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本品辛热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经,有小毒而力较强。既善温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气,还能燥湿助阳而止泻,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4.呕吐吞酸。
5.虚寒腹痛泄泻。
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本品辛热燥烈有小毒,易损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本品含挥发油,其中吴茱萸烯是其主要成分,含量达30%。此外,还含有多种柠檬苦素类、生物碱、*酮类、酮类、氨基酸、吴茱萸酰胺、吴茱萸碱、吴茱萸啶酮、去甲基吴茱萸酰胺、吴茱萸苦素等成分。具有芳香健胃作用,能祛除肠内积气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增加消化液分泌,抑制胃肠蠕动而解痉、止吐,并有镇痛、抗胃溃疡、降血压、兴奋子宫、抗血栓形成、杀虫、抗菌、升高体温、保肝利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抗血栓、抗缺氧等药理作用。
1.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补脾和胃、养血安神。二药合用,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2.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疏肝行气、温中散寒,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补血行血,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二药伍用,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3.吴茱萸配伍*参:吴茱萸辛苦性热,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合用,温中寓补,有散寒补虚之功效;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4.吴茱萸配伍生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5.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1.吴茱萸酒:吴茱萸50g,甘草15g,白酒ml。
做法:将吴茱萸和甘草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煮沸,拿出待冷,浸泡1夜,去渣即可。口服。每回服30ml,每天服3回。
功效:温中解毒。适用于中恶心痛。
2.吴茱萸粥:吴茱萸2g,粳米50g,生姜2片,葱白2茎。
做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功效: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适用于虚寒性痛经以及脘腹冷痛、呕逆吞酸。
3.山药四神糊:山药g,肉豆蔻20g,吴茱萸10g,补骨脂30g,五味子20g,白糖g。
做法:将以上药材烘干研为粉末,加入白糖和匀盛于容器中盖紧,每回取50g,先使用温热水调成浆,再入热水中煮到不厚不薄的糊食用。
功效:温肾健脾止泻。适用于肾虚腹泻,症见每天早上腹泻,伴有腰酸腿软,畏冷,四肢冰冷者。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编辑:高美玲;责任编辑:陈晓沐
用心倾听患者心声切实提医院启动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
投稿邮箱:tougao
jxxz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