多人都觉得很难理解,他们认为药物炒成炭之后,有效成分都破坏掉了,哪里还能有什么止血作用?
但我认为,绝对不能只考虑中药的有效成分,而是要从药物的自然特性、天地造化上去思考和研究。
在防毒面具、净水装置上常用到活性炭,这就是利用了活性炭吸附性强特性,它能吸附空气或水中的大颗粒物质。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药物炒成炭后也能吸附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
如果对中药的认识就局限在有效成分上,那我们就不可能全面地认识中药。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一品种的两只鸡,一只关在鸡笼里,喂它吃饲料,一只放在山上,让它自己去觅食,养上3个月后杀来吃,这两只鸡的味道一样吗?
不一样。哪只味道好?当然是后面这只。这就是天地造化的奥妙,不是单单一个有效成分就可以解释得了的,所以对中药的认识,一定要从天地造化上去参悟、去思索,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和感受到中药的无穷奥妙。
第三,增强药物的疗效。如玄胡用醋制后可以增强止痛作用,紫菀、款冬花用蜜炙后可以增强润肺止嗽的作用,当归用酒炒后可以增强活血作用,等等。
第四,引药入经。这种炮制方法往往是利用五味入五脏的关系,用不同味道的液体对药物进行炒制,使药物能更好地作用于某一脏腑。
如利用咸能入肾的原理,用盐水来炒制知母、*柏、杜仲、补骨脂等药,使这些药物能更好地作用于肾脏;
利用酸能入肝的原理,用醋来炒制柴胡,青皮、鳖甲等药物,使这些药物能更好地作用于肝脏;
利用甘能入脾的原理,用蜂蜜来炙甘草、*芪等药物,使这些药物更好能更好地发挥补脾的作用等。
每味药物都有着自己的自然特性,当两味药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它们之间就可能产生各种变化。
有些变化是对治疗有益的,如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等,这些就需要加以利用;
而有些变化对治疗是有害的,如降低疗效、增加毒性或产生副作用等,这些就需要加以避免。
中医通过观察和总结,认为药物之间的配伍有七种主要的类型:
单行。“单”,就是单独,单行也就是指不需要其他药物辅助,单独使用某一味药物就能发挥其治疗作用。
比如说,人体元气溃散、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甚至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这个时候就可以单用一味人参,浓煎后服下,称为“独参汤”,能迅速起到补气固脱的效果。
相须。两种药物作用类似,一起合用可以彼此增强疗效的,称为“相须”。
如知母与*柏同用,可以使滋阴降火的功效得到明显的增强;*芪和*参同用,可以使补气固表的作用明显增强;藿香和佩兰同用可以增强化湿的功效等。
相使。使是佐使、辅助的意思,当两味药同时使用,一味药为主,一味药为辅,辅药可以增强主药作用的,称为“相使”。
如“*芪使茯苓”,同用后可以增强补气利尿的作用。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称之为“相畏”。
如半夏的毒性能受到生姜的抑制,我们就称“半夏畏生姜”。
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称为“相杀”。
如服用巴豆中毒,用绿豆可以解除,我们就称“绿豆杀巴豆”。
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功效的,称之为“相恶”。
如莱菔子能破坏人参的补气作用,所以我们称“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两药同时使用,会产生毒、副作用的,称为“相反”。
如乌头和半夏同用、甘草和甘遂同用等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所以我们称“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
这种相反的关系在中药的配合使用中属于配伍禁忌,最好不要同时使用。
在中医的实践过程中,配伍禁忌共总结为“十八反”和“十九畏”,可供我们参考。
“十八反”是贝母、半夏、白芨、白蔹、栝楼反乌头;细辛、芍药、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玄参反藜芦;大戟、甘遂、芫花、海藻反甘草。
“十九畏”是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荆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这里的“畏”也是指两种药物配伍会产生毒副作用的意思,不同于上面“相畏”的“畏”。
“十八反”和“十九畏”是中医在实践中积累的药物配伍禁忌,但在临床中有很多“十八反”“十九畏”同用的方剂,如“海藻玉壶丸”中就有海藻和甘草同用,所以这些配伍禁忌并非是完全不能一起使用的,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注意。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大致了解了中药治病的机理和奥妙,但是单味药的作用毕竟比较单一,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药还有一定的毒性,要利用这些药物来治疗复杂多变的疾病,就需要将这些药物进行合理的配伍,使各种药物的特性能结合为一个新的整体,从而使药物的治疗作用能发挥到最大、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降低到最小。
中药不是药,是气、味纠偏的过程
有些人说中药不是药。认识中药不能只盯在几个有效成分上,而要去思考它的自然特性,思考它的四气、五味以及归经,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和使用中药,真正发挥中药神奇的功效。
如果按某些所谓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药进行研究,有些人甚至用西医的标准衡量中药,化验中药成份,那就曲解了中药。
其实中药治病靠的是气和味这种特性,而不是靠中药的成份直接治病。
比如,有一次我上火了牙疼,到医院说牙床发炎了吃消炎药,不管事儿还疼,还疼?拔牙!我舍不得拔,回家了,我老父亲说多喝凉白开就好啦,我就猛喝,过了一天牙真的不疼了,炎也消了。
你说白开水是药吗?是药!那药店有卖白开水吗?你化验它不就是h2o吗?有什么药性?不是药!那你上火怎么一多喝白开水就好了呢?不是药!那你不上火时一多喝白开水就水中毒了呢?
中药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服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这些植物动物和矿物确实不是药。
在中药里有一副药叫“人中*”,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本草备要》记述:
“泻热,清痰火,消食积,大解五脏实热。治天行热狂,痘疮血热,黑陷不起。”
你看,在中医理论下“人中*”就是一副好药,然而离开中医理论它是什么?就是一滩“屎”!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呢?
我们知道,中药所用的药物,大多来自于天然的动、植物及矿物,这些药物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孕育产生的;
它们在和自然界的气候、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对抗、适应的过程中,势必会形成一种能对抗和适应外界因素的物质;
所以在不同的自然因素下形成的药物,它体内所产生的物质是完全不同的。
不同的物质能对人体的内在平衡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中药变化万千的作用和功效。
如生长在炎热干旱地带的植物(如芦荟、仙人掌等),往往会在体内产生具有清凉滋润特性的物质;
用以对抗外界的炎热和干旱,这种具有清凉滋润特性的物质,对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
就是抑制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脏腑的活动、减慢血液循环等,所以可以用来治疗人体机能亢进而引起的火热病。
如生长在高寒地带的植物(如雪莲、人参等),往往会产生具有温热特性的物质来对抗外界的寒冷,这种具有温热特性的物质;
对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就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脏腑活动、加快血液循环等;
所以可以用来治疗人体机能衰退而引起的虚寒病。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药物的自然特性其实就是药物在和自然因素相适应和对抗的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物质的具体体现;
这种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信赖它、肯定它,并在疾病的治疗中大胆地使用它,这是唯物主义的体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