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肾”不同于现代医学所指的“肾”。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与人体生、老、病、死、生殖等紧密联系,其功能贯穿机体生命活动的始终。
中医“肾”之概念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肾为五脏六腑之一,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谓“腰为肾之府”,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被称为“先天之本”。中医之肾可从其结构、生理、病理三方面理解。
在结构上,西医学认为:人体有左右2个肾脏,形如蚕豆,位于腹腔内、腹壁上部、脊柱两侧的脂肪囊中。肾脏的生理功能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西医学中肾有确切的解剖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是一个实质性的脏器。但中医学中所论及之肾,除了西医学所指的肾脏外,还包含着与肾有关的一系列脏腑,由肾脏、膀胱、骨、髓、脑、耳、二阴胞宫及所属经络、奇经八脉等部分组成。
在生理上,肾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主藏精;二主水;三主纳气。肾在五行中属水,通于冬气,有水藏之称。肾主生殖、生长、发育,主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肾为五脏之根、转血之腑、水火之宅、枢机之源。肾与其它脏腑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与肺、脾、肝、三焦、膀胱、小肠共同完成人体的水液代谢。
在病理上,若肾中精气损伤,可引起发育与生殖的病变:
小儿先天肾气不足,可发生遗传性肾脏疾病;青壮年肾脏损伤,可出现遗精、阳痿、少精、无精、死精或女子月经不调乃至生育能力丧失。若肾阳不足,肾精亏乏,不能上助脾阳,可致水湿内停,精微难化,出现精亏、虚乏、消瘦憔悴、心悸怔忡、生长发育不良、闭经少经、爪甲苍白、面色不华、贫血、水肿等临床表现。
若肾的精气不足,则骨髓空虚、骨骼失养,从而出现骨软无力或骨质疏松脆弱,易于骨折。若肾精不足,脑髓空虚,会导致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腰腿酸软、足痿无力。总之,中医学对肾病的认识涵盖了现代医学的泌尿、生殖、内分泌、免疫、中枢神经以及代谢系统等与肾关系密切的疾病。因此,中医“肾”是一个融解剖、生理及病理并包含多系统功能的综合概念。
补肾理法方药及应用
补肾之理
中医对肾虚的认识与补肾法的论述由来已久,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皆有论述。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为水火之脏,只宜固藏,不易泄漏,所以肾多虚证。
肾虚是指肾功能虚损所致的一种现象或症候,肾虚证常见于临床。肾虚以老年人居多,主要症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失眠健忘、心悸气短等。中青年发病可症见神疲乏力、头昏耳鸣、男子滑精或阳痿、女子梦交或月经不调等。肾虚见于小儿可出现“五迟”、“五软”、鸡胸、龟背、囟门闭合晚等。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中“虚者补之”的原则,肾虚者以补肾法治之为宜。
补肾之法
补肾法,就是以补益肾脏虚损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方法,即补益肾中阴阳精气。如肾气不固宜固摄肾气,肾不纳气宜纳气归肾,肾阳不足宜温补肾阳,肾虚水泛宜温阳化水,肾阴亏虚宜滋养肾阴,阴虚火旺宜滋阴降火。此外,兼证肾虚土衰宜补火生土,肾水凌心宜温化水气。
补肾除了服用中药,医家、学者还提出了诸多补肾的方法。如食源性补肾、中药熏洗补肾、针刺补肾、拔罐补肾、中药敷脐补肾、按摩补肾、刮痧补肾、药枕补肾、药浴补肾、气功补肾、运动补肾等等。
补肾之方
经过历代发展,中药补肾经方日益完善与丰富,如肾气不固可用大补元煎、缩尿丸、桑螵蛸散、菟丝子丸、金锁固精丸,肾不纳气可用人参胡桃汤、参蛤散、金匮肾气丸,肾阳不足可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内补丸、赞育丸、青娥丸、天雄散、干姜附子汤、桃花汤,肾虚水泛可用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肾阴亏虚可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造丸,肾阴虚火旺可用知柏地黄汤、猪苓汤,肾虚土衰可用四神丸,肾水凌心可用真武汤。
补肾之药
目前补肾中药的作用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内分泌等体液调节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功能;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补肾中药种类繁多,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补肾中药有鹿茸、紫河车、蛤蚧、附子、肉桂、韭子、蛇床子、骨碎补、狗脊、锁阳、益智仁、肉苁蓉、巴戟天、仙茅、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山茱萸、熟地黄、五味子、车前子、冬虫夏草、芡实、泽泻、脐带、海马、海狗肾。
补肾法之应用
早在后汉,名医张机已创立八味肾气丸,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和妇人“转胞,不得溺”等证,又设四逆汤治“呕而脉弱,见厥者”、“少阴病,脉沉者”、“病发热、脉反沉”等疾,意在峻补心肾、回阳救逆。
唐代王冰提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主张,对治疗肾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宋代钱乙,从《金匮要略》肾气丸化裁成六味地黄丸,滋肾壮水,主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等证,开养阴之先河,补张仲景之不足,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后世据此方发展出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滋阴补肾名方,为临床所常用。明代薛立斋临证喜用甘温,不尚苦寒,常嘱病家早服调理脾胃之剂,晚服温补命门之剂,以兼顾先天、后天,实为补法别开生面。赵献可重视六味丸、八味丸的运用,称之为“神剂”。张景岳对肾和命门学说卓有见地,创左归丸、右归丸、大补元煎等名方,对补肾法发展贡献极大。
清代温病学派代表叶天士、吴瑭等,认为温热之邪,最易伤津耗液,故在温病的治疗中强调固护阴液,常以增液、养阴、滋肾等法配合治疗,为温病中使用养阴滋肾作了可贵尝试。现代研究中,补肾法探究主要体现在补肾对自由基、微量元素、免疫遗传系统、骨代谢、性腺机能、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细胞凋亡、治未病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包括对补肾中药组分及化学结构的深入研究,如淫羊藿苷、生地梓醇。
黄帝内经淘宝¥39.8¥59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