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山的美食出名,可惜这次体验并不多,但仅简单的几样也令人难忘,比如用高汤煮的汤圆,重口味的泥虫粥、浓郁的“下朗牛肉汤”……
台城老街咸汤圆算是典型的“台山口味”,经人推荐,在步行街的一头,找到间卖咸汤圆的店铺,一看菜单,品种多得出乎意料,除了汤圆,还有粥粉面饭,台上几个大笼子还蒸着各种面点,而店内就一个阿姨忙前忙后。
点了个15元的“招牌咸汤圆”,落座后还在猜,会是怎样的怪口味呢?馅料是肉的?有青菜?还有那菜单上的“猪省”又是什么?
从小到大,吃的汤圆都是甜的,思维也就固化了,只能是甜的,变化只能在馅料里,芝麻的、花生的、香芋的。并且,它的角色必须是甜品,精致的小碗盛着,最好碗底还有个碟子,这才是一碗汤圆该有的样子。
几分钟后,咸汤圆上来了,肉汤做底,汤圆是无馅的,内容全在配料里,有萝卜丝、紫菜、猪肉碎、猪肝、还有鸡肉!更像一碗潮州汤饭的煮法,只是米饭换成了汤圆。
《卖汤圆》那首歌应该就是唱它的:“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圆又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这的确就是正餐茶饭呀。见我不是很习惯,店家善意地指指辣椒酱,汤圆配辣椒酱?口味更颠覆。
尤其是那分量,着实有点惊人,如果不是旅途奔波后的饥肠辘辘,恐怕是吃不完的,那碗的直径与随身带的折叠雨伞一样长。习惯那口咸之后,也慢慢品出滋味来,而且好处是不像甜汤圆容易生腻。
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汤圆就有几十种,但甜味始终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咸汤圆大多流行于临海一带地区,福建、广东、台湾、宁波等地,最早的做法据说就是用海鲜来熬汤底,然后加入虾、鱿鱼等配料,甚至还放入腊肠、叉烧、浮皮。
台山人对咸汤圆的执念,在旅居世界各地之后愈发强烈,有身在海外的台山乡亲在网上留言:冬至只吃家乡的咸汤圆,到处的汤圆都是甜的,但我的心很小,只容得下那一口咸。
有人推荐海鲜汤圆要去汶村吃,据说那里的汤圆会放入泥虫、水蟹、生蚝、大虾一起煮,汤底鲜美、汤圆细腻润滑,可谓一绝。可惜这次未能去到,留个遗憾给下次吧。
店家还有泥虫粥,粥是广东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广东粥里可谓包罗万有,虾粥、蟹粥、鸡粥、鱼片粥都算普通,但这泥虫粥还真是难得一见。
泥虫,产于海边的泥沙中,海边的餐厅经常可以吃到,可以椒盐、煮汤,但据说最受欢迎的就是这泥虫粥了。而在其它地方难得见到的一个原因,恐怕也是因为它很花功夫,每一条都要翻肠洗干净,不能残留泥沙。
小小泥虫却海鲜味浓郁,入口又很爽脆,加入瘦肉、姜丝一起煮粥味道就很鲜美了,据说在台山专门卖泥虫菜肴的餐厅,常有人从广州等地驱车前来,就为一饱口福,此外便是传闻其滋补了,有人叫它“海中虫草”。
后来吃的泥虫粥,无疑是我此行最豪华的早餐了,听上去就觉得能量满满。煮好的泥虫粥,上桌前还会放入香菜、葱花,初尝,有点重口味,之后,那口鲜甜便叫人难忘了。
泥虫粥还有个“下朗牛骨汤”也很特别,有“台山第一汤”之称,就连去四九镇的巴士,“下朗”站报的站名都是“下朗牛骨汤”,还有错过的理由吗?
因为农历四、九日趁墟而得名的四九镇,以前墟市上卖牛肉的摊位多,牛肉销情也好,但是剩下的大量牛骨让人发愁。但村民们因地制宜,将附近山中所产的牛大力、五指毛桃、土茯苓等药材用来炖牛骨,逐渐当地的牛骨汤便出了名。
也不管哪家最有名,反正巴士一到站见到牛骨汤店就钻了进去,最小的一份33元,一个人喝分量有点多,汤入口药材味很浓,据说经过了13个钟头的炖煮,依然能觉出牛大力的味道,尤其是汤不油腻,能多喝两碗,浓浓的药材肉汤倒更像南洋“肉骨茶”的牛肉版。
此外,台山饮食的分量大,也是印象较为深刻的。在老城区游走时,街角有间餐厅总是未到用餐时间已坐满了人,猜想必有其过人之处。
于是某天提前去“探秘”,待我的便餐上桌,连坐对面带小朋友的妈妈都惊讶了:这么大分量!她连忙去撤销了一份。我也终于知道了店家生意兴隆的秘诀,分量太实在,味道也还不错,那一餐才14元。后来与朋友聊起,她笑说:“还以为只有我觉得。”
台山这城市,是个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地方,一切都很自然而朴实,让人还会想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