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杨靖丨危险的流放斯塔尔夫人笔下的拿破
TUhjnbcbe - 2023/10/6 19:0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html

斯塔尔夫人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百日王朝”土崩瓦解,这位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并老死于斯。据牛津大学古登(AngelicaGoodden)教授在《斯塔尔夫人:危险的流放》(MadamedeStal:TheDangerousExile,)一书中考证,皇帝晚年最耿耿于怀的,既不是打败他的威灵顿公爵,也不是背叛他的贝尔纳多特元帅(-),而是与这两人关系密切的斯塔尔夫人——“她的家几乎成了反对我的*火库”,拿破仑在回忆录中写道,“到那里去的人,都受封成了她的十字*武士”。事实上,与第七次反法同盟大*决战之前,拿破仑曾派人向女作家致意,表示有心和解,但遭到后者拒绝。她答复使者说,她要活着看到皇帝“最终垮台”,因为她始终牢记父亲内克尔先生的遗言:“在逆境中把头抬起,不要让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把你踩在脚下,无论他多么强大。”内克尔是欧洲著名银行家。作为路易十六的财*大臣,他曾建议取消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特权,与第三等级一体纳税,以此摆脱波旁王朝的财*危机。由于触动权贵阶层利益,内克尔被罢免,并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出走巴黎,定居瑞士。年,在拿破仑势力鼎盛之际,内克尔发表*治檄文《最后的见解》,痛斥拿破仑穷兵黩武,祸乱欧洲,并预言其*事独裁必将很快垮台。在这位老派人士眼中,拿破仑不像一个半世纪前恢复英国君主立宪制、功成身退的英雄蒙克将*(-),而“更像克伦威尔”。

这也是斯塔尔夫人对拿破仑的评价。日后她在《法国大革命断想》《十年流亡记》等著作中对拿破仑的治国理*及人格心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剖析。在她看来,拿破仑打着革命旗号,窃取大革命的胜利果实,但在攫取*权后,立刻改弦更张,迈向专制独裁——以“保卫法兰西”的名义发动对外战争不过是更有利于集权。在这位马基雅维利式的“大独裁者”眼里,人并非万物之灵,而只是他的棋子和工具。他冷酷自私,缺乏同情和悲悯之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根据斯塔尔夫人的切身体会,拿破仑对于“人性之恶”颇具洞察力,故而能够从人性缺陷下手,“以权力相逼,以财富为诱,再施以乏味生活(流放)为要挟”。她本人因为在作品中直陈时弊而被逐出巴黎——“但凡有助于人民养成思考习惯,则为拿破仑所愠,所不能容忍”。而这样一个头戴皇冠的小丑,居然自命为“所有言论、思想和自由最后的避难所(沙龙)的保护人”。因此,斯塔尔夫人的结论是,“拿破仑不是革命之子,如果是,他只是弑父的逆子”。

自“共和元年”(年)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拿破仑一向以“革命之子”面目示人,这也是包括歌德、拜伦以及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在内的欧洲文人一开始为之欢呼呐喊的主要原因。正如这位以巴黎平叛和对外征战之功被推举为共和国执*的青年将领(时年三十)演讲时所说,“我是人民哺育成长的*人,是革命的产儿。我不能让人家把我侮辱为一个国王”。在历经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和保皇派的暴动骚乱后,法国人心思定,无不寄望于受大革命感召和洗礼的执*官能够稳定*局,维护和平,恢复经济发展。

此时的拿破仑不负众望,堪称是勤勉于公的楷模。在国内处理*务时,他通常凌晨即起,开始一天工作。每日*府各部门呈核的文件,他必定当天阅毕,绝不拖延。即便戎马倥偬之际,他也会利用闲暇及时处理国是。他曾以希腊神话英雄赫拉克勒斯自况——“我一直把世界扛在自己肩上: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容我疲倦的职责”。传记作家宣称他的工作效率能够将一周的工作量缩减为一天,因此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创造出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功绩,即所谓“拿破仑神话”。

的确,这位土木工程师出身的革命领袖代表了当时压抑已久的进步力量。在他的亲自部署和强力推动下,法国的城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治制度层面也出现了根本性转变。他终结了封建农奴制,引领法国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他完善了行*与司法制度,改组*府机构,体现出社会公平正义;他改进文化教育部门,设立统筹各级教育的大学,确立了影响深远的法国教育体制;他在*队和国家管理中一反传统的贵族文化,强调任人唯贤,极大地提高了*队战斗力。总体来看,正如英国传记作家约翰·H.罗斯(JohnH.Rose)所说,拿破仑在“内*方面的建设才能,丝毫不亚于他在*事方面的雄才大略”。

“法国历史上,从未有任何时代国力如此强盛,如此繁华,*治稳定,人民安乐。”这是历史学家对拿破仑执*前期的一致看法,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特权阶级、世袭财产、宗教势力已受管束……财富的分配已较为公允,法律明晰而简洁”。更重要的是,作为“革命之子”,他颁布了最能体现大革命自由平等精神的《拿破仑法典》。这套成文法典措辞通俗易懂,从而使得法律事务不再为权贵和律师所垄断;此外,这部法典还确认了《权利法案》所规定的人身保护(HabeasCorpus)和私人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法制基石。随着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拿破仑法典》及其法律思想传布到欧洲各地,沉重打击了当地封建残余势力,拿破仑由此也成为法国和欧洲人心目中的“解放者”和“大救星”。

但事情很快起了变化。正如斯塔尔夫人后来在《十年流亡记》中描述的那样,随着*事冒险的成功,拿破仑的个人野心也日益膨胀。他已不再满足“第一执*”的头衔,遂于年修改共和宪法,摇身一变成为“终身执*”。两年之后,通过所谓全民公决,他又将法兰西共和国变为帝国,并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自行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第一帝国权力机构名义上由四院(元老院、保民院、立法院、参*院)组成,但实际上一切事务则只听命于拿破仑一人——根据斯塔尔夫人的见解,“立法权与行*权操持于一人之手即为专制独裁”。而她终身奉持的信念,就是与之不懈抗争,即便身处流放之地也不会屈服,更不会像一些文人那样“为帝国大唱赞歌”。

年,斯塔尔夫人发表小说《黛尔菲娜》(Delphine),在欧洲引起轰动。小说的创作背景是此前一年拿破仑和教皇庇护七世达成的宗教“和解”(Concordat),其中条款变相剥夺了妇女的离婚权。女作家以此为切入点,不仅揭露出革命旗号下妇女惨遭压迫的社会现实,更对离婚的合法性及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反思。由于本书触及敏感的宗教和*治问题,事实上也触犯了拿破仑为文人划定的“红线”和禁忌。尤其是本书宣扬的自由观——“必须寻找内心自由,它是幸福的保证;而外部自由是由别人赐予的”——在人民的“大救星”拿破仑看来,这一“思想倾向极其危险”,因为她试图“教育人民去思考他们从未想过的问题——或许他们已经忘记如何去思考”。拿破仑下令将斯塔尔夫人流放,待她悔过自新后方能重返巴黎。

但拿破仑显然低估了这名弱女子的决心和毅力。年,斯塔尔夫人发表小说《科琳娜》(Corinne)。该小说表面讲述一位天才女性的罗曼史,但其中相当篇幅都在暗讽当下的时*,其历史背景是当年法俄主导签订的《泰尔西特和约》——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迫接受欧洲疆域的变更,并同意参加对英国的封锁(即所谓大陆封锁)。在斯塔尔夫人看来,这是拿破仑被权力欲望蒙蔽、走向自杀性灭亡的第一步。作为启蒙运动之女,她是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思想的继承者,信仰进步、自由和文明,推崇英国的立宪君主制,因此,她强烈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体,更不能忍受统治者对思想的奴役。在她眼中,当法国民众渴望自由平等之时,拿破仑却效仿欧洲专制君主,将自家兄弟姐妹晋爵封王,可见他早已丧失了代表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转而与欧洲反动势力同流合污。

斯塔尔夫人不肯屈服于权力意志,肆意攻击现行*制和国家领导人,无疑进一步惹恼了拿破仑。皇帝给巴黎警察总监写信,要求延长其放逐令。斯塔尔夫人不为所动,利用流亡期间与歌德、席勒等文化名人会面的素材,潜心创作《论德意志》,作为对皇帝的回应。正如勃兰兑斯后来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所说:“英国流放了拜伦,德国流放了海涅,法国流放了雨果,但流放并没有使他们任何一个人失掉他的任何文艺影响。”或者像拿破仑晚年坦承的那样,这只能证明,“思想比刀剑更有力量”。

《论德意志》貌似通篇都在赞赏德国的风土人情及其文学艺术(“无一语称赞拿破仑皇帝”后来成为它的一大罪状),但骨子里它却是影射拿破仑主宰下的“沉默的法兰西”。皇帝通读全文后下令查封此书,并销毁其模板。年10月,接替富歇(-)担任警察总监的萨瓦里(-)奉拿破仑之命致信斯塔尔夫人:“看来这个国家的空气对你不适合……你最近的作品不忠于法国。”——结果,她的流放期限被无限延长。

拿破仑此举同样激怒了斯塔尔夫人。她一向认为,“言论和新闻自由是抵制专制、传播启蒙的最有力的方式”,因为,如同她的好友贡斯当在“论思想自由”一文中所言——“若没有了思想自由,所有*治的、司法的保障都会变成虚幻。公共舆论乃是程序唯一的保障者”。根据年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宣言》,“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即便在施行“有监督的新闻自由”的督*府时期,宪法仍强调“不得妨碍任何人表达、撰写、刊印和发表他的思想。著作在发表前,不接受任何审查”——然而拿破仑却坚持认为,“在一个混乱因素已经潜在的社会里,如果毫不限制出版自由,必定立刻又将陷入无*府的状态”。

拿破仑相信“印刷出版是强有力的武器,绝对不能让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权利;出版权利不同于其他的自由权利,这样的权利有煽动民众的功能,国家应该加以阻止”。年,他在未署名的报刊社论中宣称:“……革命时期已经过去,如今法国只有一个**。我绝不容许任何报纸的言行违背我的利益。他们如敢刊载任何有一丝毒素的文章,那个大好的早晨就有人叫他们闭嘴。”于是,一项法律很快出台:任何书籍不经审查一律不得出版;接着又补充一条规定:一本书即使已经审查通过,警察总监也有权在他认为适当时加以取缔——据说这一条规定专门针对斯塔尔夫人(日后《论德意志》“恰好”适用这一条款)。

为了巩固*权,拿破仑下令对任何一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都要单独设立卷宗档案,并制定其个人表现和德行统计表。同时,他也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靖丨危险的流放斯塔尔夫人笔下的拿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