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即可快速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养生
◆◆冬至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补对一天,健康一年
冬至养生食谱滋补羊肉汤
食材:
羊肉、*参、红枣、枸杞。
做法:
1、羊肉块先热水煮去血水,捞出洗净。
2、加水、放羊肉块、生姜片、*参段、红枣、枸杞、盐、白糖、胡椒粉、料酒,蒸2小时即可。
功效:
大补元气,可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
西红柿土豆炖牛肉
食材:
牛腩、西红柿、土豆。
做法:
1、牛肉用大火煮开后,放山楂、葱段、花椒、桂皮、八角,淋入生抽,再小火炖40分钟左右。
2、放切好的土豆块,继续炖3分钟,然后放切块的西红柿,炖1分钟放盐。
3、改大火煮3分钟,撒入香菜即可出锅。
功效:
补血暖胃,滋补身体。
清内火
冬至养生食谱
冬天是“上火”的高发期。吃了过多的热性食物,积聚在消化道内,就会导致上火,称为“食火”。经常贪玩或加班熬夜,尤其是晚11点——凌晨1点不睡,容易导致体内的阳气持续亢奋,引发内脏出现上火症状,称为“情绪火”。
饮大麦茶
清食火冬至季节由于体内阳气开始萌动,容易上火,所以很多人过了冬至可能有很多不适。大麦茶刚好有清火功效,可以清除体内积累阳气转变成的火气。每天3杯大麦茶,饮食之火会渐消渐退。
通肠道年
冬至养生食谱
如果你经常精神不振,尤其每到下午三四点体力下降很快,到了夜晚却烦躁、疲劳不易入睡,这是因为体内痰湿代谢废物太多,需要“通肠道”。我们说的可不是简单的“排宿便”,而是一种促进肠道内新陈代谢的方法,有利于深冬季节的体内储备更新和增加,不论是否有便秘都可以用。
黑木耳
中医认为,木耳具有很好的“刮肠”作用,包括宿便、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都会在木耳的包裹和刮除作用下排出体外。无毒一身轻,新陈代谢好了,我们身体就会更好。木耳最好选择背面是灰白色的木耳,俗称“白背黑木耳”,它们属于木耳中的优品,每天食用50g即可。
*芪碧螺春
*芪会增加肠道的免疫力,增加肠道对不良物质的抵抗力,促进肠道蠕动的动力,茶叶也有很好的解毒功能。喝这种茶可以促进身体深处的毒素排出,身体罹患疾病的几率就会降低。方法很简单,*芪15g,碧螺春10g,每天沸水冲泡即可。
补不足
冬至养生食谱
冬至天煮一锅热热香香的食物来进补,这想法很不错,但从这一天开始用药酒来补养,将更有益于身体。睡前喝10~15毫升红葡萄酒,你会发现这对全身血液循环和心血管状况有极大的助益,这是最简单的冬至进补法,你还可以喝更有针对性的药酒。
女贞子酒
人要适应大自然中阴阳的变化,并且随着调整好自己的身体,才会保持健康的状态。中药里调补阴阳效果较好的分别是女贞子和补骨脂,按照四分养阴、六分暖阳的配比,女贞子20g、补骨脂30g泡酒,这个比例能在冬至节气按自然界的阴阳平衡特点使得“补不足”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丹参酒
冬至天寒,心脏病容易高发。中医认为,丹参有助于改善心脏、冠状动脉的功能,五脏六腑更神清气爽。有高血脂、胆固醇过高的人,可以用丹参25克泡1瓶米酒,浸泡7天左右,冬至开始每天喝少许。
西洋参酒
冬天容易疲劳,可以用西洋参15克、麦冬25克、五味子10克、白术25克、茯苓25克泡米酒,浸泡14天后饮用,过劳、睡眠不足、压力大的人用来抗衰老最适宜不过了。冬至开始饮用,每天20毫升即可。
冬季需防病
“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来源:东北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