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木遇水即沉,价比金贵,入药则能行气止痛 [复制链接]

1#

木材大多都是质地轻浮,投于水中也多会漂浮水面,随波而流。但有一种木材却质地较重,遇水即沉,而且由于此物很难获得,在野外甚至是百年难遇,因此其价格也是相当昂贵的,可以说是价比金高。

而对于此物的名字我们并不算陌生,它就是人们常说的“沉香木”。沉香简单的来说就是一种树脂,它多来自于瑞香科植物白木香树,当此树因外界干扰受到伤害时(比如虫咬、风折、雷击等伤害)会自动分泌出树脂,而这些树脂在一些真菌的影响下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沉香木。

沉香入药使用的历史比较悠久,因为它的质地较重遇水而沉,且带有浓郁的香气,故而古人称其为沉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沉香的时间说到,沉香乃是“木之心节置水则沉,入药可解上下寒热、气逆喘息、小便淋涩、精冷”。

而对于沉香入药的优劣区分古人则说到,“沉香须不枯,硬重,色棕黑油润,沉于水下者为上,半沉者次之”。可知沉香当以质地较重,外观油润,遇水即沉底者为佳。

现代的中医经过对沉香的研究则认为,沉香味苦且辛,药性微温,入药则具有较好的行气止痛、降逆止呕、固肾纳气等功效。

1、沉香入药可行气止痛。

中医有“痛则不通,通则不通”的说法,若是因体寒、气虚气弱引起的体内气滞不通,常常会伴有胸腹胀满疼痛的现象。而沉香味辛香可行散,性偏温而通达,入药缓解此类寒凝气滞疼痛最为适宜。

比如经典的中医方剂四磨汤正是以沉香配伍人参、乌药、槟榔等药材同用,其具有较好的行气宽胸而除胀止痛的作用。此外,若是出现中焦虚寒之气滞气弱、心腹疼痛、脾胃虚寒等情况,也可以用沉香搭配肉桂、附子、干姜、吴茱萸等药材同用,其行气散寒而止痛的作用也是很好的。

2、沉香入药可降逆止呕。

沉香药性偏温而能除脾胃虚寒,质地沉重而能降逆下气,对于一些常见的虚寒呕吐之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比如寒邪入脾胃者,常有胃中欲呕而吐清水、胃气上逆、呃逆等情况,此时可借沉香温中散寒、质重降逆之效来缓解。中医里面则常用沉香和陈皮、木香、茴香、枳实等药材同用,其有较好的散脾胃之寒,止呕逆吐水的良效。

3、沉香入药可固肾纳气。

中医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有司呼气之功,而肾则有主纳气之功,这也是为什么说一些肾气不固的人总是动则气喘吁吁。所以说对于气喘且易咳逆之人,益肺只是解表,固肾方是除根。

而沉香的药性温和,质重沉降,可下行于肾而起到固肾纳气的作用。比如一些人有体质较弱、下焦虚冷、肾不纳气等情况,则可用沉香配伍肉桂、补骨脂、肉豆蔻、附子等药材同用,有较好的固肾的作用。

若是肾中之气不固而常出现咳嗽气喘、肺中夹痰的情况,则还可以用沉香配伍紫苏子、半夏、前胡、厚朴、肉桂、陈皮等药材同用,有固肾兼能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还有一些因为肾水久虚而不能运化导致的水湿停滞于内、小便不利、脘腹胀满者,用沉香同茯苓、泽泻、乌药、陈皮等药材同用的话,也能起到一定的固肾中之真阳、清泻体内水湿的效果。

由于沉香的来源比较特殊,且形成时间过长,如今天然野生的沉香可以说是百年难遇,这也导致了沉香的价格过于昂贵。所以沉香入药的时间一般用量也不会太大,常规剂量在5g左右即可,而为了节约资源并提升药效,现在人们一般多会将其研磨成细粉另服,每次用量1g左右即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