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975年,杨星火来到日喀则萨嘎县加加道
TUhjnbcbe - 2024/3/14 19:53:00

杨星火工作笔记(1)

时间:年9月6日

地点:西藏萨嘎县

采访人:杨星火

采访内容:访加加道班普布同志

西藏日喀则萨嘎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冈底斯山脉以南的西南边缘,属边境县之一,全县边境线长公里,为日喀则地区西部三县(仲巴、萨嘎、吉隆)之中心。境内“”国道横贯全县东西,也是拉萨通往阿里普兰的交通要道。萨嘎县城所在地海拔多米。

萨嘎,藏语意为“可爱的地方”。萨嘎县境内空气稀薄,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雪灾、风灾、干旱、霜冻、冰雹等。年无霜期间天左右。年降水量毫米。年日照时数在至小时之间,紫外线强,对人员伤害较大。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从日喀则地区驱车前往萨嘎县城驻地,相距约公里。在距县城住地还有40公里处设有一道班﹙年10月14日萨嘎县城搬迁至加加镇﹚,名为加加道班。

在加加道班里有一个姑娘,名叫普布。她的脚上穿一双花纹尼绒袜子,穿一双北京布鞋,上身穿一件的确良衣服,下身穿一条卡肌布裤子,梳一对小辩子,身体壮实,身材高大,高鼻子,脸蛋黑里透红。

我(普布)于年参加道班工作﹙父亲扎西次仁在三十三道班工作﹚,因我没有文化,刚满18岁就跟着父亲参加“拉沙”的工作,拉沙的工人男女都有。我们与园锹作伴,铲冰除雪,维护道路,道路不平我来铲,挖凸填凹,挖边沟,排积水,砌坎等保护路面完好,让来往车辆顺利前行。

道班工人铲雪护路

年7月10日,段*支部决定新建加加妇女道班。新建道班,白手起家,环境恶劣,条件差。于是青一色的四名姑娘齐居道班,她们分别是:普布25岁;次卓嘎20岁;央吉20岁;彭多19岁。养护公路总长8公里,每人养护2公里,通常称道班或妇女道班。

最早参加工作的是我(普布);年,其她三名还是女娃娃。有人说:“就普布大一点,其她三个女娃娃这么小,边境阶级斗争、对敌斗争比较复杂,这里距中尼边境骑马只要四小时就可以出境。她们有两个娃娃还没有园锹把高,铲半园锹沙子可能都撒不开,还当道班工人,搞一搞修修补补公路还是可以;要修路改道搬石头搬得动吗?不是揉糌粑那么轻巧;隆冬季节时间长,冰冻土层她们挖得动吗?,一挖一个白口子,恐怕到时会哭鼻子,架子车都推不动,何况还要拉土,“拉沙”工人不是那么好当的,要做好道班工作还是不轻松的。我听在耳里,记在心上。

当时我只记得毛主席有三篇藏文指示,还记得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名奋发向上的好青年,好道班工人。

我们道班距加加渡口不远,往左转渡过加加渡口,翻越马拉山往返于吉隆县,相距多公里,由工兵部队一个班负责轮渡车辆和警卫工作(吉隆县*地大小汽车去日喀则可经佩枯湖行驶)。从这里到仲巴县约公里;到阿里普兰县多公里。

这条公路来往车辆还是比较多。离中尼边境骑马只有四小时的路程,来来住往的境内外边民也不少,去来人员身份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来往人员头上又没有写我是“好人”、我是“坏人”字样,仲巴边境部队还遭受过土匪袭击,边境敌情情况比较复杂,有时很严峻。

建立道班时,没有房屋,一顶帐篷,还是旧的,“周身”不是小孔就是大洞洞,外面刮大风,帐篷里面吹小风;外面落大雪,里面飘雪花,满铺都是白雪。我们搭帐篷住的这地方,海拔约米。属高原严寒带半干旱气候,日照充足,干燥寒冷,昼夜温差大,冬春季节雪大,晚上下雪会把帐篷压塌下来,把人掩埋在帐篷里。有一次刮大风时,由于开始没有经验,单是打了钉桩,风把帐篷吹起跑,我们四个人拼尽力气才把帐篷拉住。央吉说:“路长人又少,风吹帐篷跑。”第二次,不但打牢了钉桩,而且用大小石头将帐篷内外周边压着,再也不让风把帐篷刮起来。

开始搭帐篷住的地方,距我们养护公路的终端约7.5公里,来回行走路程耽误我们工作时间,影响工效。为了节约时间,年10月底,我们把帐篷搬到养护路段居中地段,但是那里冰雪太大,太荒凉,几十里地又无村庄。有一天,一辆部队的*车停后,驾驶员对我们说:“这里又冷,边境敌情复杂,坏人来了怎么办?姑娘们可要注意安全。”

夜晩,我们常听到狼群嗥、狗熊叫声传到帐篷,姑娘们听后毛骨悚然,心惊胆战,带着哭腔问我怎么办?我说:“不要怕,狼不会随便咬人,你们大胆地睡。”为了做好昼夜间安全,我教大家发现坏人后,蹲在地下抓一把沙子朝着坏人脸上打去,尔后举起园锹或十字镐与坏人作斗争。晩上睡觉时,将自已园锹放在铺边上,十字镐放在枕头下,帐篷里边压着石头一是压住帐篷,二是当“手榴弹”用,可砸破坏人的头。除此而外,唯一真正的武器,阿爸给了我一把腰刀,作为防身武器用。我教了次卓嘎、央吉、彭多三位妹妹一些原始防身术。夜间谁要到外边“解急”一定要叫醒旁边睡的人陪同外出,以防不测事故的发生。

道路涵洞

在一段公路上,山上一条小溪沟弯弯曲曲直抵公路边沟,平时一股水从边沟溢上公路,这段路成了“水泥”路,车辆一过两边水泥浆飘撒很远。有时行人躲避不及,身上溅满水泥浆,就会大声骂驾驶员。我们又拉石头、砂砾,把冲沟填平,车辆行驶也不方便。我们几个人商量在这里修个涵洞排水,一是保证路面平整质量,来往车辆行驶畅通无阻;二是从长计议,减少我们今后在此地重复工作量。

第一次修涵洞,没有做过,都是女同志,劳力又差,凭着想象,开始挖沟宽度、深度、流水度,凭着我们的劳动力和想象,首先备足石料,大石头搬不动,搬得动的石头沉受力又差,我们只好挖宽涵洞的宽度,增加石头的厚度。我们在砌涵洞两面墙体期间,过往行人有的说:“你们不拉直线,砌来的墙体不是这儿歪的,就是那里不直,弯弯拐拐的,今后会被水冲垮,就会前功尽弃。”有人说:“墙体砌的石头这里薄了,那里厚了,桥面沉受能力不均衡,涵洞修好后,车辆会将桥面压垮塌,你们是费力不讨好,驾驶员还会骂你们的。”别人说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我们又返工,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砌了撤,撤了砌。我鼓励三位姑娘不灰心,莫气馁,实践出真知,边干边学,干中学,学中干,一定会砌成功的。

养护段领导听说我们在修涵洞时遇着困难,就派老工人强巴来指导我们修涵洞。强巴首先要我们彻底翻工,重新定位拉线,开挖涵洞沟,教我们如何定位拉线、挖沟的深度和宽度,基础毛石需多宽、涵洞两面墙体基础毛石下多厚、墙体要害部位石头要砌多厚、墙体结构如何砌才牢固、涵洞进口与出口如何成正比直线、涵洞墙体厚度取决于涵洞宽窄沉重量来决定等注意事项。我听后,感到很惊呀,修个流水洞洞,还有这么多学问。在强巴指导帮助下,我们加班加点用了两个10天,第一次成功修好了第一个涵洞,为今后修建涵洞打下了坚实基础。

70年代西藏道班的简易住房

因我们没有固定住所,住在帐篷内,起居作息,日常生活,诸多不便。我们向段领导报告自已修房的想法,得到领导同意,从物质上大力支持。我们有修涵洞的经验,自己选择地方,平整地基,拉线开挖房屋地脚壕沟,填充石头与砂砾,夯实基础。托驾驶员从外地购买青稞草回来,用刀宰成碎节节,掺在泥土里打土坯砖,青稞草与泥土才有结构拉力。我们自己打砖,在房屋地脚石周围拉起绳索直线,就开始砌土坯砖,有两米多髙就行,我们砌了六间,只有两间横搁上木料,盖上泥土就成为住房,比帐篷强,冬暖夏凉。剩余四间暂无木料盖顶。

年8月的一天,两台解放*的汽车,其中一台抛锚了,夜深人静时,四人来到道班,我们腾出一间房子给他们住宿,给他们打稣油茶、拿出大米来给他们煮饭吃

他们第二次经过这里时,给我们送来大米、*酥油、糌粑,又要给我们住宿费。我们不要,我对他们说:“*民一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路过我们这里,有什么困难,只要能做到的,我们尽力做好”。

有一次,有辆车不走公路,为了走捷径路,行驶在一遍草地里陷住了,前后轮胎呜呜地空转,越陷越深,车轮胎陷下去一半了。我们主动扛着园锹去帮忙,挖掘轮胎前的土坎,找来石头垫上,尔后帮忙推车,把车推出了陷坑。那位驾驶员对我们说:“谢谢了,快回去吧,免得你们阿爸阿妈会担心,到处找你们。”普布笑着说:“你小看我们四人了,我们都是道班工人,过来帮忙。你今后不要走捷径道路,还是走公路吧”。他说:“对不起,我还以为你们是道班工人的子女呢,谢射你们啦。”

“铁人精神”。我有幸被上级安排去大庆油田参观。我从加加道班乘车到拉萨,沿青藏路乘坐汽车到西宁坐火车到首都北京,真开阔了眼界。过去听说祖国工业发达,没有见过,这次是亲眼见到祖国真正的伟大。到大庆油田参观时,听了一二零五钻井队队长王进喜感人事迹,王进喜被人们誉为“铁人”。他那种“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庆油田”的创业精神,深深地激励着大庆油田工人,他们会战三年,高速度拿下大庆油田。年11月15日王进喜因病逝世,时年47岁。他为我国的石油工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他留下的“铁人精神”是永运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前进的力量。

大庆女子采油队的事迹很感人,中国妇女真伟大,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都一样,男的能打井,女的也能打井。大庆油田的女子采油队对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做出了奇迹。

我参观大庆油田结束后,在返藏路上千头万绪。我想:我们能不能在西藏高原上也绽放一朵“大庆之花”呢?

注:《我在征询加加道班有关情况时,一位网友回复“加加道班就是现在的萨嘎县所在地。萨嘎原县址在向仲巴县方向约40多公里处。加加道班曾是全国公路养护先进单位,一进入他们管理护路段,感觉路面非常平稳(当时是沙土路)。在此,特向这位网友致谢!》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星火:四川省威远县人。年生。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年随十八*进藏。曾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平息西藏叛乱和民主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边防建设等。在西藏工作20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旅诗人。

本文由刘光福、雪松整理。

作者:杨星火

1
查看完整版本: 1975年,杨星火来到日喀则萨嘎县加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