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嫩的小脸上一双明亮而澄澈的大眼睛,深深地抓着了摄影师解海龙的心房,那双惊恐中又带着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就这样登上了全国各大报纸的封面,也抓住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
她就是来自安徽金寨的苏明娟,一个曾经渴望读书的孩子,如今的她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大眼睛》女孩
破旧的教室中在认真学习的女孩,正要抬头看向老师,却被窗外的摄像机吸引了目光,她略带惊恐的眼神中透露出被打扰学习的无措感,但就是这双明亮而又清澈的大眼睛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
那么这个大眼睛的女孩是谁?她如今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一切都还要从一个叫解海龙的北京摄影师说起,年解海龙来到了安徽金寨采风。
安徽金寨桃岭乡就是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家乡,桃岭乡是比较偏远的山区,纵然山水秀丽,风景如画,但也架不住穷啊!
“那天,天边还泛着鱼肚白,我就睡不着了,起来溜达的时候就看到五六个结伴的孩子,艰难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去上学,苏明娟就是其中一个,她看起来有五六岁大,跟在一群孩子的后面。”
本来正愁关于希望工程摄影素材的解海龙一下子便来了兴趣,这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嘛!解海龙就跟在这群孩子身后把他们去上学的路程都拍了下来。
孩子们一路渡过梅山水库,手拉着手过河,一直到走进教室。
“可能是好奇我这个奇怪的叔叔为什么一直跟他们到学校吧!他们在上课,我就站在窗外,正好碰见苏明娟抬头的一瞬间,我就赶紧抓拍了《大眼睛》这张照片。”
事实上解海龙还拍了许多其他孩子的照片,有模样可爱的小光头,还有流着鼻涕也浑然不觉仍然大声读书的小男孩。
“那为什么最后选了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呢?”主持人问解海龙。
“她的眼睛里有惊恐、无助和渴望,我看着这张照片的时候好像能听到小女孩的心声,她在祈求,在渴望我们的帮助,她想要上学。”
在解海龙的心中,这些照片都是一样的,都代表着山区的孩子们对知识的迫切渴望。
“当我把这些照片拿到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时候,周围的工作人员都被照片上的这些孩子们感染到落泪,最后还是一个领导决定把《大眼睛》当作希望工程的封面,因为那双眼睛里有太多东西了。”
彼时年纪尚小的苏明娟还不知道,这张照片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命运,让她质朴的生活绽放出希望之花。
吃过的苦终将开成花
拍摄《大眼睛》这张照片时苏明娟才8岁,她8岁前的生活并不是多么美好。
苏明娟家就是普通的农村家庭,苏明娟的父母也都是没啥文化的农村人,平时靠着辛勤的双手种田、打鱼、养些家禽和种板栗也能温饱生活,一家人的生活平静而朴素。
苏明娟的父亲苏良友是一个十分勤快的人,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他每天在天还未亮之际就上山砍柴,砍完柴还不耽误地里的活。
金寨桃岭乡位于大别山区,自古以来山多地少,自然环境恶劣,雨季时经常会发生洪涝灾害,苏良友就算拼命地干活,家里土地的收成也不过才能够一家老小吃上三个月。
苏良友没什么文化,但苦日子过惯了的他却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他把苏明娟送去上学就是希望她以后的命运能改变。
家里离学校远,苏明娟每天都要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翻山越岭地去上学,十来里的路程,光走路去上学的时间就要将近1个小时。
因为学校位于偏远的山区,教育资源相比而言比较落后。
同学们的书桌和凳子都是从自己家里搬回来的,书桌破旧,凳子形状各异,老师也没有像样的讲台,一张桌子上放一盒粉笔就是一个讲台了。
苏明娟的教室是一间四处漏风的屋子,其他时候还好,可一旦到了冬天,刺骨的北风就顺着窗户缝吹进来,一群七八岁大的孩子们小手都被冻得通红,有的孩子手上还起了冻疮。
在教育环境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也依然不能阻止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清楚地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也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屋子里很冷,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上学的念头都像火一样炙热。”苏明娟这样描述当年的那群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被各大媒体转发,随后《大眼睛》也被选为希望工程发展的标识,人们被这个拥有一双清澈明朗眼睛的女孩所吸引,苏明娟的故事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于是更多和苏明娟一样来自偏远山区的孩子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人们不禁为这些孩子感到心疼,希望工程的一些项目也得以迅速推进。
苏明娟上四年级时,收到了每学期元的资助款,这笔资助款是来自一位名叫李万的*校学员,他在报纸上看到了苏明娟的故事,被苏明娟的故事所感动,决定要资助这个小女孩。
李万不仅给苏明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是苏明娟精神上的导师,他寄给苏明娟的一封封信,也全都是鼓励苏明娟的,这么多年来苏明娟一直珍藏着这些信。
大连市的一位退休老夫妻也在报纸上看到了苏明娟的故事。
“老伴呀!你看这个小姑娘挺可怜的,咱不是还有退休金嘛,能帮点就帮点,这群孩子们为了学点知识不容易啊!”
这对老夫妻把攒下的退休金拿出一部分捐给了苏明娟,苏明娟从老师那里知道捐助她的是一对退休的爷爷奶奶后,感到非常不安,她担心来自大连的爷爷奶奶把钱给她们家了,自己以后的生活要怎么办。
在写给苏明娟的信中,老夫妻安慰苏明娟:“孩子,不要为我们的生活而担心,我们有退休金呢,你好好学习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当苏明娟把钱给父亲时,善良朴实的苏良友却告诉苏明娟:“孩子,这钱我们不能要,你爸妈还年轻能干得动活,能养活你和弟弟,但大连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他们挣不到钱了,他们还要生活,所以咱不能要这钱。”
苏良友告诉苏明娟要懂得感恩,要知恩图报,父亲的话深深扎根在幼小的苏明娟心中。
苏明娟拜托老师将钱还给大连的爷爷奶奶,老人家表示送出去的钱哪能还有要回去的道理,不如把这钱送给那些更有需要的人吧。
高尚的品德从不会因为贫穷而缺少。
苏家确实是家贫,但苏明娟的父母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导女儿什么叫知恩图报。每到过年时,苏明娟的母亲都会把自家腌制的腊肉,亲手缝制的布鞋寄给解海龙等曾经帮助过他们的那些人。
上初中的时候,苏明娟家里的生活渐渐好转,苏家就在保证苏明娟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情况下把多余的社会捐款捐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幸运和努力改变命运
现在的苏明娟是副厅级干部,担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从大别山区的贫困女孩到团省委副书记,这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难以跨越的鸿沟。
有人说苏明娟是靠一张照片改变了命运,事实真如网友们所说的那样吗?
或许大家都见过她的那张《大眼睛》照片,但很多人却叫不上她的名字。
“为了配合希望工程的宣传工作而全国各地跑,还得配合着那些大人们,而且参加活动还挤占了你的学习时间,你不会烦吗?”记者向苏明娟问道。
“不烦,因为上了初中后我才渐渐了解到,中国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孩子,跟着哥哥姐姐们参加宣传,会让更多人了解希望工程,帮助更多的孩子。”
如果说之前人们对苏明娟还只是能认出人但叫不出名的话,那么参加中国共青团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才真正让苏明娟这个名字走进大众的视野。
“呦,还在做饭呢!上头通知你家姑娘要去北京开会了,赶紧给她收拾衣服去啊!这两天就要走了。”苏明娟的母亲钟业臻正在做饭,老村长就火急火燎地赶来苏家通知她。
那时才14岁的苏明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家乡的县城,北京对于她而言是一个在梦中才能见到的地方。
苏明娟是这次共青团代表大会最小的参会代表,大会结束后,她还被选举为团中央候补委员,她明白这是国家给她的荣耀。
回到家后,苏明娟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的消息传遍了十里八村。在村里人的眼中,苏明娟已经是未来的中央大领导了,对于大家善意的调侃,苏明娟也只是笑笑。
高中那段时间是苏明娟压力最大的时期,长期参加活动导致她很多功课都落下了,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赶上进度,她也很害怕媒体的采访,媒体的一些问题会让她有压力。
熬过痛苦的高中时期,苏明娟终于在年成功考入了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当年那个翻山越岭去上学的小女孩,如今终于实现了上大学的愿望。
十几年的读书生涯,长达十多里地的上学之路,苏明娟走了数万次,苏明娟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幸运的,但这份幸运还不足以改变命运,唯有依靠幸运和抓得住的知识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来大学报到后的一个月,苏明娟就不再接受“希望工程”的捐助,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挣取学费,为此她还当过售楼员。
“苏明娟不是考上大学了吗?现在怎么当售楼小姐呢?这大学上的有啥用呢?”
面对外界一些人的非议,苏明娟也是淡淡回应,“都是靠劳动吃饭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
运气再好,如果没有努力支撑的话,也只是一盘散沙。苏明娟一直都活得非常清醒,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十分明确的职业规划,她清楚地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年9月,苏明娟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地通过了工行安徽省分行的笔试、面试,终于学有所用,踏上了正式工作的岗位。
参加工作后,苏明娟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我很幸运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我,但有一句话叫人怕出名猪怕壮,大家都知道你,你就得更严格要求自己。”
苏明娟坦诚这层“特殊”的身份有时会让她有压力,她在工作的时候会比别人多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比别人更严格要求自己,一点小差错都不能出。
“如今,你家庭和事业都双丰收了,再回顾过去那段时光是不是恍若隔世。”
拍摄照片时苏明娟才8岁,如今她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每当回忆往事,苏明娟都会十分感慨。
谈到家庭时,苏明娟丈夫的身份在网上还曾闹过笑话。
苏明娟和丈夫是高中校友,两人在苏明娟上大学的时候又遇见了,青春美好的少男少女很快便谈起了恋爱。
年的时候两人有了第一个爱情的结晶,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看来宝宝是遗传了爸爸的眼睛啊!”苏明娟的女儿是小眼睛,单眼皮。
对此苏明娟也笑道:“是啊!像她爸爸,网上还传他爸爸是美籍华人,我老公的同事和朋友还纳闷呢!问他什么时候加入的美国国籍。”
自己淋过雨,想给别人撑一把伞
苏明娟上大学的时候曾组织过同学去家乡金寨的一个贫困村义务支教。
“孩子们上学的环境非常差,和我小时候的环境没有什么区别,学校是由几间瓦房盖成的,教室四处漏风,连屋顶都是破的,下雨的时候还会漏雨。”
相处十几天下来,苏明娟对这些孩子也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孩子们的家庭都十分贫困,有些孩子营养不良,都七八岁了身高看着还和五六岁的一样。
这群孩子们中间有一个衣着破烂的小女孩引起了苏明娟的注意,原来小女孩并没有户口,父亲抛弃了她的母亲。
苏明娟和同学结伴去看她的时候,才知道小女孩和母亲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母女俩就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搭了个窝棚过日子。
小女孩的母亲靠给别人做些小工来勉强养家糊口,苏明娟和同学们掏钱为这对母女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临走的时候还凑了一千块钱给她们。
对比小女孩的生活,苏明娟不禁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的,她家里是穷,可父母恩爱,家庭和谐,更不用说一张照片“成名”后,得到了很多善心人的捐助。
这个小女孩是苏明娟一对一捐助的第一个孩子,她希望女孩能好好上学,像自己一样,靠知识改变命运。
“我上班后的第一笔工资就捐给了希望工程,有一句话不是叫吃水不忘挖井人嘛,当年如果不是希望工程的爱心捐款,我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地考进大学。”
对于一张照片就改变了她人生命运的解海龙,苏明娟也是像敬爱父亲一样敬爱他。
“那张照片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当初没有那张照片的话,我想我可能只能读到高中毕业吧!没有那张照片,我后来的人生道路也不会那么顺顺利利。”
苏明娟笑了笑,眼神一如既往的清澈。
“如今我也成家立业了,有能力去帮助其他孩子了,我给自己定了个要求,每年都给希望工程捐款一千块钱,我曾经是受益者,今后将会是传递者。”
苏明娟还成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爱心助学基金,“这样我就有了新的梦想和动力,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们。”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那个眼神中还有一丝惊恐的小女孩,如今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爱心团队,很好地诠释了那一句,“因为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