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因糖尿病引发肾病的人群大幅上升,约1/3以上的糖尿病人已并发肾病,高达6.5%的糖友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患病比例极高。
据相关资料显示,因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功能衰竭者比非糖尿病导致的肾功能衰竭者高17倍,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当前糖肾的知晓率不足20%,就诊情况非常不乐观。这种疾病为什么容易被忽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它呢?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一般可分为5期:
1期为肾小球高滤过期;2期为间歇性蛋白尿期;3期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又称早期糖尿病肾病期;4期为大量蛋白尿期;5期为尿毒症期。肾脏是一个沉默且“忍耐力”极强的器官,当肾脏损伤不超过50%时,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基本不受影响,因此在糖肾第1期和第2期时,糖友基本没有任何表现,偶尔有一些不适也不具有特异性,如腰膝酸软、浮肿、失眠、肠胃不适、乏力等,不足以立即引起患者注意。
一般要从第3期开始,糖友会出现一些临床上的异常表现,如持续性显性蛋白尿、血压增高等。正因为此,糖尿病肾病在早中期时很容易被大家忽视。
有句话说“食物是最好的药物”,糖友们如果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肾病,最好能辅以食补,从而更好地调理肾脏,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1,茯苓鲤鱼汤
茯苓30g,冬瓜皮5g,活鲤鱼1条
鲤鱼宰杀后将内脏清理干净,放入锅中,加茯苓、冬瓜皮与水一同煮汤,无需加盐及其他调料,待煮熟后吃鱼肉饮鱼汤即可。
茯苓入心、脾、肾三经,健脾利湿;冬瓜皮可利尿消肿;鲤鱼清热补虚,有益肾气,三者一起煮汤非常适合严重水肿、小便不利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食用。
附子山药粥
制附片6g,补骨脂9g,山药30g,茯苓20g,粳米50g
制附片、补骨脂、茯苓加水煎汤,用其汤汁与山药、粳米一同煮粥,煮熟食用即可。
这道药粥具有温肾健脾、消肿利水,特别适合有畏寒、腰膝酸痛、浮肿表现的糖肾患者食用。不过粥的升糖指数较高,血糖控制不佳、波动较大的糖友慎食。
糖尿病肾病虽然主要损伤的是肾脏,但因肾与其他五脏六腑均有联系,其它脏腑可能也会受到牵连。特别是心、脾、肠这3个器官若是与肾同时出现了问题,那非常不利于糖肾的调养,对糖友健康非常不利。
心肾同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因肾脏功能异常,体内的代谢废物与多余水分无法排出体外,易在体内堆积,造成小便量小、全身水肿的情况。
脾肾同病
如果糖肾牵连到了脾脏,那就容易出现脘腹胀满、大便糖稀、疲倦乏力、畏寒肢冷等表现。
很多都主张从脾入手来应对糖尿病肾病,脾主升清降浊,即留下好的物质、将不好的物质排出,与肾的功用相近,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脾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
芪黄益肾方
生黄芪、熟地、当归、白术、山萸肉、茯苓
肠肾同病
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因肠胃功能失调,易发生便秘表现。当糖肾与便秘一起发生,那就可能会使原本的疾病“重上加重”,如血糖升高、尿蛋白升高、血压升高等。
宿便久留在肠道内,会加重阴虚,而阴虚又会导致大便干硬、排便困难,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当糖肾患者出现便秘表现,首先要做的就是滋阴润燥。
润肠通便饮
生地黄10g、玄参15g、麦冬10g
玄参和麦冬养阴、润燥、益胃,将3种药材一起煮水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