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规范化的MRI扫描方案不管是对于病变的显示还是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显得至关重要。同时,优异的MRI图像质量是完成精准诊断的基础。怎样做好MRI图像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在临床扫描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好MRI?
①熟悉组织解剖结构、疾病的病理改变过程。
对人体各部位的组织解剖结构的掌握是做好MRI必须的,也是最基础的。
--熟悉解剖结构更有利于精准的定位。
--熟悉解剖结构能明确目标部位需要使用什么样的序列。
既然MRI有着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的优势,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合理利用序列组合对解剖结构和病变做出全方位的显示。同时,对于常规的部位应熟知一些重要结构的最佳显示断面。
同样的,要想做好MRI,对于常见疾病的病理改变过程的掌握也是必须的。
--熟悉病理变化过程才能更好的理解各序列上不同组织的信号特点。
--熟悉某些病变的特殊改变能够更好的优化扫描方案,明确诊断。
不同的组织在不同的序列上会表现出不同的MRI信号,正是因为这种信号差异的存在,我们才能将不同的组织区分开来;正确认识各个序列间的这种信号差异对于MRI的扫描至关重要。图△,在MRCP上“消失”的胆囊。
对于某些病例加扫一个序列就能对病变做出定性的诊断,所以正确认识病变的病理改变过程,能在规范化扫描的基础上,对一些特殊病例制定个性化扫描方案,从而明确诊断。图△,怀疑平山病的患者,MRI检查时颈椎≥35°屈曲状态下检查。
只有正确认识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的信号表现与差异,才能进行更精准地扫描,做好MRI图像,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利的影像学依据。作为一名MRI技师你必须懂得相关的MRI诊断知识,同样,作为一名MRI诊断医师你也必须懂得相关的MRI技术知识;
②深入了解MRI成像原理。
学会MRI的“扫描”很简单,但是要学好MRI很难。扫描不仅仅只是定个位,按照编辑好的序列将图像扫出来那么简单;你得明白MRI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序列是怎么回事?每个序列的优缺点,应该从本质上认识各参数的含义及其对图像的影响。MRI成像原理看似是很理论的东西,但其对我们理解和解决临床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如在灌注成像中为什么PLD会用多个值,其值长短的意义何在?MRI扫描中的各种抑脂技术,它们各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优缺点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有对MRI中的参数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优化参数,做好MRI的扫描。
如在简单T2WI序列中不同TE值对图像的影响。上三幅图除了TE外,所有成像参数均一致,随着TE的增加,T2权重越重,但图像的信噪比降低,模糊度增加,原因是什么?
图a:TE=50ms,TR=ms。
图b:TE=ms,TR=ms。
图c:TE=ms,TR=ms。
学习MRI的原理虽然抽象而枯燥,但要想做好MRI,这是一个跨不过去的“坑”。
③对MRI设备充分的了解。
对于MRI设备,我们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其能够扫描病人的认知水平上,更应该去认识设备中具有优势的、独特的成像技术,这些技术才是设备的精华所在。这些独特的技术对解决临床扫描问题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MRI软硬件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MRI成像上。要想做好MRI,不但要熟练掌握MRI中的基本参数与选项,更应充分认识设备中独特的MRI技术,应用其价值,为临床扫描和科研工作服务。
图△,最基础的图像滤过功能。图1:未经过任何处理,上下两段的对比度差异较大;图2:经过图像滤过处理后,上下两段的对比度得到明显改善。
面对繁重的扫描任务,医院来讲,MRI设备能应用到的仅仅只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扫描序列,每天都是进行重复的“工序”。但作为MRI设备的使用者,我们有责任去最大程度的挖掘它,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
④结合专家共识,建立规范化扫描方案。
规范化的MRI扫描是获得规范化图像的前提,也是完成规范化诊断的重要保证。规范化扫描包括规范化的摆/体位、规范化的操作、规范化的序列、规范化的扫描参数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
很多刚接触到MRI的使用者,缺乏做好MRI的自信心,不知道扫描什么序列,总是担心扫描序列不全,扫描方式有问题等;对于同个部位今天我用我的序列,我的参数扫描,明天他用他的序列,他的参数扫描;今天用的B值为,明天用的B值为0;这样做能对病变做出准确的评估?这些问题都是对规范化扫描没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导致的。
做到规范化的扫描,获得规范化的图像是完成精准诊断的重要保证。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规范化扫描,可以去参考发布的专家共识,看一看别医院是怎么扫的。医院设备现状和诊疗需求,对各个部位制定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扫描方案,这样做不管是对于质控还是诊断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区域影像的不断发展,规范化的扫描显得越来越重要。
⑤了解临床需求,抓住重点,一切从临床需求出发。
影像学检查是为临床诊疗服务的,一切的实际扫描都应从诊疗需求出发去扫描,更应明确临床诊疗需要了解什么?我们的扫描又能给予提供些什么?一切脱离临床应用的图像都是无意义的,即使图像做得再好,那都是徒劳。在临床MRI扫描中应抓住重点,一切从实用出发,做出临床诊疗需要的MRI图像,才是关键。
图1△。
图1与2△,哪个才是临床需要的图像。
在实际的临床扫描中,应结合病史,明确临床需求,抓住需要观察的重点,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扫描方案,为诊断增加信心。
⑥在实际扫描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积累经验。
在临床扫描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则需要我们在第一时间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并能及时地解决它。我们应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经验,将图像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不断地改善,不断地进步。为什么这次图像没有做好?下次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面对一些特殊部位及特殊的病例应去探求临床需要了解什么?选择什么的线圈?扫描什么序列?怎样去扫描才能让病变显示得更好等问题。
最常见的颅脑增强扫描,如使用常规的自旋回波序列,虽然SNR较好,但血管的搏动会产生严重的伪影,怎么解决?
AXT1FSEC+(相位编码为L/R),增强扫描时静脉窦引起严重的搏动伪影,可添加FC(流动补偿)技术改善,但效果不是理想。
AX3DTISPGRC+(相位编码为L/R),增强扫描采用薄层的3D的GRE序列,伪影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使用AX3DTISPGR序列薄层扫描,扫描一个序列即可进行任意层面的图像重建,对于一些微小病变(如脑转移)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显示。
常规颅脑检查,假牙无法去除,常规横轴位定位扫描在横轴面图像上会产生严重的金属伪影,采用冠状位定位方式后,伪影得到了明显改善。
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出现问题到认识问题,再到解决问题这都需要足够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MRI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更没有捷径。要想做好MRI,你就得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对设备的充分认识;对成像原理的足够的认识;对成像参数的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做好MRI。
附录:
“膜-壁分离”现象:脊髓动态X线造影、颈椎屈曲位CT、颈椎屈曲位MRI显示平山病患者存在特征性的颈椎屈曲后硬膜囊后壁与椎管后壁分离现象。
参考文献:
医院骨科,医院骨科,《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姜建元,孙宇,胡永成.平山病临床诊疗规范国际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39(8):-.
杨正汉,冯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人民*医出版社,7.
B.Kastler.深入了解MRI基础[M].人民*医出版社,.
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50():-.
张英魁,黎丽,李金锋.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靳二虎,蒋涛,张辉.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入门(第2版)[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4).
·END·
来源:磁共振之家
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