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咳在肺,痰咳在脾,久咳在肾以陈皮煮碗 [复制链接]

1#

咳嗽并不是一个小毛病,在临床上遇到很多人的慢阻肺和哮喘,其实都是从咳嗽开始的。

先说一下为什么会初咳在肺,痰咳在脾,久咳在肾呢?

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咳嗽初期,病邪最先侵袭它,导致肺气失宣,肺气上逆,从而引发咳嗽。多表现为干咳或少量白痰,且咳嗽声清脆。

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当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减退时,会导致体内湿气聚集,形成痰湿。痰湿随气上升,蕴于肺中,进而引发咳嗽。

多表现为痰多、痰白或痰黄,且咳嗽声重浊,还可能伴有腹胀、大便塘沽等不适。

中医认为,肾主纳气,为气之根。久咳耗伤肺气,进而累及肾气,此时,咳嗽多表现为咳声低微、气短乏力,且伴有腰膝酸软、水肿等肾虚症状。

所以说,出现了咳嗽,一定不要忽视,特别是孩子。在门诊诊治这些咳嗽患者时,我一般都是从脾、肺、肾这三脏下手,辨证得当,简单用药即可。

如今正值三九天,刚好可以陈皮为引,搭配之后煮一碗“三补汤”,咳嗽咳痰少了,多年的老慢支也缓解了。

案例分享

刘先生,50多岁了,之前是一名教师,自从5年前被诊断为老慢支,医生说不好好养护会发展成慢阻肺以后,家人就不让教书了。期间总是咳嗽咳痰,有时候是白痰,有时候是黏稠黄痰,且伴有喘息、气短。

每次发作都要依赖吃西药或输液,慢慢的体质也下滑很多,总是感冒,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来看中医。

通过了解情况,发现他常常感到胸闷、乏力,食欲不振,偶尔便秘,大便时干时稀。

整个人看上去很疲倦,人也很瘦,面色发白,一看舌头,色淡,苔白腻,舌边有齿痕。

从他的整体情况来看,判断他属于脾肾亏虚、痰湿壅阻的证型。

于是,我决定以陈皮为引,配合其他中药进行治疗。出诊开方:陈皮、麻黄、杏仁、甘草、法半夏、茯苓、苏子、炒白芥子、炒莱菔子、炒白术、生姜等。

这个方子就是以陈皮为引,结合了二陈丸、三子养亲汤所开出的。效果怎么样呢?

服用上方2周后,咳嗽、咳痰现象有所减轻,胸闷也有所缓解。于是,我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了党参、补骨脂、五味子等药物,以健脾固肾,培本固元,恢复正气。

继续服用微调后的方子,经过数月的调理,他的症状进一步,咳嗽、咳痰几乎不再有,胃口也好了很多,人也吃胖了,说话都铿锵有力了,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没有治疗前,肺功能快达到中度障碍,现在只有轻微的存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了。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点击头像进我直播间,说一说你的具体情况,看是否能帮到你)

对于这个患者,陈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药作用。

关于陈皮,我之前也写过很多,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在这个方子中,它与其他药物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了宣肺祛风、散寒平喘、理气化痰、祛湿健脾的作用。共同作用实现了“脾肺肾三脏同补”。

行医40余年,我深知,每一个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因人而异、精准施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只有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方,才能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医何延忠主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