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肉桂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TUhjnbcbe - 2020/11/14 15:11:00

吉红玉1,曾方兴2,朱瑞雪3,郑仲华1*

(1.医院,郑州;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肉桂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多用1~75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肉桂最佳剂量。如补火助阳用于治疗沉寒痼冷之疾时用量最大,常用量为10~30g,最大量可用至75g;散寒止痛多用于治疗阳虚寒凝之痛经、腹痛,常用量为3~12g。3)根据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补火助阳常配伍附子、干姜,散寒止痛常配伍吴茱萸、小茴香等,引火归元常配伍砂仁、龙骨、牡蛎等。

肉桂;临床应用;用量;配伍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3--04

▲摘自《吉林中医药》期刊年

3月第39卷第3期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主要成分含桂皮醛、乙酸桂皮酯、桂皮酸乙酯、苯甲酸苄酯等挥发油、多糖类、*烷醇类等。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等功效。本文对古籍名方、名老中医、现代医家临床运用肉桂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探讨肉桂临床用量以及配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肉桂的临床应用。

1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医籍中常用肉桂配伍其他中药治疗肾阳虚不孕、小便不利、失眠、疝气痛、喘证等多种疾病。不同朝代剂量换算也不同,如东汉1两约13.8g,宋金元1两约41.4g,明1两约37g,清1两约37.3g[1]。如明《景岳全书》右归丸,肉桂(2两约74g,可渐加至4两约g,每服右归丸6~9g)与附子配伍治疗肾阳虚所致的不孕不育等;

明《韩氏医通》交泰丸,肉桂(5分约1.85g)配伍*连治疗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明《景岳全书》暖肝煎,肉桂(1钱约4.14g)配伍小茴香治疗肝肾不足、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等;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1.5两约62.1g),肉桂配伍紫苏子治疗上实下虚之喘证;如金《兰室秘藏》通关丸,又名滋肾丸(为细末,熟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丸),肉桂(5分约1.85g)配伍*柏、知母

治疗小便不利。

2名老中医用量及配伍经验

2.1吴佩衡

配伍附子,命名为桂附汤,治疗心脏病怔忡、惊悸、失眠等证,为3钱(约11.25g),研末,泡水兑入;配伍四逆汤,命名为大回阳饮,用于一切阳虚阴盛危急之证,为4钱(15g),研末,泡水兑入;配伍附子理中丸,命名为桂附理中汤,能大补先天心肾和后天脾胃之阳,用于久泻久痢、消化不良等肠胃病,为三、五钱(约11.25g,18.75g),研末,泡水兑入[2]。其医案中肉桂用量为3~20g,常用量为10g,8岁以下儿童最大量用至10g,用于阴盛格阳,虚火上浮,肉桂扶阳收纳,引火归元,用量一般为3~10g,危重证用量为10~20g[3]。肉桂只宜研末泡水,不可入煎剂,多煎则气体及油质挥发失效。

2.2范中林

配伍四逆汤,等同于吴佩衡的大回阳饮,功在壮阳温肾、镇纳浊阴、引火归元,用量多为10g,12g,15g[4];配伍五苓散,功在补命门真火,助气化,散寒凝,用量在3~10g,研末冲服;配伍理中汤,去参加茯苓[5],治疗太阴虚寒证之水肿、泄泻,用量多为10g,12g,20g,研末冲服。

2.3郭立中

配伍附子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胃炎,以15g,20g为主,可用至30g,用药时间可达1月,无毒副作用[6];配伍淫羊藿可引虚阳下潜,肉桂引火下行,淫羊藿引阳入阴、交合阴阳,应用温潜法可辨证论治不寐、血症、干燥综合征等,用量为15g[7-9];肉桂配伍砂仁在扶阳添精方中起到纳肾气、引诸药归于下元的作用,可引五脏六腑之精归藏于肾,达到益肾精的效果,用量至少在15g以上,常用15~20g,且不取后下而与诸药同煎;肉桂配伍茯神导浊阴下行,治疗寐差、头晕、心悸,肉桂多用15g[10]。

2.4朱良春

自拟二仙附桂龙牡汤治疗阳虚盗汗,肉桂配伍龙牡引火归元、息无根之火,并镇安已返之阳,用量为10g[11];自拟加减曲直汤治疗久痛不愈的坐骨神经痛,肉桂配伍附子振奋阳气,用量为9g[12]。

2.5夏桂成

在行经期常用肉桂配伍木香、炒枳壳等,用量5g,后下;自拟逐瘀脱膜汤治疗膜样血瘀痛经,肉桂、续断补肾温阳,用量3~5g[13],若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严重痛经,常用内异止痛汤,肉桂、续断用量均为12g[14];配伍桂枝治疗因寒所致痛经,用量5g,后下[15];配伍*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热下寒,用量5g,后下;配伍补骨脂用于经前期脾肾不足者,二者火中暖土,肉桂用量5g,后下。

2.6吴荣祖

肉桂配伍附子治疗阳衰阴盛、气不摄血、残阳外脱之脱证、便血、经崩等,肉桂用量15~30g(后下),或以肉桂粉10~15g(冲服);配伍公丁香温阳燥土,用于脾火衰极之证,肉桂用量为15g;配伍*柏、砂仁纳气归肾、引火归元,肉桂粉用量12g[16];配伍吴茱萸、炒花椒暖肝达木,肉桂用量15g[17];配伍龟板引火归元并潜阳入阴、镇摄虚阳,肉桂用量15g[15]。

▲摘自《吉林中医药》期刊年

3月第39卷第3期

3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仝小林

将糖尿病发病进程总结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主要用于“损”的阶段,证以阴阳两虚为主,常用肉桂6~30g,偏于肾阳虚者加重肉桂15~30g[1]。肉桂用于降糖剂量须至15g以上方能收效,若用于交通心肾则1g足以收效[18]。配伍山茱萸用于治疗“损”的阶段,兼顾降糖,用量6~15g[19]。肉桂配伍山茱萸、*芩可交通心肾、除烦安眠,常用量15g;配伍*连治疗睡眠障碍,肉桂用量1~6g,肉桂和*连比例多为1:5[20],二者均有降糖之效;肉桂6g配*连30g多用于糖尿病血糖升高伴见失眠等症[21]。

3.2*煌

在古代不分桂枝、肉桂,均统称桂枝,在使用桂枝汤类方时选择肉桂较多,二者常同用。桂枝汤为古代疲劳后的体力恢复剂和强壮剂,临证多用于体质虚弱者,常以肉桂易桂枝,为6~12g;*芪桂枝五物汤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肢体麻木疼痛、颈腰椎病、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变等,肉桂与桂枝合用剂量为6~30g,肉桂单用剂量多为5~10g[22];温经汤用于阳虚寒凝、气血虚弱的女子不孕症,常用量5~6g;柴苓汤中桂枝易为肉桂,可治疗肿瘤性疾病、恶性血液病,常用剂量5g,6g,10g,以6g最常用,舌暗脉细乏力者肉桂、桂枝同用[23];

当归四逆汤中肉桂与桂枝同用,治疗血管炎,二者用量均为10g[24];炙甘草汤用于调理大病、大出血后,或营养不良,或极度疲劳,或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后者,肉桂用量5~6g,后下;五苓散用于所有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病证,其中桂应为肉桂,可与桂枝合用,肉桂用量6~12g;*连汤治疗反复发作的腹痛、糖尿病性胃轻瘫、胃肠型感冒发热不退、心肌炎等顽症。因肉桂气味浓烈,擅长治疗腹中冷痛及心悸不寐等,常用肉桂代替桂枝,常用量6~10g。

3.3李赛美

常将肉桂与桂枝同用。肉桂走里温中,补肾固元阳;桂枝偏走表,可散寒解肌止汗,重用可走里,温心阳,降逆气。2药同用可温肾元阳,引火归元,并补心阳,多用于心肾合病或太阳少阴合病,肉桂用量3g,桂枝10g[25]。与附子同用用于治疗正气不足须久服补益之剂者,防止恋湿遏阳,肉桂用量6g,制附子6g[26]。

4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1配伍吴茱萸

治疗月经不调,吴茱萸5~6g,肉桂10g,煎服,2药合用温经散寒[27],治疗痛经、糖尿病肾病,用量均为3g[28]。

4.2配伍小茴香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排卵障碍性不孕、麻痹性肠梗阻、寒凝型痛经,肉桂5~10g,小茴香5~10g,2药合用温肾暖肝、散寒止痛[29-31]。

4.3配伍*芪

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肉桂用量10g,煎服,2药伍用益气温阳、活血通脉[32]。

4.4配伍附子

治疗特发性水肿、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型)、复发性口疮,肉桂3~6g,附子3~6g,2药配伍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收纳浮阳[33-35]。

4.5配伍肉苁蓉

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温补肾阳、甘温润肠,肉苁蓉20g,肉桂10g(颗粒剂,冲服)[36]。

4.6配伍*连

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用量1.5g[37]。

4.7配伍大*、芡实

治疗糖尿病肾病,肉桂常用量6g。肉桂温补肾阳、温通血脉、阴中求阳,熟大*通腑泄热兼能活血,芡实健脾补肾,固摄精微物质,减少尿蛋白。3药同用,补泻同施,标本兼顾[38]。

4.8配伍补骨脂

预防肿瘤化疗毒副作用,肉桂75g,补骨脂50g,连续使用12d,未出现不良反应[39]。

4.9配伍熟地*、山茱萸

治疗阳痿,肉桂用量60g温肾阳,熟地*30g,山茱萸12g,阴柔之品制约肉桂之燥,使用8剂,未出现不良反应[40]。

▲摘自《吉林中医药》期刊年

3月第39卷第3期

5小结

分析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肉桂经验,得出其临床用量为1~75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选择肉桂最佳用量与配伍。如肉桂温阳补肾,可配伍附子、干姜、桂枝、山茱萸、肉苁蓉,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功能性便秘、久泻久痢、便血)、心脏病(怔忡、惊悸、真心痛)、生殖系统疾病(不孕不育、前列腺增生、阳痿、经崩)、糖尿病、特发性水肿、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型)、复发性口疮等,为10~30g(多后下,或研末冲服),最大量可用至75g(煎服);

肉桂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可配伍小茴香、木香、枳壳、桂枝、大*、芡实,治疗痹病(坐骨神经痛、颈腰椎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胃轻瘫、神经源性膀胱)、妇科疾病(痛经、排卵障碍性不孕)、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前列腺炎、麻痹性肠梗阻,为3~12g;肉桂引火归元,可配伍砂仁、*柏、淫羊藿、龙骨、牡蛎,治疗睡眠障碍、盗汗、小便不利、血证,为1~15g(多后下、研末冲服、或外用),最大量可用至20g(强调与诸药同煎)。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肉桂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脏脂肪浸润,提高胰腺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减缓气道炎症及抑菌等药理作用,肉桂复方如桂附肾气丸具有升高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由此从微观层面上为肉桂温阳补肾、活血通经的功效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从现代医学角度开发了肉桂作为改善糖脂代谢靶药的新用途,值得更广泛、深入地研究。

依据《中国药典》肉桂正常剂量为1~5g,而临床运用肉桂剂量多超出此范围,常用量为1~30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应注意其不适用人群(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者忌用,孕妇忌用,经期妇女慎用,婴幼儿及老年人亦不宜长期大量服用等)。曾报道肉桂使用不当可导致中毒反应,如舌麻、心悸、烦躁、口渴、便秘、眼睑浮肿、尿少等,亦有报道肉桂粉外用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应用肉桂重在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临床实践中须结合前辈医家应用肉桂的经验,把握其常用配伍及最佳剂量,合理规范地使用肉桂,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文章转自:《吉林中医药》期刊年3月第39卷第3期(肉桂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声明:素材综合自网络,本文仅传播中医文化和健康知识,非出于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肉桂临床应用及其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