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振堂
今年的节气有点迟,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九日是冬至,这个月是小月,过了冬至,吃完饺子,就进入腊月了。从冬至起,就开始数九了,今年的腊月,正好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三九天,也是名副其实的寒冬腊月。
进入腊月,离旧历年春节就不远了,尽管天气十分的寒冷,但人们还是忙忙碌碌地想着过年的事,准备过年的钱,张罗着购置过年的年货,迎接着一个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是人们最喜欢的季节,春天孕育着美好的希望,而过年,都想有一个新的起步,新的开始,新的变化,新的愿景。
农村的年节,讲究很多很多,腊月里头的各种活计数不胜数,从进入腊月一直到除夕的晚上,似乎有做不完的活计,做了这件有那件,就那样一辈一辈传了下来,年年如此,代代如此。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记忆里父亲是家里最忙碌的那一个。那时还是生产队时期,父亲是生产队的队长。他除了安排腊月里生产队的基本农田建设,还要想到全队人们过年的需求,安排好人们冬天里的生活,他带领社员们早早地铡草、垛玉米、收集玉米秸秆,以供正月里头队里的牲畜吃。生产队的打麦场里,各种各样的东西,堆积如山,就连牛棚里垫的土,也早早地在饲养院里堆成了一座小山。
腊月里,父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组织几个人在村里的油坊里,把生产队收获的蓖麻籽、棉花籽压榨成食油。在油坊里压榨油,要一鼓作气,中途不能停顿,所以这几天里,父亲就吃住在油坊里,昼夜不停地和社员们干活,大约要用四五天的时间,油压榨好了,就通知社员们到油坊里分油,收成好的时候,一人能分到二三斤油,在腊月十五以前分到家家户户,赶上大家做麻花用。
过了小年,父亲就安排人员去万荣的万泉给社员们购买过春节包饺子用的萝卜,不几天工夫,生产队的胶皮大车就拉回来满满一大车绿莹莹、白晶晶的大萝卜。在腊月的二十五六,父亲就把这些萝卜按人头分到了社员的手中。全队几百口人,分萝卜时,喜笑颜开,兴高采烈,信心满满地拿着萝卜回家。
到了腊月二十八,父亲就带领着社员们从食品公司购买回来分配给社员的猪肉,一家一户、挨门逐户地送到社员的家里。从此刻起,农民的家里就热闹起来,整个巷道,到处响起剁肉馅“咚咚梆梆”声音,炊烟从农家里飘出,弥漫着整个村庄。
除夕这天,作为队长的父亲,还是闲不下来,一大早就开始给社员们送年画。年画也是*府发下来,有时候是毛主席像,有时候是样板戏的剧照,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也有了传统的年画或者是电影演员的剧照,一家一家,一张一张,到了除夕这天的中午,父亲终于把这些年画都送完了,这才高兴地回家准备自己家过年。
对于我们家来说,一进入腊月,全家人没有一个不忙的。我们家人口少,一共就四口人,除了父亲还要忙生产队的活计,我还在上学,家里就剩奶奶和母亲了。那时的农村灶膛,都是在院里用砖土垒个火炉,在炉子上安个风箱,蒸馍馍、煮肉、烧菜等。奶奶最拿手的是小炒肉,那肉香飘在院里,特别馋人。母亲是一家主妇,干的活自然最多。寒冬腊月,母亲背上四五斤谷子,和我去楼门巷南边的碾子上碾小米。又提着盛着软黍子的篮子,到邻家的石磨上推磨,磨成软黍子面,奶奶和母亲用磨好的软黍子面蒸几块糕卷,然后又用糕卷捏成油糕,用烧开的滚烫的食油炸了,寓意家人们来年可以步步高升。
天上飘着洋洋洒洒的雪花,磨道里有推磨转圈的母亲,这一幕,就像一幅水墨画,永远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过了腊月初十,奶奶和母亲又张罗着给家里搓麻花。在我们这里,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麻花是过年必须具备的食品,每家多则要搓几百根,少则也要搓一百多根。麻花可以平时吃,也可以在春节串亲戚的时候当做礼品。搓麻花人少了不行,邻居们就互相帮忙,今天给你搓,明天给我搓,有时候昼夜连轴转,总之,都要把各家的麻花赶腊月二十前做好。搓麻花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头天晚上发好面,第二天上午开始搓,女人们围在案板上搓麻花,男人们则把炉火烧得通红,一只大油锅子在炉子上蹲着,锅里的食油咕嘟咕嘟滚开,冒着青烟,男人们把做好的油条放在油锅里一根一根地炸,直到炸得金*酥脆。
那时候一家子的衣服全靠奶奶和母亲用手缝制,他们用布票去供销社买些布料做新衣服。白天干户外的活,晚上得空了在灯下缝制衣服,我好几次半夜醒来都看到奶奶和母亲拿着剪刀裁剪或者佝偻着背缝制。
腊月里头的巷道,也是很有趣味的,经常会听到各种口音的人用扁担挑着大箱子、大箩筐在各个村叫卖,有卖菜的,有卖油的,还有那“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声,还有卖针线颜料和年画的,小山村里还很热闹哩。
腊月里头的活计做完一件又一件,没有得空的时候,今天背上豆子走三里地去邻村换豆腐,明天又将提前裁好的红纸拿到大队让有文化的人给书写春联,后天还要帮着家里在院子里搅拌好足够的煤泥。过小年的时候,还要杀一只公鸡,腊月二十三的下午,母亲和奶奶又张罗着晚上吃的臊子面。过了小年,吃完臊子面,从腊月二十四起,家家户户开始扫屋子,把那些盆盆罐罐全转到院子里,扫完屋子,一件一件地擦拭干净,又转回屋里放回原处——只有挨到年三十晚上才算画上句号。
除夕这天,是最最忙碌的一天。一早起来,奶奶和母亲就开始剁肉馅、擦萝卜,准备包饺子的肉馅,我和父亲拿着工具打扫院子。到了下午,奶奶和母亲坐在炕上包饺子,我和父亲贴年画、贴对联、挂灯笼。傍晚的时候,饺子包好了,父亲把炉火烧得通红,炉子上放一个大锅,一锅又一锅地煮饺子,屋子里热气腾腾,饺子的香味弥漫开来,年味也从此时浓烈了起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天空,氤氲的香火在各家各户缭绕开来,年夜饭吃开了,幸福的欢声笑语充盈着每家每户——————
年三十晚上吃完饺子,母亲把我们大年初一早上要穿的新衣、棉鞋找出来放到一旁,再烧一锅滚烫的开水,我们挨个洗了脚,大家钻进被窝听着窗外的鞭炮声和狗吠声静待大年初一黎明的到来。
这便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头农村的腊月,早已经存入父母那辈人的记忆当中,也留在了我那童年时期的脑海里,
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应有尽有,我们村不但有集会,还有超市,可即便这样,到了腊月里头,村里人依然会乐此不疲地忙碌着、准备着,比如杀猪宰羊开着农用车、三轮车在村里售卖。我们也筹划着每一天的活计,大扫除,去超市买年货、蒸馍,做肉,贴对联,挂灯笼,迎接新春的到来。
俗话说:“十里风俗不同”。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津人,从小到现在,一直在乡村生活,乡间往事总是萦绕心间,一生也难以抹去。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我每年过春节时都能感受到的。也许是因为恋旧的缘故吧,在此我把自己记忆深处对童年时期春节习俗的印象记录下来,以作为化石保存起来。
在我们河津农村,年的气味从冬至节气就开始了,一入腊月便渐渐浓烈起来。而过了腊八,标志着进入了“年”的门槛。腊八节,大多数地方都是喝腊八粥。但我们这里却不一样,在我的记忆里,在腊八节,从来没有喝过腊八粥,而是吃酸菜饺子。酸菜,就是我们河津的一种菜!它的做法就是把萝卜、胡萝卜、白菜等青菜切丝,用开水泡过后,装进一个陶瓷罐里,腌上20天左右,经过发酵变酸,味道吃起来是酸酸的有点甜味,很是可口。据史载,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齐民要术》,更是详细介绍了我们的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所以,每到冬天,在我们河津一带,酸菜香飘千家,恩泽万户。
河津北坡腊八节不吃粥吃酸菜饺子,就是取酸菜及其发酵的谐音,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即酸菜的“菜”,就是“财”,期望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发大财”;而“发酵”的“发”,就是寓意着发家、发达、发展等等。
在生活艰苦的年月,乡下人家在腊八节吃一顿酸菜饺子,既是借个好吉言,也是改善一下生活,虽然饺子馅全用的是萝卜叶子,或者胡萝卜叶子腌制的酸菜和一些葱花、大蒜,饺子皮也是最差的麦子面,但能吃上饺子,一家人也觉得幸福,其乐融融了。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这天却标志着年的正式开始,因为灶王爷的上天标志着凡间各路诸神都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年度工作,所以民间百姓就进入了一个没有爷神约束的狂欢时期。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河津农村,流传着一个农谚叫“二十三,公鸡叫”,意思就是在过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除了给灶王爷敬献糖瓜,还要杀一只公鸡。
为什么要在小年这天杀公鸡?因为这种习俗流传很久了,人们的说法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还是要图个吉利。
鸡,在河津农村是十大吉祥物之一。鸡与吉同音,以鸡代吉,实实在在,“吉祥如意”“万事大吉”,所以,给灶王爷敬献鸡,也更寓意着灶王爷二十三日上天宫,在天帝面前多言好事,大年三十回来时给人们带来富贵和吉祥。
那么,为什么过小年杀公鸡,而不杀母鸡?这恐怕与过去人们的苦难生活有关吧。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人们养几只鸡,公鸡呢,只能叫个明,提醒人们早早起来,耕田种地,各自去为了生活去奔波。而母鸡,人们要指望它下的蛋,能换回来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相比之下,母鸡要比公鸡人们更需要。再说,在过小年的时候,人们也没有多余的钱去街市上割块肉来敬献灶王爷,但人们还想表达自己的心愿,把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在灶王爷身上,让他能给人们在新的一年带来好运。于是乎,人们便就地取材,杀一只公鸡,既能敬献灶王爷,也有吉祥之意,还能在小年这天美美地改善一下生活。所以,小年杀公鸡,就这样一直流传了下来。臊子面,是河津市北坡吕梁山畔农村的一种特色风味面食,纯粹的手工擀面,面条筋柔,刀切细长。在上世纪中叶,这里的人们把臊子面和油饼当作招待贵客的最好饭食。由于粮食少,尤其是小麦少,在平常是吃不上臊子面的。只有家里来了贵客,特别是新女婿上门,才用臊子面和油饼招待。
臊子面还是节日最佳的饭食之一。在这一代农村,至今还沿袭着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的晚上,家家户户吃臊子面,用臊子面敬献诸神的习俗。
正宗的臊子面,采用传统的手工擀面工艺。面条的做法与平常做法不同,一是要用上白的小麦面粉,二是和面时水与面粉比例要恰到好处,三是必须揉到筋骨有弹性,四是和面时要配放一定比例的老碱,五是切面的刀工一定要好,要切得细而长。
配菜也能很讲究,主要有白菜叶、海带丝、萝卜丝、豆腐、粉条和五花猪肉。之所以叫臊子面,就是这猪肉选择要精良,要有“臊”味,肉既要肥,也必须有瘦肉连着,熬制到肥而不腻,味道纯正有特色,那通红的辣子和那颗像白色夜明珠的荷包蛋,着实诱人口馋!
小年夜用臊子面敬献众神灵,是人们一种最好的对神灵尊崇的表达方式,因为,他们认为,臊子面是平常百姓家最美、最高贵的食物。
其实,过了腊八,天天都是好日子。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君上了天;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鱼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年三十,贴对联,挂门神,包饺子。
除夕,这也许是一年中最忙碌紧张而又欢快无限、充满希冀的一天。上午,所有的人家都在进行紧张的清除打扫工作,拂去一年的尘埃。下午,妇女们包饺子、开油锅炸煮各种祭祀、食用的什物;上学的孩子们便要拿出笔墨纸砚,书写春联。即使是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前多年,春联早已成为重要的年货之一。那时候不比现在,到过春节前,各种报刊都刊登很多春联供人们参考。那时候写春联,全凭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自己编写,有些则是传统留下来的内容。结合家庭生活、农业生产、大事喜事等内容有感而发。除了春联、灶王爷对联(一般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一类话语)之外,院落里和家里的物品上也要写一些小条条。比如,院子的西墙上写的是:春光明媚、满院春光、紫气东来;树木上书写“树木兴旺、根深叶茂;衣柜上书写:丰衣足食;水缸上书写:细水长流;大梁上书写:抬头见喜;炕沿上书写:身体健康(炕边);牲口房里书写:六畜兴旺,猪羊满圈;门边上书写:小心门户;正对大门的墙上书写:出门见喜等等。
在我的家乡,传统的年夜饭就是香喷喷的饺子。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忙忙碌碌。夜幕降临,全家人围坐在热炕上包饺子,守夜、熬年。夜半更深,家家灯火通明。这时,捧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有滋有味地吃着年夜饭,那种幸福、团圆、温馨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对饺子情有独钟,还得从孩提时说起。那时,正处困难时期,家境贫穷,平时的日子过得很紧巴,连玉米面馍馍都不能管饱吃,大多时间吃的是红薯杂粮。偶尔中午吃上一顿白面条,就觉得很满足了,很奢侈了。对我来说,最盼过年了,因为可以吃上饺子。一想到饺子那白花花的外衣,肚里胶白的鲜美和羊肉的香滋,就不禁流口水。
记得那一年的大年三十,外面下着大雪,全家人都睡得很晚。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年夜开始了。我们全家都在忙碌地准备年夜饭,奶奶不让我高声说话,锅里煮破了饺子不准说“破了”,说那不吉利。包饺子时还要包一些“钱饺子”,就是给饺子里包上“硬分币”,奶奶说,谁吃到钱饺子,谁的福气就大,就能发财、有钱。我看着大人们的一举一动,心里充满了期盼。
当灶台上大锅里腾腾的热气弥漫了整个房间的时候,饺子熟了。虽然我已馋得不行,恨不得立刻抓几个饺子吞下肚去,但规矩不能乱。父亲端上两碗饺子,供献在祖先牌位前,在香炉里燃上两柱香后,让我和他一起连磕三头,这才让我上炕吃年夜饭。我立即跳上热炕,白花花的饺子已“闪亮登场”,我端起一碗饺子,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年夜饺子那叫一个香啊!
河津旧俗,春节大年初一黎明时分,家家户户院里,都要点起一堆柏柴旺火。旺火者,柏柴垒堆,火焰腾空,驱邪迎福。
年辰岁朝,头一件事,便是点燃柏柴旺火了。旺火一点,市郊荒村、朱门棚户顿时如巨烛焚燃,火光映红院落,浓烟直冲云霄。顷刻之间,爆竹为之山呼,声闻远外,老少互道祝福,殷殷恳挚。旺火中添加柏柴,更是将远近熏陶得暗香浮动。旺火边烤火的孩童们,心花怒放,欢欣雀跃,烈焰把冻得通红的小脸蛋转而烤得通红。望见旺火熊熊升腾,那些外出避债之人仓皇失措的心也就此少许消停,旋即释然,之后的一段日子,不会再有人上门催逼要挟了。
正月初一黎明点燃柏柴旺火,期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至今还在河津延续。柏柴者,“百财”;旺火者,“生活旺,日子旺”。一年岁首,期盼财源滚滚,风调雨顺,富裕丰盈,健康吉祥,都寄托在这红彤彤的柏柴旺火之中。年年旺火,“不觉年来七十余(苏辙《除日》句);岁岁旺火,一生不知几度此节。
正月间主要活动是拜年、走亲戚。走亲戚要带礼,给长辈必须带一个馄饨馍,平辈和晚辈就没有什么讲究了,白圆馍、麻花都可以。我们这里的习俗:初二走舅舅家,初三走岳父家,初三以后就不讲究了。但初五俗称破五,是不能够走亲戚的。
过了破五这天,农村的人们开始准备过元宵节,选购灯笼,搭建灯棚。有童谣唱道:“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为迎接元宵佳节,在正月十二就开始搭建灯棚,人人都想沾沾福,随随福。
在我们河津农村,搭建灯棚由来已久。从我记事起,我就参与了每年的搭建灯棚活动。
首先要选好灯棚的位置,既要方便人们焚香、送灯、敬献,还要避风避雨。然后是设计灯棚的样式、造型。一般来说,灯棚规格不要求太大,但必须美观玲珑,新颖别致。灯笼的大小、灯棚的颜色搭配,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近年来,随着高科技手段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灯棚的设计更是一件别致的工艺品,灯光更加先进,五彩斑斓,光彩照人。
灯棚里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到正月十六晚上结束,人们天天晚上带着丰厚的献食、供品、香火,来到灯棚敬献观世音菩萨。新娶了媳妇的,祈求菩萨保佑早生贵子;有小孩子的,带着孩子给菩萨磕头,祈求菩萨保佑子女平安。每天傍晚时分,灯棚前就开始热闹起来,你来他往,焚香献灯,鸣鞭放炮,点燃烟花,散发豆子,向菩萨表述自己的心愿,祈求在新的一年,人丁兴旺,万事顺意吉祥。
灯棚在开灯之后,一直到正月十六深夜,香火不断,昼夜灯火通明。象征着人们的生活红红火火,财源广进,事业鸿达。半夜三更,偶尔还有来到灯棚“偷灯”者,这是结婚多年的媳妇尚未生儿育女,“偷”观世音菩萨一盏灯,让观世音菩萨保佑新年能生到儿女。人们遇到“偷灯”者,都装作没有看见,以表示对“偷”灯者的祝福!
灯棚每年都香火旺盛,因为每个人,每个家,都希望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一年,有新的变化;新的一年,家家人丁兴旺,万事如意,吉祥平安!
搭建灯棚,传了一代又一代,搭了一年又一年,人们不厌其烦,每年都兴趣盎然,每年都争先恐后,把幸福、把希望、把梦想寄托在其中。
正月十五到十六,这是元宵节。元宵节是农村过年最热闹的时候。元宵节蒸馍很有讲究,花样很多:有银子罐、麦秸垛、枣麻姑、巧姑姑、浑身眼、布袋、猫、小鱼等等。另外十四晚上吃面条、十五晚上吃猫耳朵,十六晚上喝油茶。这些传统的节日风俗,到现在还一直沿袭着。
元宵节也是各种文化活动最隆重、最繁多的时候,闹社火、唱大戏、放烟火、赏灯笼、猜谜语等等,还有一些体育活动,比如举碾子坨、举石锁、爬好汉桩、武术等等,近年来还有象棋比赛、插方比赛、篮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跳广场舞比赛以及举办文艺晚会等等,活动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家乡年俗落幕在正月三十有摊煎饼的习俗上。在正月三十这一天,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摊煎饼、吃煎饼。从古到今,这种习惯一直沿袭着。老百姓对这种习惯叫“补天”,摊好的煎饼,首先要供奉天神,其次,还要往房顶上撒放一些,让那些鸟雀们去食用。对于这种习俗没有具体的考证,但人们用薄薄的、圆圆的煎饼祭天,也许与“女娲补天”的传说有一定的关联吧。
用煎饼祭祀完,一年的年节就算落幕了。回想起来,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在农村过春节,感觉十分温馨、非常有情趣味,年味很浓,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