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别去卜卦算命改风水了,看了这本书,就 [复制链接]

1#

《了凡四训》本是“家训”,作者袁黄为了家族的传承,把自己一生的经历、感悟、心得凝聚成文字传承给后世子孙,希望他们少走弯路、以善为本,光大家族。

作为一本善书,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古时候的第一励志书。

“命由己造,福从心生”是本书的立意,告诉后人“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风水宝地

袁了凡何许人也?

袁了凡,本名袁黄,字坤仪;江苏省吴江县人。

后遇南京栖霞寺云谷禅师,在其启发鼓励下,发心改命,改号“学海”为“了凡”。

父亲早夭,因为家贫,年轻时入赘到浙江省嘉善县姓没的人家;因此,在嘉善县得到了公费生的名额。

并于明穆宗隆庆四年(年)中了举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年)考上进士,到河北宝坻县做了县长。

年被提拔到兵部任“职方司”主管。成了司厅级干部。

任中刚好碰到日寇侵犯朝鲜,朝鲜向金主明朝求援。

当时的经略(驻朝鲜军事长官)宋应昌奏请调袁黄为军前赞画(参谋长)之职,并兼督导支援朝鲜的军队,被获准。

提督李如松掌握兵权,假装赐给日寇首领高官厚禄与日和谈,日寇信以为真,没有设防;李如松突然发动袭击,攻破平壤,因而打败了日寇。

本来战场上兵不厌诈是常用的兵法战策,可袁黄以为用欺诈手段获胜有损大明国威,再加上李如松手下士兵随便杀害百姓,并以此居功。

袁黄因此当面责备李如松。

李如松发怒,独自带着部队东进,使得袁黄率领的军队孤立无援。

日寇乘机攻击袁黄的部队,幸赖袁黄机智应对,将日寇击退。

其实,袁黄不了解日本人的性格,对付这种嗜血成性的恶魔,怎么能用仁义之法对待呢?

而李如松的军队,最后竟被日寇击败了。

李如松想要解脱自己的罪状,就以十项罪名弹劾袁黄。

袁黄被审判,在谏官任上被罢免返回家乡。

在家里,袁黄以至诚心努力行善,直到去世,享年74岁。

明熹宗天启年间,袁黄的冤案终于真相大白,朝廷追叙袁黄征讨日寇的功绩,赠封他为“尚宝司少卿”的官衔。

袁黄在宝坻当县令时,非常注重民生,常常做一些有利于地方百姓的善事。

当时宝坻县常有水灾泛滥,袁黄积极兴办水利,将三汊河疏通,筑堤防水;并且教导百姓沿河岸种植柳树,每当河水泛滥,挟带泥沙冲上岸时,被柳林阻挡,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形成堤防。

袁了凡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却非常喜欢布施,家居虽生活简朴,每天诵经持咒,参禅打坐,修习止观。

在这当中,了凡先生根据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感悟写下四篇短文,当时命名为“戒子文”,用来训诫他的儿子,这就是后来广行于世的《了凡四训》这本书。

了凡先生的夫人非常贤惠,经常帮助他行善布施,并且依照“功过格”记下所做的功德善行,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不会写字,因此就用鹅毛管沾红墨水,每天在历书上做记号。

有时候了凡先生比较忙,当天所做功德较少,她就皱眉头,希望先生多做些善事。

有一次冬天来临的时候,夫人为儿子裁制冬天的大袍子,要买棉絮做内里。

了凡问:“家里有丝绵又轻又暖和,为什么还要买棉絮呢?”

妻子答到:“丝棉较贵,棉絮便宜,我想就家里的丝棉拿去换棉絮,这样可以多裁几件棉袄,送给贫寒的人家过冬。”

一个家庭不但要有担当责任的丈夫,更需要贤惠善良的妻子,这才是家庭兴旺发达的秘密和基础。

袁了凡为何写了这样一本书?

袁了凡为何要写这样一本书传给后世子孙呢?

这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袁了凡还是“小袁”的时候,,父亲过早去世,使这个本就一般的家庭雪上加霜。

眼见家里吃饭都成问题了,母亲就让本来还在学堂的小袁停止学业,去学一门能养家糊口的技能。

在母亲的安排下,袁了凡选择了学医。

这样看来,母亲也是深明大义的女性,不然早叫儿子回家种田了。

学医不但可以养生,还可以救人,而且一旦有所成就,就能“悬壶济世”,这也是他父亲临终的夙愿。

就这样,年轻的袁了凡踏上了学医的道路。

一天,他去附近的慈云寺游玩,遇见一仙风道骨的老者。

袁了凡对他礼遇有加。

老人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说道:“你是仕途中的人啊,明年即可进学,为何不去读书呢?”

袁了凡就把原因告诉给了老者。

老人又对他说:“我姓孔,云南人。得邵康节(邵雍,北宋著名理学家、道士,善于《河图》《洛书》等命学)皇极数正传,这些东西应该传给你。”

袁了凡把老人领回家,禀告母亲。

袁了凡能够遇见老者,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是注定的。

母亲听了老人的话,对儿子说:“这是你的贵人,你要好好待他。”

袁了凡试验老者的数术之法都非常灵验,且能达到细微之处。

于是袁了凡便有了读书求学的想法。

在表兄弟沈称的帮助下,袁了凡投到郁海谷门下读书。

孔先生为袁了凡起卦:参加县考童生,考中14名;府考是第71名,提学考是第9名。

到了明年赴考,结果三处名数都一样。

神不神?让我们不由得佩服我们强大的文化,难道一切真是注定好了的吗?

又为袁了凡的终身休咎卜卦,说:你将在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禀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应该告老还乡。

5岁的时候,于8月14日丑时去世,可惜的是,你命中无子。

从此以后,凡是考校,名数的先后,都没有跳出孔先生的所算。

人生既定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自此以后袁了凡日子在百无聊赖中度过,什么理想、什么前程、什么生老病死都无所谓了。

直到有一天……

禅师一番开示,才知道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了凡四训》第一训“立命之学”

这一年袁了凡去北京送贡,在北京待了一年,每天静坐,也不看书,也不作文。

年回到任上,游历南京,去拜访栖霞山栖霞寺的云谷禅师,两人对坐一室,呆了三日夜。

云谷禅师是得道高僧,见袁了凡有如此定力觉得诧异。

于是,云谷问道:“凡人之所以不能成贤作圣,都是因为妄念丛生。你坐三天,不见你有一妄念而起,这是什么原因呢?”

云谷禅师是有了“神通”的人,他能察觉到他人的思想波动,心中所想,因此才有这样一问。

袁了凡说:有想法有什么用,我的人生已经被孔先生算定,福禄寿夭皆有定数,即使妄想,亦无可妄想。”

云谷禅师这才笑道:“我还以为你是豪杰,是圣人,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

袁了凡忙问原因。

云谷说:“人若无心励志,终会被阴阳之术所捆绑,这样就只能按照人生定数而走;但极善的人,先天的数不能约束他;极恶的人,定数也不会拘束他。

你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经有一丝一毫的转动,这不是凡夫是什么呢?”

“命理之数难道可以改变?”

云谷说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经》中已经所说的很明白了。

佛教经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妄语乃释迦牟尼的大戒,诸佛菩萨,岂能骗人?”

袁了凡又问:“孟子说:‘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怎么能够求得呢?”

云谷说:“孟子说的没有错,是你自己理解错了。

六祖慧能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单单是得到道德仁义,亦可获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得有益之法。

若是不反躬内省,而从外面驰求,必须求的有方法,但是能不能得到,则凭自己的命,从外求,则内外双失,这样是没有好处的。”

就像是现在很多人都想通过改变风水、改变架构、改变环境,甚至把名字改了来求得好运,这样可能暂时获得好的效果,但不改变自己的心念,虽然布局变了,也是徒劳无益的。

云谷禅师又问:“孔先生算定你的终身是怎么样的?”

袁黄以实俱告。

云谷给他分析说道:“你自己揣摩应该得到科第吗?应该生儿子有后代传承吗?”

袁黄思考了很久,说:“不应该。中科举的人,是厚福之日,我福薄,又不能积功累德,用来增加自己的福报;

我做人做事,不喜欢烦杂,不能容人;还常常以自己的才能压制他人,说话行事直来直去不加考虑。这都是福薄之相,怎么能中科第。

地势坤以厚德载物,水至清则无鱼;我喜欢洁净,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一个原因;

和气能生万物,我动不动就发脾气,这是我不能有儿子的第二个原因;

爱我生生不息的本源,忍为养育的根源,我矜持名节,不能舍己救人,这是不应该有儿子的第三个原因;

说话太多,这是没有儿子的第四个原因;

喜欢喝酒取乐,这是第五个原因;

又爱彻夜长坐,不知道保元蓄养精神,这是第六个原因。

其余的毛病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细述了。”

云谷禅师说:“不单单是科举考试。世间享有千金福报的人,定是一个千金的人物;享有百金产业的,定是百金的人物;

应该饿死的,定是饿死的人物;上天不过应他的福报而定,几曾加过纤毫呢!

比方说生儿子,有百世的德行,定有百世的子孙来保;有十世的德行,定然有十世的子孙来保;有三世二世的德行,定有三世二世的子孙来保;无后者,德行薄的原因。

你既然知道自己的是非过错。就要向不中科第,以及不生儿子的命运,尽力改刷;

务必要积德,务必要包容,务必要和爱,务必要惜精神。

从前的过错,就像是昨天已经死亡;往后的种种,就像是今日重生。明白此义理,就是再造之身。

血肉之身,尚有定数;义理之身,定能突破这个定数。

太甲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孔先生算你不登科第,没有儿子的事,此乃天作之孽,犹可得到而违背;你只要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这才是你自己的所做之福,怎么会得不到享受呢?

《易》是为君子而谋划,趋吉避凶;要是天命不能改,那么吉怎么得到,凶又如何避开呢?

《易》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信就会得到回报。”

袁黄听了云谷禅师的话,茅塞顿开。

因将原来的“罪过”,在佛像前尽情发露,为此发愿先求登科;发誓做三千善事,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那么,袁黄的命运改变了没有?

袁黄初号“学海”,这一天改号“了凡”。取悟得立命之说,而不落凡夫之意。

从此,了凡终日兢兢业业立心斩断昨日之念。

在暗室屋漏中,也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人毁,自也能泰然处之,欣然接受。

《太上感应篇》中所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以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这样过了一年,公元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按命中定数算出应该考第三,结果考了第一。

这样,孔先生的预测就出现了偏差。

了凡继续恪己自省,检查自身的行事是否纯正,或见行善事是不是勇猛,或救人而常常生起怀疑;或勉强为善,或仍然说过头的话;或清醒的时候能够立说立行,而酒后放逸。

自年发愿下善事,直到年,历经十余年三千善事才算完成。

年,了凡又发起“求子”愿,又许下善事。

结果到了第二年,生下了儿子天启。

袁了凡许愿的善事,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在行善,而是全家都支持,都能力行善事。

了凡每做一件善、恶之事,就用笔记下来;母亲、妻子不能书写,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鹅毛管画一红圈在纸上。或施食给穷人,或放生,这样一天做善事多的时候能达到十余件。

到了年8月,三千善事已经圆满。

接着了凡又许下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

善事还没做完,年的时候,就已经考中进士,并授宝坻(今天津宝坻区)知县。

母亲见所行善事不多,说道:“以前在家,帮助你行满三千善事。今许1万,衙门中又无事可做,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这1万件呢?”

了凡也深为忧虑。

夜间,了凡偶梦一神人,了凡对他说起善事难完成的的事来。

神人说:“只减粮一事,万行俱备了。”

原来宝坻县老百姓的赋税高于其他地方,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了凡就农民负担太重,就上奏朝廷减赋,后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凭此功德,善行已经圆满了。

可见为官做吏,只要心发善愿,做个好事积功累德是多么容易!可偏偏大部分官吏强取豪夺,借公义而兴私利,这样就太损福报阴鸷了!

在了凡彻底立下改命之心以后,命运就彻底改变了,原来孔先生算袁黄5岁寿终,当年也没遇见什么事,今年已经69岁了,身体还杠杠滴!

原来算定没有儿子,结果也有了儿子。

立命之学的精华之处就是“改命”!

远思扬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造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务必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了凡四训》第二训:改过之法

改过要从心上改。心上不改口上改那不是真改。

第一,要发耻心。

古圣先贤与我们一样,都是生而为人。不同的是人家能够成为百世之师,我们却是一介凡夫。

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被世间环境所迷惑,忘记了初心,私行不义,认为别人不知道,傲然没有惭愧之心,行为如同禽兽而浑然不知。

世间可耻可羞的人莫不如此。

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就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改过的中心所在。

《弟子规》上说: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因此说,改过之法乃立命之学的基础。

第二,要发畏心。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敬畏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东汉安帝时杨震以清廉著称。

五十多岁时杨震才出仕为官,他知识丰富而又有正气,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朝廷把杨震才荆州刺史调东莱当太守。

在去东莱的路上,杨震路过昌邑,天色已晚,杨震就在一座古庙里借宿休息。

昌邑县令王密因为杨震推荐之恩,前来致谢。

两人聊天甚欢,临告辞时,王密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包裹,里面是黄澄澄的金子。

王密说道:“我知道老大人一生节俭,没有什么积蓄,特准备了这些金子尽我敬师之道,感谢当初您的推荐之恩。”

杨震严词拒绝。

王密说道:“现在夜深人静,在这儿没人知道这事。”

杨震认真地说:“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还不够吗!”

杨震这种畏心,获得了历史的好评。

第三,须发勇心。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知道了改过忏悔是成贤做圣的必要。那么必须要有勇猛之心,彻底痛改前非,不用迟疑,不能等待。

要如芒刺在肉,似鱼鲠在喉,应该尽快尽早剔除。

具备这三心,才能真正做到改过。改过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有从心上改的,所用方法不同取得的效果就不一样。

《了凡四训》第三训:积善之方

易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在第三训里,袁了凡以历史上的事例、故事来阐述积德行善的重要性。

开篇举例杨荣,杨荣祖上以摆渡为生,有一年天降大雨,溪流暴涨,溺水而亡的人很多,其他船夫都忙着捞取财物,唯独杨荣的曾祖父及祖父忙着救人。

众人都笑话他们。

等杨荣父亲出生的时候,家庭逐渐富裕。

有神人变化成道士,来对他说:“你祖父救人有阴功,子孙当显贵,宜葬在某个地方。”

杨荣的父亲遂依照所指迁移了祖坟,这墓地就是风水中比较有名的“白兔坟”。

后来生下杨荣,20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后位至三公,并追加曾祖、祖、父,为官。

这样的故事很多。

中峰禅师曾经与人说“善”,何为善呢?

“有利于人的,是善;只利于己的,是恶。对别人有益,就是打、骂,也是善;有益于己,就是敬人,说好话也属于恶。

因此人行善,利于别人就是公,公则为真;利于自己就是私,私则为假。

根植于心者是真,装模作样的是假;无为者是真,有为者是假。”

而在另一著名家训《朱子家训》中,朱熹也对善恶有所定义:“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可见圣贤对善恶的觉悟都是一样的。

袁了凡把善分为阴阳,凡为善而让人知道的,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别人不知道,但是上天知道,因此阴德天来报答你;阳善,则享世间的名利。

那么积德行善有什么好处呢?

《易传》上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这也是行善积德的好处,作恶危害一方的坏处。

吕洞宾跟随汉钟离学道,汉钟离授予吕洞宾点石成金的妙法。

吕洞宾问:“金子还会变回来吗?”

汉钟离说:“五百年后,当复本质。”

吕洞宾说:“如此则会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我不愿意这样做。”

汉钟离说:“修仙要积三千功德,你这一句话,三千功行就已经满了。”

行善而不著善,则是行善的高境界。如果你做善事,心里念念不忘,并想以此得到回报,那么恭喜你:“无效”!

《了凡四训》中总结了十种善行: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这里面有的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到本义,可能对“兴建大利”、“护持正法”不甚了解。

什么是“兴建大利”呢?

小方面就是对一村、一乡,大到一县、一市,凡是有利益的方面,都可称之为“大利”。

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百姓出行;或施舍茶饭,以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任劳任怨,力行善事。

这都称得上“兴建大利”。

什么是“护持正法”呢?

“法”者,可以称之为“方法”就是能让人行善、止恶,能够生出正念、正心、正行的方法。

可能是圣贤的书籍经典,可能是令人脱尘离缚、经世出世、修心养性的佛道经论。这些都应该敬重修饬,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使更多的人得到益处。

这就是“护持正法”。

什么是“爱惜物命”呢?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这是我们人性的恻隐之心。

因此中国文化中有“四不食之戒”,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

这样主要是让我们生出怜悯之心,佛说“众生平等”,这个世界不平等的只有“人心”。

《了凡四训》第四训:谦德之效

《尚书·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而《易经》中“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年的时候,袁了凡在京城与冯开之同在一起,见其谦虚内敛,与童年时期的脾气性格大不相同。

朋友李霁岩经常攻击他的是非,但冯开之都能逆来顺受,不回击和辩解。

袁了凡对他说:“福有福的开始,祸有祸的开端,你的心能达到这种境界,上天必定保佑于你,今年老兄一定会登第。”

后来果然如此。

《了凡四训》作为一部立命、改运、求福的善书,历来被儒释道三家所推崇。

有很多人不明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浑浑噩噩,对自己生活、工作上充斥着疑惑;疫情、战争,让我们对当下担心、害怕,又不知所措,看不清未来,甚至失去信心。

那么,你沉下心来沉淀自己,看一看《了凡四训》,找出自身存在的缺陷,看看自己哪里有亏于人、有亏于心,如同一个良医,给自己把好脉,对症下药,这样就能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行为。

“命自我立,福自心求”,何必再去心外去求风水呢?因为最好的风水在“人心”。#动态创作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