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中医认为,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它是一切组织活动的营养所系,又是五脏六腑机能活力的大总管。那么,都有哪些简单易行的“提气”和“益气”方法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芪精杞参茶补中益气
生*芪30克、*精15克、枸杞10克、西洋参10克,开水冲泡做代茶饮。此茶尤其适合夏季饮用。
做补中益气操
每日清晨,以肚脐为中心,掌心沿顺时针方向轻摩小腹,以微微发热为度;然后,擦热手掌,贴紧额中,从上往下按摩至下巴,再沿着两颊,从侧面按摩回额中,以面部微热为度。此动作循环做5~10次。按摩小腹有助肠胃蠕动,按摩面部可促进津液分泌,两者都有助脾胃运化。
健脾益气二术汤
主要功效:健脾、益气、燥湿
推荐人群:雨水季节,风寒潮湿导致头身、关节不适者。
材料:苍术5克、白术5克、米泔水ml、瘦肉克、蜜枣半粒(1~2人量)。
做法:将瘦肉洗净切片,苍术、白术洗净备用,备制米泔水(第一遍淘米时不要搓洗,轻轻去掉米中灰尘,第二遍淘米时用力搓洗,留取搓洗后的淘米水),在瓦煲中放入米泔水,将苍术、白术放入后武火煮开,接着文火继续煲半小时,最后放入肉片、蜜枣煮15分钟,起锅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点评:阴雨天气潮湿不爽,很多风湿疾病容易复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具有温化寒湿的汤水。汤中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可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症,苍术外可祛风湿之邪,内可化脾胃之湿,故为燥湿健脾、祛风之要药,但由于其性味辛燥,用米泔水烹调可减缓其燥性;白术性温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水肿等症。苍术善于运脾燥湿,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善于补脾益气,补多于散,两者同用,补运兼施;由于此汤水偏温,若有湿热或者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寒湿阻遏(例如关节、脘腹冷痛、畏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者食用尤佳。
吃芡实补中益气,益寿延龄
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苞等。芡实是《*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也是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神农本草经》说芡实有“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功效。《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现在的中老年人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学着苏东坡先生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吃芡实时宜慢火炖煮、细嚼慢咽。一次不能食用太多,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中老年人一般很喜欢喝粥类食物,米粥的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特别是放些有滋补作用的原料做的米粥效果会更好,芡实煮粥就非常好,如果在搭配上薏米和山药就味道更好了,滋补的功效也会更强。
药书中说芡实有“老人食之延年”的效果,芡实在医书中记载“久食延龄益寿”。芡实能补中益气,提神强志,使人耳目聪明,久服使人轻身不饥,还能开胃助气及补肾固精。
芡实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芡实的补肾效果胜过于山药,祛湿效果不逊于红小豆,安神效果不输给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大家都知道秋冬季节比较干燥,芡实可以润燥但是又不寒凉,尤其是芡实粥很滋补,特别适合在秋冬季吃。
灵芝炖瘦肉,益气养心
此次推荐一款灵芝龙眼瘦肉汤,此汤性味温和,一般人群都可服用,尤其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患者,症状包括胸前闷痛、痛如针刺、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身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材料:灵芝10克、龙眼肉15克、三七6克、生姜6克、猪瘦肉克。
做法:灵芝洗净切小块,龙眼肉、三七、姜片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共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隔水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即可。
点评:灵芝,味甘,性平,是药食同源之佳品,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眩晕、失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者。
龙眼肉,也被称为桂圆肉,因其果实圆黑有光泽,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龙眼肉味甘、性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面色萎*、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扑肿痛等证者。瘦猪肉能滋阴润燥生津,并能使汤味鲜甜。几味药合用,可共奏养心化瘀的功效。
中医养生六字箴言
中医养生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归结为6个字,即:顺、静、修、调、补、固:
“顺”:养生要“天人合一”,顺应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饮食起居、衣食住行。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要晚睡早起,少发怒,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静”:就是让心安静下来,可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心静才能“病安从来”,达到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修”:《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实就是说,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调”: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帝内经》强调呼吸的调节。肺是宰相,它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肺气的上升下降使全身气道通畅,身体内外的气得以交换,对体内的水液运行和排泄起调节作用。如果肺的功能失调,不仅是肺本身的病变,还导致痰饮、水肿等病症。因此,要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以达到“调息”的目的。
“补”:滋补首先要辩证体质,属寒热,还是虚实,如属虚证,还要辨明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药补及食补。气虚的药补可用人参、*参、*芪等,食补可多吃主食,还可喝鸡汤、吃鸡鸭鱼肉;补血药可选用熟地*、当归、阿胶、枸杞子等,食补可用大枣、猪肝、各种红肉;补阴药可选用沙参、麦冬、鳖甲、冬虫夏草、玉竹、*精、石斛等,食补可用鸭肉、海参、甲鱼等;补阳中药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沙苑子等,食补可选用河虾、海虾、海参、核桃仁、牛羊肉、狗肉、韭菜等。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春天要养肝,多吃豆芽、豆苗、草莓、菠萝等;夏天吃点苦味食物能去心火,多吃应季的瓜和豆;秋天应多吃应季水果和栗子等坚果,还要吃润肺的百合、藕、杏仁、白果;冬天要养藏,多吃根茎类食物,如山药、土豆、红薯、萝卜、白菜。
“固”:包括固精、固气、固神三个方面。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制性欲。此外可吃养肾精的食物,包括各种肉类,还可吃山药、*精、枸杞。固气,就是要减少耗气,少说话,要多晒太阳,少熬夜,多做有氧运动,通过饮食带来水谷精微,以补充阳气。固神,就要调养好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情绪控制好了,身体才少受伤害。
编辑:王新宁
审核:马东
来源:人民网健康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