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让大家眼前一亮:他们对90位身材、血糖健康的人士进行了两组试验,一组进食时间控制在早上6点和下午3点之间,另一组进食时间控制在早上11点和晚上8点之间。
这两组样本,一个是不吃晚饭,也就是过午不食,一个是不吃早饭。三个月后,研究人员对两组试验人群进行血糖测试,发现过午不食的人群,血糖、体质、肠道状况相对而言更加健康。
结果一出,大家都开始鼓吹“过午不食可以改善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甚至立即就开始实行。
实际上,这个结论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也只对特定的人群有效。那些血糖不稳定、胰岛素分泌紊乱的人群,不吃晚饭不仅不会降糖,还可能会造成血糖的进一步紊乱。
一、血糖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
血糖,是人体血液当中葡萄糖的含量,通常情况下,成人的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89~6.11mmol/L。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人体内只有达到一定的血糖水平,各组织器官才能正常运行。
血液中葡萄糖的来源主要有三类:食物的消化吸收、肝脏内储存的糖原分解以及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当人体内的血糖出现高低不稳定的状态时,说明上面的三类来源有至少一种不足。
由此可以看出,葡萄糖来源过分充足,会导致血糖升高,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通过控制饮食来调整血糖,就是这个道理。
控制了血糖的来源,是不是就能保证血糖一定会平稳呢?也不是的。血糖最终也有三个去处:氧化成为能量、转化成糖原储存在肝脏、肾脏和肌肉当中,或者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留在体内。
在正常情况下,葡萄糖转化为三者中的哪一种都是可以的。不过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分的摄入量不断增加,人体内储存的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也越来越多,因此糖分最好的去处,就是氧化成为能量,通过运动的消耗来减少在体内的含量。
我们建议血糖高的人加大运动量,增强能量代谢,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
在人体内,调节血糖高低的器官叫做胰脏,它所分泌的胰岛素,在身体内血糖升高或者降低的时候进行调节,使血糖趋于稳定。
可以说,胰脏是决定血糖高低的重要器官。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居高不下的时候会通过打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就是因为胰脏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下降,需要通过外部补给来维持其稳定性。
同时,血糖还受到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当这些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血糖要么转化出现问题,要么排泄出现问题,对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二、“过午不食”真的有助于改善血糖?
明白了血液内葡萄糖的来源和去向以及它的转化过程,我们再来理解血糖的高低就比较容易了。当我们摄入的食物减少了,从源头上降低了葡萄糖的供给,血糖降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相反,如果我们持续地摄入食物,葡萄糖源源不断进入血液,在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无法将葡萄糖送出去,就会导致血糖升高。
过午不食的做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减少食物摄入,在不进食期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得到充足的补给,自然也不会出现血糖过高的现象。
但我们也要注意,强行不吃东西,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本身的胰岛素分泌降低的问题。当患者吃东西的时候,身体细胞会因为长时间饥饿而过分吸收食物,可能会使患者的餐后血糖值升高。
文章开头所说的协和所作的试验,他针对的是健康人群,也就是说,这部分人群本身就不存在胰岛素分泌异常、血糖失控等问题。正常情况下,平时血糖高的患者,在长时间不进食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这并不是说他的疾病在转变,而是指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正常,无法对身体内的血糖做出调整。
从上述角度可以看出,如果不解决造成血糖高的根本问题,单靠过午不食并不能真正地改善血糖问题。只要人继续进食,血糖就会继续升高,长期如此,反而使身体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更何况,过午不食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也并不适合,以前人们睡得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的人夜生活丰富,晚饭后还安排了很多事情,想要完全达到不进食是不现实的。
除了调整血糖,在减肥圈也流行“过午不食”,很多人把不吃饭的时间拉长,希望能够达到轻身减肥的目的。这样做在一定时间内可能是有效的,但长期进行下去,瘦身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还容易落下胃病。
三、哪些人群不适合执行“过午不食”的饮食方式
尽管过午不食有着诸多缺点,但它也确实能够在短期内让患者达到降糖和瘦身的目的,因此很多人对这种生活方式趋之若鹜。从健康的角度来说,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比较高,人们的饮食多有高脂肪、高蛋白等优质食物,适当地减少摄入量是有好处的。
不过对于本身就在代谢、血糖等方面有问题的人群,执行过午不食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还是需要慎重进行。
血糖不稳定的人,不适合执行“过午不食”的饮食方式。
正如前文所说,血糖不稳定的人,其胰腺、内分泌、神经系统可能已经受损,我们应该从治疗疾病本身出发,再配合饮食控制,使人的血糖趋于稳定。
这部分人群,倘若强行“过午不食”,在没有食物摄入的期间,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现象。有些减肥人士,经常提到说只要自己吃不饱,就会出现手脚发抖、眼前发黑的情况,说明他体内已经出现血糖控制失常的情况。低血糖虽然比较容易缓解,但也很凶险,需要引起警惕。
肠胃有病、身体瘦弱的人,不适合“过午不食”。
在我们的认知中,肥胖的人容易血糖高。实际上,血糖高低和身体胖瘦没有太大的关系,有胃病、身体吸收不佳、胰腺分泌异常的人,经常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照样会出现血糖升高现象。
肠胃在人清醒的过程中,还是在一直分泌消化液的,如果此时没有足够的食物,胃酸等具有侵蚀性的消化液就会对胃壁造成冲击,使患者病情加重。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建议执行“过午不食”。
我国老年人群当中,有近一半的数量都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原因。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外界的刺激,平时只要保持身体各项指标平衡,通常没有什么危险性。长时间过午不食,可能会对老年人的心脏、大脑造成损害。
四、做好这些事,维持血糖稳定,保护肠道健康
想要维持血糖稳定,就需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控糖能力。单纯通过过午不食的方式,短期内可能会有效果,但长期下来对人体不利,只有身体肥胖、血糖问题不太严重的人群才适合尝试。
1.在饮食方面,少食多餐是一种维持血糖稳定的好办法。
少食多餐,通常用在做完手术后、肠胃还在恢复期的人群,其实对于控糖人士来讲,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我们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血糖的平稳,少吃可以使血糖不至于上升太高,而多次饮食又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危害,使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食物的品类上,可以选择粗粮、少碳水的方法,延长食物的消化时间,降低热量的摄入。不仅能够维持血糖的稳定,还有助于肠道的蠕动,使身体有良好的新陈代谢环境。
2.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提高身体抵抗力。
运动是人们的养生大法,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运动,能够帮助身体排出代谢废物,增强胰脏的功能,使控糖能力得到提升。
对于血糖不稳定的人群来说,运动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幅度不要太大,以伸展运动、身体微微出汗为主,避免受伤。
3.正确喝水,保持肠道通畅。
对于高血糖的患者来说,喝水是特别重要的。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高,一方面是糖分本身多,另一方面就是血液中的水分少。人在喝水的同时,水分进入血管,能够稀释血液,使葡萄糖的浓度降低。
但是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一次性大口喝水,水只会通过肠胃,以尿液的方式排出体外,根本到不了血液。少量多次喝水,每天保证~毫升的饮水量,对控制血糖有一定作用。
喝水能够滋润肠道,促使其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一个健康的人,前提一定是体内的新陈代谢正常。保持肠道通畅,能够帮助身体减少很多疾病,对保养身体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结语:
北京协和做的关于“过午不食”能够控制血糖的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这种养生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