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统中药治疗传染性软疣的创新方法 [复制链接]

1#
传染性软疣简介

传染性软疣,也被称作“水瘊子”,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病毒性皮肤病。它主要出现在身体的躯干和面颈部,给患者带来不少困扰。这种病症的形成,中医认为,多与气血失调、湿毒蕴结肌肤有关。当外感风热湿毒时,这些湿毒便蕴于肌肤之中,形成半球状隆起、呈腊样光泽并带有脐窝状凹陷的皮损。

传统中药治疗方法薏苡仁治疗法

然而,传统中药为这类病症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经过临床验证,薏苡仁被证明对传染性软疣有显著疗效。患者可以取生薏苡仁10克,研磨成细粉后,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再用温开水冲服。每日服用三次,每次用生薏苡仁10克与白砂糖和温开水冲服,一个疗程为0日,通常服用1-个疗程后,病症便可得到显著改善。

其他中药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薏苡仁不仅对传染性软疣有治疗作用,还对扁平疣、带状疱疹等其他病毒性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脾虚无湿、大便燥结的患者以及孕妇来说,服用薏苡仁时需谨慎。

水瘊子,即传染性软疣,其经典治疗方法之一是挤疣。该方法的目的是清除软疣内容物并破坏其囊袋。具体操作时,需在无菌环境下,用小镊子或止血钳将软疣夹破,挤出其内物,或直接拔除较小的疣体。随后,可涂抹5%碘酊、纯液体石碳酸或%三氯醋酸进行消毒(注意:阴囊部损害禁用碘酊),同时压迫止血。

然而,挤疣治疗往往带来较大的痛苦,许多患者难以接受,特别是儿童患者。对于损害较多、难以坚持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口服中药汤剂。

首先,对于发病时间较短的患者,治疗时以清热解毒祛风为主。可以选用马齿苋合剂,包括马齿苋60g、大青叶15g、紫草和败酱草各10g,每日煎服一剂。

若患者患病日久,则治疗时以养血解毒化瘀为主。推荐使用治瘊汤,包含熟地15g、炒白芍、赤芍、丹皮、桃仁、牛膝、首乌、杜仲、赤小豆、炒白术、穿山甲各1g,生苡仁0g,同样每日煎服一剂。

此外,患者还可以选择在疣体处直接涂抹碘酊,或使用中药煎汤外洗。外洗方可选木贼草、香附、板蓝根、山豆根各0g,煎浓汤后擦洗患处。同时,苦参、蛇床子、苍术、马齿苋等中药也具有燥湿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可根据需要选用。

中药治疗方案举例取适量雄黄,融入白酒中,然后涂抹在疣体表面。每日进行一次,连续涂抹五天。将40克鸦胆子连壳打碎,加入80毫升水煮沸,取40毫升液体。使用时,用棉签蘸取液体点涂在疣体上。采集0克马齿苋和蒲公英,用水煎煮后洗浴患处。每日一次,每次持续0分钟。制作百部酊:将0克百部浸泡在75%的酒精毫升中,浸泡一周后,用其液体涂抹疣体。每日两次,连续涂抹十天。混合0克板蓝根、15克紫草和香附,以及9克桃仁。加入0毫升水煎煮,用煎好的汤液擦洗疣体。每日三次,每剂药可使用两天。通常用药三到五剂后可见显著效果。准备0克马齿苋、10克苍术、蜂房、苦参和雄黄。用水煎煮后,待液体降温,用其擦洗患处。此方法适用于皮损广泛、伴有瘙痒或继发湿疹的患者。将0克板蓝根、生薏仁和马齿苋,以及10克芒硝和红花,用水煎煮后服用。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的作用,特别适用于皮损广泛的患者。将0克红花、生半夏,15克吴萸,以及10克樟脑、补骨脂、干姜混合。用75%的酒精0毫升浸泡一周后,滤渣取液外用于患处。每日两次,连续使用十天。准备40克生薏仁、0克打碎的鸦胆子,以及板蓝根、木贼草等中药各10克。加入白酒浸泡,密封五天并每天摇动一至两次。使用前每日涂抹患处三到五次,疗效显著。将15克狼毒与白藓皮、大枫子等中药混合,用水煎煮后外洗患处。每日两次,连续使用三到六天可望治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