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第60期
今天知识又增涨一点点
吴茱萸[wú][zhū][yú]
《神农本草经》
[处方用名]:吴茱萸、制吴茱萸、盐吴茱萸。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用]: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能。
[主治病症]:用于厥阴头痛,眩晕,寒疝腹痛,寒湿脚气,行经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用治口疮等症。
[现代炮制]
吴茱萸:取原药材,除去果柄杂质即得。
制吴茱萸:取甘草片加水煎煮两次,去渣,趁热加入净吴萸拌匀,稍润,待吸尽后文火炒干,取出,放凉即得。
盐吴茱萸:取净吴茱萸加入适量盐水拌匀,置锅内文火炒至爆裂微鼓起时,取出,放凉即得。
[炮制与临床]: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毒。为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剂。本品生用多为外用,以散寒止痛力强,多用于口疮、湿疹搔痒、牙痛等。经甘草水制后,能降低其毒性和燥性,多用于头痛,脘腹冷痛,痛经,虚寒久泻,脚气水肿等,盐制走肾后增强治疝的功力。
[配伍与应用]
用于呕吐。见中焦虚寒,肝气上逆所致的眩晕、头痛、呕吐痰沫,本品配伍人参、生姜加强散寒降逆作用,方如吴茱萸汤。若肝郁化火,胃有蕴热,以致肝胃失调,见有呕吐胃酸、口苦,可与清热泻火药*连、*芩等反佐应用,如左金丸。
用于脾胃虚冷久泻、晨泻。同补骨脂、肉豆蔻配伍,方如四神丸。
用于疝气疼痛。常加小茴香、乌药治疝痛,有“疗心腹之冷气”作用。
用于小儿口角流涎。外用吴茱萸研粉调醋敷足心治小儿口舌生疮而致的口角流涎,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内服3~9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往期回顾:
人民日报:中医别丢了自信
没有中医的“抗疫模式”很可怕,“西方普遍难以应对”
温病学(1-72)
刘景源
中医基础理论(88~90)潘毅教授
郝万山讲《伤寒论》33集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薄荷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黑芝麻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鸡内金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鸡血藤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车前子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麦冬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威灵仙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芩(第9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防风(第10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鸡矢藤(第11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防风(第12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川贝母(第13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玄参(第14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补骨脂(第15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远志(第16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淫羊藿(第17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山茱萸(第18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泽泻(第19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茵陈(第20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蛇床子(第21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葛根(第22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枸杞子(第23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板蓝根(第24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丹参(第25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鱼腥草(第26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杜仲(第27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连翘(第28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伸筋草(第29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蒲公英(第30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竹茹(第31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肉苁蓉(第32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苦丁茶(第33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夏枯草(第34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莪术(第35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当归(第36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伏龙肝(第37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仙鹤草(第38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天门冬(第39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车前草(第40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白及(第41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银柴胡(第42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蝉蜕(第43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萹蓄(第44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葛花(第45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伸筋草(第47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辛夷(第48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白豆蔻(第49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代赭石(第50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赤小豆(第51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滑石(第52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半边莲(第53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安息香(第54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菊花(第55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石决明(第56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红花(第57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瞿麦(第58期)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知母(第59期)声明:本平台发布部分内容来自公开资料或者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如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给亲如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给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看到。如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