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91016/7540334.html吴仰生,笔名仰生,昵称:俯仰生涯。安徽省作协会员,曾为下乡知青、工人、中学和大学教师。爱好文学,笔耕不辍,已有多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发表与出版。其中,中篇小说《亡*》和长篇小说《爱的家教》颇受好评;曾获“小天使"铜像儿童文学奖、"阿英”文学奖等十多种奖项。
文山艺海撷拾
(系列十六)
说道《列子》
列子与《列子》
列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御寇,又名寇,字云(“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学者,周朝郑国圃田(今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本于*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
《列子》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以《天瑞》、《力命》、《杨朱》三者为最。
主旨为万物产生于无形,并变化不居,任何事物都不一定是完美的,包括天地及圣人,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现存《列子》的注本有晋代张湛注的《冲虚至德真经》八卷。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列子》,道家经典,被道教尊为《冲虚真经》,对我国宗教、思想和文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正因为此,后世将列子同老庄并列,作为先秦时代道家的代表人物。
对我国宗教、思想和文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正因为此,后世将列子同老庄并列,作为先秦时代道家的代表人物。
提及《列子》,很多朋友未必熟悉,但是若是提及其中为人所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则让人产生一种恍然大悟之感。《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皆是出自于《列子》。
列子,可谓是真正的道家修行者,其人极其低调,达到了“与光同尘”之境界,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这样的作者所写的书,自然是造诣极高的。
《列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子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录《列子》八篇,班固曰:列子“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唐天宝元年,唐玄宗下旨设“玄学博士”,诏告《列子》为《冲虚真经》,北宋加封为“至德”,号曰《冲虚至德真经》。列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列子》后被尊为《冲虚经》、《冲虚至德真经》、《冲虚经》,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主旨为万物产生于无形,并变化不居,任何事物都不一定是完美的,包括天地及圣人,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
《列子》属于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其思想主旨近于老庄,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在《冲虚经》的种种名言及寓言故事里,都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而它宏阔的视野、精当的议论和优美的文笔又使人领略到子学著述隽秀、凝炼而警拔的散文之美。
《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只要我们逐篇阅读,细细体会,就能获得教益。
《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道家十分接近,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年)李治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年)李隆基立玄学博士,指定《老子》《列子》《庄子》《文子》为必读之书,时号四玄。天宝四年(公元年)追封列御寇为冲虚真人,
到了宋代,真宗赵恒在“冲虚”二字后面又加“至德”二字,书名又成了《冲虚至德真经》。徽宗*和六年(公元年)赵佶诏立《内经》《道德经》《列子》《庄子》博士。
《列子》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以《天瑞》、《力命》、《杨朱》三者为最。主旨为万物产生于无形,并变化不居,任何事物都不一定是完美的,包括天地及圣人,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现存《列子》的注本有晋代张湛注的《冲虚至德真经》八卷。
全书共载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章,如《*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
刘勰在《文心雕龙》说“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总结《列子》就是,其文"辞旨纵横,若木叶干壳,乘风东西,飘飘乎天地之间,无所不至。”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之间,还蕴藏着对世界的认知和哲理。其文在魏晋时期备受推崇,乃是魏晋玄学之士最爱的著作。
成书的坎坷经历
《列子》的成书经历较坎坷,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1、列子死后,门人据其活动与言论编撰而成,不止八篇。
2、汉人在此基集合公私所藏二十篇校订而成八篇之数,而成《汉书.艺文志》上著录的八篇之数。
3、张湛据其先人藏书,及在战乱后收集到残卷,“参校有无,始得完备”。并依照《汉书.艺文志》所记八篇,编撰成今本《列子》。由于在编撰过程中,为疏通文字,连缀篇章,必然加进张湛本人的一些思想与他编的一些内容,所以,今本《列子》杂进一些魏晋人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是可以理解的。历三时而成书的《列子》,杂就难免了,此说见张清华先生《道经精华.列子.前言》。
后来,高似孙注意到了前人所举《列子》书的种种疑点,如高氏举证“是书与《庄子》合者十七章,其间尤有浅近迂僻者,特出于后人会粹而成之耳”;并对《列子》书中“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之文字提出疑问:“此故有及于佛,而世犹疑之”;还指出是书中“天毒之国纪于《山海》,竺乾之师闻于柱史”的文字,“此杨文公之文也”。*震还指出:“西域之名,始于汉武,列子预言西域,其说尤更可疑。“
一般人认为《列子》的原著在西汉以后便已散失,唐代柳宗元已经怀疑此书的来源,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首先认定《列子》是伪书,现存的《列子》已经不是原著,而是晋人凑杂道家的思想而写成的,叶大庆、钱大昕、姚鼐、钮树玉、章炳麟等人都以为此书为伪。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更指出释氏轮回之说出于《列子》,非常可笑。
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说:“盖《列子》晚出而早亡,魏晋以来好事之徒聚敛《管子》、《晏子》、《论语》、《山海经》、《墨子》、《庄子》、《尸佼》、《韩非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新论》之言,附益晚说,假为向序以见重。”。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提出《列子》受佛教思想影响,可知是魏晋时代的伪书,但也指出《列子》全书“窜取佛说,声色不动”,“能脱胎换骨,不粘皮带骨”。
作为《列子》最早的整理者和注释者,张湛对《列子》的流传和文本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张湛告诉我们,《列子》一书不是先秦古籍。在张湛看来,《列子》一书的内容颇多佛学思想,这意味着《列子》的文本肯定有一些与佛经有关。
章炳麟《菿汉昌言》卷四“湛谓与佛经相参,实则有取于佛经尔”。对此,季羡林撰《〈列子〉与佛典——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为《列子》的断代问题提供了论证。季先生发现《列子·汤问》篇和竺法护译的《生经》都有关于“机关木人”的记述。在经过细致的文本比对和考察探讨之后,他指出:“《列子》既然抄袭了太康六年译出的《生经》,这部书的纂成一定不会早于太康六年(年)。”《列子》的《周穆王》篇乃摄取汲冢书《穆天子传》而成,连“机关木人”也被套装在“穆王西巡狩”的叙述中。《穆天子传》的流传在束皙等人的整理本完成以后,即太康二年至太康六年之间(年—年)。
由此可以断定,《列子》一书应当始创于太康六年后永嘉五年前这26年之间(年—年)。愚公移山故事则来自《佛说力士移山经》,《生经》的译者竺法护也是《移山经》的译者。如此看来,《列子》的始创者曾经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法护译经。
列子的人生观
列子据说是上古时代的一个得道之人,庄子说他可以在天上飞十五天,那叫一个神奇。在庄子的书中,列子大概一个道家哲学家。
但我们现在看来,列子大概就是个传说中的人物罢了。但是在魏晋时代出现的一本书《列子》,以其惊世骇俗的人生价值观,完全颠覆了我们对道家哲学的认识。《列子》书中宣扬的人生不需要不朽,只需要纵情享乐,人生不需要价值,好好活着才是价值,人生不需要意义,开心过好每一天才是价值。
也就是说,《列子》宣扬一种纵欲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人生短暂啊,不如及时行乐;人生痛苦啊,不如放纵身体,人生摆脱不了死亡啊,所以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白开水。
《列子》书中的这种价值观,出现在魏晋时期,可谓是非常合适的。魏晋时代的人们,从身体和精神上都是痛苦的,都是空虚的。在《列子》这本书的影响下,他们怀疑人生的意义,他们追逐生活的享乐。他们酗酒,他们裸体,他们太阳底下捉虱子,他们小树林里吹口哨,他们在葬礼上学驴叫,这一切,都是在践行《列子》书中所说的,人生贵得适意耳!
以上说的也许是列子思想的表相,列子的学说,刘向认为:“其学本于*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尔雅.释诂》邢昺《疏》引《尸子.广泽篇》及《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战国策.韩策》有:“史疾为使楚,楚王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张湛《列子.序》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因为穷而常常面有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的执*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讳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还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列子的文学贡献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这类寓言,《列子》中还有很多。毛泽东同志为此写过关于愚公移山的不朽著作,影响了多少代人。
可以这样说.凡是当代的精英,没有不受这篇文章影响的,也可以这样说,列子无形中成了愚公的化身。我就是此文的受益者,否则我爬不了文山、游不了艺海,写不了小说、写不了诗,更成不了作家。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也是一部文学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如《*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只要我们逐篇阅读,细细体会,就能获得教益。它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但在意境上远远超越《伊索寓言》。
列子的学说,刘向认为:“其学本于*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尔雅.释诂》邢昺《疏》引《尸子.广泽篇》及《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
《战国策.韩策》有:“史疾为使楚,楚王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张湛《列子.序》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因为穷而常常面有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的执*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讳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还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有两个典故将《列子》的文学性上升到白热化的高度,嵌入了人性的骨髓里。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肌瘦。有人劝郑国执*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唐玄宗天宝元年(年)李隆基封其为冲虚真人,其书名为《冲虚真经》。
名家评说
刘勰在《文心雕龙》说“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
柳宗元在其《辩列子》一文中谓《列子》:“虽不概于孔子道,然其虚泊寥阔,居乱世,远于利,祸不得逮于身,而其心不穷,《易》之“遁世无闷”者,其近是欤?余故取焉。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伪作,好文者可废耶?”
陈景元《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序》赞扬“辞旨纵横,若木叶干壳,乘风东西,飘飘乎天地之间,无所不至。”
宋.陆九渊《常胜之道曰柔》“御冠之学,得之于老氏者也。老氏驾善胜之说于不争,而御寇托常胜之道于柔,其致一也。是虽圣学之异端,君子所不取,然其为学,固有见乎无死之说,而其为术,又有得于翕张取予之妙。殆未可以浅见窥也。其道之流于说者,为苏张之纵横,流于法者,为申韩之刑名;流于兵者,为孙吴之攻战。……今苞苴竿牍之智,弊精神乎蹇浅者,其于苏张申韩之伦,无论为役,而欲肆其雄臆,以妄议老氏御寇之学,多见其不知量也。”
洪迈《容斋续笔》“《列子》书事简劲宏妙,多出《庄子》之右。”
:列子才颖逸而性冲澹,生乱离而思寂寞,默察造化消息之运,于是乎轻死生,轻视人间死生之常于是乎遗世事。
明代屠隆在其《文论》中评价说:“《庄》、《列》之文,播弄恣肆,鼓舞六合,如列缺乘踽焉,光怪变幻,能使人骨惊神悚,亦天下之奇作也。”
蒲松龄在《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二《庄列选略小引》中说:“千古奇文,至庄、列止矣。世有恶其道而并废其言者愚,有因其文之可爱而探之于冥冥者则大愚。盖其立教,祖述杨、老,仲尼之徒,所不敢信,而要其文洋恣肆,诚足沾溉后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子》:“然考《尔雅》疏引《尸子·广泽篇》曰:“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已皆弇于私也。天、帝、皇、后、辟、公、弘、廓、宏、溥、介、纯、夏、幠、冢、晊、昄,皆大也,十有余名而实一也。若使兼、公、虚、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云云。是当时实有列子,非庄周之寓名。又《穆天子传》出于晋太康中,为汉魏人之所未睹。而此书第三卷《周穆王篇》所叙驾八骏,造父为御,至巨搜,登昆仑,见西王母于瑶池事,一一与传相合。此非刘向之时所能伪造,可信确为秦以前书。”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诸子之为书,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必有得于道体之一端,而后乃能态肆其说,以成一家之言也……《老子》说本阴阳,《庄》《列》寓言假象,《易》教也。邹衍侈言天地,关尹推衍五行,《书》教也。管、商法制,义存*典,《礼》教也。中、韩刑名,皆归赏罚,《春秋》教也。”
刘熙载《艺概·文概》口:“《列子》实为《庄子》所宗本,其辞之淑诡,时或甚于《庄子》,惟其气不似《庄子》放纵耳。”“《庄》《列》俱有曲致;而《庄》尤缥缈奇变,乃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也。”
刘咸炘《刘咸炘论目录学》认为:“书中有伪,而书固不尽伪也,倘因一节而概疑全体,则过矣。”“一事而两说、三说兼存……良由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浅学之徒少所见,多所怪,生二千载后而欲画一二千载以前之人之事,甚非多闻阙疑之意。”认为先秦两汉诸书中事伪而书则非伪。
《列子》哲言十则
一、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列子.杨朱》
点评:自古圣贤皆寂寞,虽然活着的时候,没有享受过一天的欢乐,但死了以后,却能留下万古流传的美名。
二、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列子.说符》
点评: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此一时彼一时,所以世上没有永远正确的道理,也没有永远错误的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三、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列子.说符》
点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把好处给了别人,返回来的就是实惠;把怨恨给了别人,返回来的就是祸害。
四、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列子.天瑞》
点评:即使是苍天与大地,也没有完美无缺的功效;即使是圣人,也不会全知全能;天下万事万物,都没有完美无缺的。所以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伴随着烦恼和痛苦。
五、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列子.说符》
点评:人做善事,不是为了名声,名声却跟着来了;虽然得到名声,但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利益,而利益却也跟着来了。所以说越是想得到的,往往就越得不到;越没想得到的,往往反而就得到。
六、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列子.说符》
点评:看到外在的表象,就能知晓内在的实质;观察一个人的过往,就可以知道他的将来。
七、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列子.杨朱》
点评:做大事业的人,不会拘于小节;建大功的人,不会在意小的事情。
八、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列子.说符》
点评:知识浅薄的人,他们讨论事情,往往都说不到点子上,谈的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
九、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点评:古人说“难得糊涂”,洞察秋毫,太过用心,未必是事。所以说能够看得深水中的游鱼,或者能够探知到别人的隐私,这都不是兆头,用以招来灾祸。
十、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列子.天瑞》
点评:穷秀才,穷秀才,读书人贫穷,是很普遍的状况;人生的终点,就是死亡,没有人可以例外。如果人能够知足而乐,安于平常,静待寿终正寝,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的呢?
《列子》故事的立身安命之鉴
其一、生命之道
根据列子的持后之道,生命是“后”,也是真正的“实”,名声、观念等是“前”,也是人生的表象。所以,我们首先要保住生命本钱,而不能丢了生命去保名声,只顾现实而伤害生命,像以下的故事这样。
故事一:以死拒食
原文:东方有一个人,叫爰旌目,想要去一个地方,结果饿倒在半路上。狐父这个地方的一个盗贼叫丘,路过这里看见了他,于是蹲下身来用壶里的水泡食物喂给他吃。喂了三次之后,爰旌目才能睁眼看人。然后问:你是做什么的呀?狐父丘回答说:我是狐父的丘呀。爰旌目说:呀,你不是盗贼吗?为什么要喂我呢?我是义士,不吃你的食物。于是两只手按在地上呕吐吃进去的食物,吐不出来,就不住地喀喀,结果趴在地上死去了。
狐父这个人是盗贼,但是他的食物不是盗贼。因为人是盗贼而认为食物也是盗贼,而不敢去吃,这是分不清名与实的区别啊!
启示:世界上只有一种存在是“实”,其余的一切,包括实物、事件、名词、概念、理论、思想、意识、观念、名声、利益、愿望等,皆是暂时的虚相,是为“实”服务的。这个“实”就是生命能量,而不是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狐父丘见死便救,可谓盗贼有道,抑或是一个盗富不盗贫的盗。而自称义士的爰旌目,却是一个名实不分,本末倒置的无道人。
故事二:柱厉叔之死
原文:柱厉叔侍奉莒敖公,自以为不被了解,便离开他住到海边上去了,夏天吃菱角,冬天吃橡子板栗。后来莒敖公遇了难,柱厉叔辞别朋友而要去为莒敖公陪死。他的朋友说,你自己认为他不懂你,所以才离开了他,现在又去为他去死,当时究竟他是懂你还是不懂你,让人无法分辨了。柱厉叔说:不是这样的。自以为不被了解,所以离开他,现在我去为他而死,这表明他果然是不了解我。现在我要去为他而死,可以警示今后不懂臣下之心的君主呀。
但凡懂自己的就为他而死,不懂自己的就不为他而死,这是应该遵照执行的直白道理。此时的柱厉叔,可以说是因为愤怒而忘掉自己的身家性命了啊。杨朱说:送给别人利益的会得到实惠,向别人发怨恨的会招来祸害。从自己这里发出,而能够在别人那里得到回应的,唯有真实情感,所以,贤明的人很谨慎自己所发出的言行。
启示:表面上看,柱厉叔是为“义”而死,为“名”(名义、名声)而死,为警示后人而死。其实,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怨恨未消除,又不知道怎么去化解,所以不得已而为之而已。柱厉叔怨恨的根源,则在于颠倒了名与实的关系,只知道心存怨恨,而不懂得怎样付出真情和利益,不懂得杨朱所说的言行之道。反其道而行之,弃实而保名,又怎能让人服气呢?
故事三:歧路亡羊
原文:杨朱的邻居丢了一只羊,已经组织了全家人去找,又过来请杨朱的仆人一起去。杨朱说:嘿,就是丢了一只羊,为何派出那么多人去追呢?邻居说:岔路太多。追羊的人回来之后,杨朱问:追到丢失的羊了吗?那人回答说:羊已经丢失了。杨朱问:怎么丢失的?那人回答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条路上去找,所以回来了。杨朱悲伤地变了脸色,过了一个时辰也没有说话,一整天也没有笑一下。门下的弟子感到奇怪,请问他说:羊是低贱的畜生,还不是先生您自己的,您却为此而少了言笑,为什么呢?杨朱不回答他们,门下的弟子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弟子孟孙阳出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与孟孙阳一起去了杨朱家里,问他说:过去有兄弟三个人,往来于齐国和鲁国之间,同时拜师求学,学到了仁义之道,然后回了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你们学的仁义之道怎么说的?老大说:仁义之道使我爱惜身家性命,然后再顾及名声。老二说:仁义之道使我奉献身家性命,用以成就名声。老三说:仁义之道使我身家性命与名声一起保全。他们三个人的学术相反,却是同出自儒师,谁错谁对呢?
杨朱说:有一个住在河边的人,学习游泳,勇于潜水,用于撑船摆渡,获利能供养上百人,携带着粮食前来跟他学习的人成群结队,可是被淹死的竟接近一半。本来是学潜水,不学溺水,然而结果利害的差别却这样大。你以为谁对谁错?
心都子不作声地走了出来。孟孙阳责怪他说:为什么你问得那么迂回,老师回答得那样隐僻?现在我的迷惑更大了。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多而丢了羊,学者因为想法多而丧了命。各种学问并不是根本上不同,并不是根本上不一致,只是表面上这么大的差异。只有回归共同的根本,返回本来的一致,才能避免损失或丧命。你是先生门下弟子中的长者,学习先生的做人之道,却搞不懂先生的思想状况,悲哀啊。
启示:为了一时方便,走成了很多岔路,而忘记了行路是用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根本。兄弟学道,有的为名声,有的为保命,有的名声、性命、实利什么都要,却不去究竟学道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学摆渡的人就更糊涂了,本来是想学技术挣钱,从而保障生活活好,保命养命的,却忘记了初心,忘记了学技术的根本,忘记了安全防范,反而丢了性命,怎么会不悲哀呢?殊不知,保命才是真智慧,保命的学问才是真学问,一个丢了“实”而去追求虚名、幻象、浮华的社会,怎能不让先生忧虑悲伤呢?
故事四:杨布扑狗
原文:杨朱的弟弟叫布,穿着白色衣服出门,天下雨了,脱下了白色衣服,穿着黑色衣服回了家。他家的狗没有辨认出来,迎着他狂叫。杨布愤怒了,要去扑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扑打它了。你也像狗一样。刚才假如是你的狗白色出去,黑色回来,你岂能不感到怪异呢?
启示: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经习惯了只顾表面虚象,而忽略了保命这个人生实质,表面上光鲜又言之凿凿,实际上却堕落到了禽兽不如的境地。狗不辨虚实,毕竟勇于履职,而人连一只履行保命职责的狗也不能公平对待,岂不更是可悲呢?
故事五:杨朱慎善
原文:杨朱说,做好事不是为了名声,可名声自然跟来了。有了名声而没有期望利益,可利益自然找来了。有了利益而没有期望竞争,可竞争自然找到了身边。所以,君子做好事一定要谨慎。
启示:人的意念跟道是两码事儿,意念是用来体悟道的,而不是自我称道的,道才是人生所要学习和遵循的根本,而名誉、利益、言行只是道吸引来的附属而已,不能直接去追求。道是“后”、本,言行是“前”、末,道是保命养命的,而人的意念和言行则可能背离“道”。所以,做人先要循“道”,言行合“道”;做好事要看后果,而不是只凭意念。做好事必然引起竞争,这是自然之道,除非做好事而没有人(包括自己)知道,成了境界。
故事六:不死之道
原文:从前有一个说知道不死法术的人,燕国君主派人去请他传授,没有学成,说这话的人死了。燕君很愤怒,要对那位使者施加诛刑。一位受宠信的下臣劝他说,人们所担忧的没有比死亡更急迫了,所看重的没有比活着更重要了。那个人自己都丧了命,怎么能让您不死呢?燕君于是不诛杀他了。
齐国有一个人也想学他的道术,听说说这话的人死了,就愤恨得捶拍胸脯。富子听说后笑话他说:你想学不死的法术,那个知道不死法术的人都死了,你还为这事而愤恨,这是不知道自己学这个道术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呀。胡子说:富子的话不对呀,但凡有法术而不能施行的人是有的,能施行而没有法术的人也是有的。卫国有一个善于数术的人,临死的时候,把数术的口诀告诉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记住了父亲的话而不能施行出来。有人问他这个口诀是什么,他把父亲的话告诉了人家。问他的人用他的话去施行这个数术,与他父亲施行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如果是这样,会死的人为什么不能说出长生的法术呢?
启示:燕君者,无主也;幸臣者,明智也;齐子者,不齐也;富子者,富足也;胡子者,胡扯也。这就是人的意念偏离生命根本(实)的结果。生命的根本属性就是生死,没有了生死,永远一成不变,也就没有了生命。燕君、齐子和胡子,离开生命的本性(实)而去谈什么保命的法术,岂不滑稽可笑吗?
故事七:正旦放生
原文:邯郸的百姓正月初一这天向简子敬献斑鸠,简子大为高兴,厚厚地赏赐他们。门客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简子说:正月初一放生,表示我有恩德呀。门客说,百姓知道您想要放生,所以争着捕捉来送给你,这样被杀死的生灵反而更多了。您如果想要让生灵们活着,不如禁止百姓捕捉它们。捕捉后再放生,恩德与过错就不能相互弥补了。简子说:是这个道理。
启示:保护生命才是恩德,一边伤害生命,一边又想增添恩德,怎么能实现呢?简子以为有了放生的形式,就有了恩德,岂不知,是否有恩德,是客观结果说了算,而不是哪个人说了算的,名义与实际本来是一体的,怎么能分得开呢?只有无道之人才如此妄为呀。
其二、人我之道
根据列子的持后之道,自身是“后”,别人是“前”,所以首先要立牢自身,保持自身,进而尊重别人,遵循别人的本质属性。而不能依赖别人,祈求别人遵从自己。
故事一:免于三怨
狐丘老先生对孙叔敖说,人有三种情况会招致怨恨,你知道吗?地位高的人们嫉妒他,官职大的君主猜忌他,待遇高的则招来责怪。孙叔敖说,我的地位越高,我就越谦虚;我的官职越大,我就越小心;我的待遇越高,我资助别人就越广博。用这种办法避免三种怨恨,可以吗?
启示:待遇是自己赢得的,也是别人给予的,所以,我们不能让别人怨恨。一旦别人怨恨,自己的言行就没有人接受了,哪里还谈得上利益呢?遵循别人的人格,是仁义道德的表现,更是自我尊重的表现,符合持后之道。
故事二:封而不受
孙叔敖有病,将要死了,告诫他的儿子说,君王多次封赏我,我没有接受。因而,我死后君王会封赏你。你一定不要接受好封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地方叫寝丘,这个地方土地不肥沃,地名也很不好,是一个埋葬人的小山丘。楚国人迷信**,越国人迷信吉凶,两国人都不想要,可以长久拥有的地方只有这里。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把好地方封赏给他儿子,他儿子推辞而不接受,请求封赏寝丘。楚王封赏给他后,到现在也没有失去。
启示:好的留给别人,差的留给自己,如上所述,先人后己符合持后之道。
故事三:牛缺遇盗
牛缺是西方秦国的大学者,下行到邯郸去,在耦沙这个地方遇到了强盗,把他的衣服、装备、车辆全抢去了。牛缺便步行离去,看他欢然的样子,没有一点忧虑吝啬的神色。强盗追上去问他为什么,他说,君子不因为养身的外物而伤害所养的身体。强盗说,嘻,是个贤人呀。凭他的贤良,去拜见赵君,如果向赵君报告是我们抢了他,一定来围困我们,不如把他杀了。于是一起追上去杀了他。燕国有个人听说了这件事,聚集宗族的人告诫他们说,遇到强盗,不要像上地的牛缺那样呀,大家都接受了教训。不久,这个人的弟弟到秦国去,走到函谷关下,果然遇到了强盗。他回忆起兄长的告诫,所以跟强盗奋力争夺。结果争不过人家,又追上去用可怜话请求强盗把财物还给他。强盗愤怒地说,我们让你活下来就是宽大了,而你却不停地追我们,我们的行踪也要暴露了。既然是强盗,哪里还有仁义呢?于是杀了他,又连同他的同路四五个人也杀害了。
启示:想让别人理解帮忙,先要理解别人的心理和逻辑,利用别人的心理和逻辑,自以为是,自我作为,能有什么用呢?
故事四:虞氏之灭
虞氏是梁国的富人,家里殷实丰盛,钱币布帛无法计量,财物无数。他们登上高楼,面临街道,设置音乐,摆着好酒,在楼上击弹赌博。一群侠客前后相随着从这里走过,楼上赌博的人射击赌具,射中了头彩,射翻了两排的鱼,所以大笑起来。这时飞在空中的鸢正落下含在口中的腐烂老鼠,正好打中侠客。侠客相互说,虞氏富有行乐的日子已经很久了,而且常常有看不起人的意思。我们不去侵犯他,可他却用腐烂老鼠侮辱我们,这种仇不去报,无法在天下树立侠勇名气。请求与你们同心协力,率领手下人一定灭掉他们家,作为同类都承诺那样做。到了约定的那天夜晚,大家集合起来拿着武器攻打虞氏,彻底消灭了他家。
启示: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尊重别人,违背了先人后己之道,总会有人感到不公平。
为了启迪、引领世人,列子讲述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了仁义道德的作用,及持后之道的重要。道德(后)主宰意识(前),意识决定(后)决定言行(前),言行(后)获得待遇(前),一切自然而然,钱权色利情名只是养命、延命的工具而已。如此心定神安,要生存、活着、和顺,还有什么问题呢?
其三、臆想妄为
名实不分,不是失道者的最差表现。更可怕的是忘了本原,丢了本心,又头脑发热,臆想妄为,不知后果,还自以为聪明。
故事一:丈夫济水
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途中,把车辆停在桥梁上观赏。看见瀑布泄下二十多丈,漩涡水流九十里远,鱼鳖不能在里面游走,鼋鼍不能在里面停留。有一个男子,正要从水里潜过去。孔子派人跑到他身旁河岸上阻止他。男子没有因为劝阻而改变主意,就渡过河水游了出来。孔子问他说,奇巧啊,你潜水之中有什么道术吗?所以能潜入水中又能出来,凭的是什么呢?男子回答说,当初我进入水中时,先以忠信对待水流,等我出来的时候,又继续以忠信对待水流,凭忠信把我的身躯放置在波流中,我不敢动用私念。所以能潜入水中又能出来的原因,凭的就是这个呀。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几个记住,水尚且还可以凭忠信诚心而亲近,何况人呢?
启示:忠信是待人的根本,也是对待万物的根本,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这也是人类遵循仁义道德的根本依据。所谓“持后”,也就是秉持对万物(包括自己)的仁义忠信。
故事二:襄子忧胜
赵襄子派家臣新稚穆子攻打翟国,取得了胜利,攻下了左人、中人两个地方,翟国派使者来拜见。襄子正在吃饭,脸上出现了忧虑的神色。旁边人说,一天攻下两座城,这是让人高兴的事儿,现在您有忧虑的脸色,为何呢?襄子说,江河里的汹涌大水,不过三天就过去了,狂风暴雨不过一天就结束了,太阳到正午不一会儿就转过去了。如今赵家的德行,没有施行到积下功德,而一天攻下了两座城,被这种胜利冲昏头脑,也会让灭亡轮到我呀!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赵家会昌盛啊。忧患意识是所以走向昌盛的原因,大意高兴是所以走向灭亡的原因。取得胜利不是最难的,保持胜利才是最难的。只有有道的君主才能保持住胜利。孔子的力气,能撑起国门的铁栓,却不肯凭体力获得名声。墨子以守为攻,连公输班都服气,却不肯凭兵力让人赏识。所以,善于保持胜利的人,实际强势而表现为弱势。
启示:胜和赢不是我们的目标,避免对抗争斗,终身和谐顺利,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但是,秉持仁义道德,持后之道,永不逞强争胜,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故事三:父子好仁
宋国有一个好施行仁义的人家,连着三代不懈怠。有一天,家里的黑牛无故地生了一只白牛犊,问孔子怎么回事。孔子说,这是吉祥的预兆,用它祭祀上天吧。过了一年,那家的父亲无故地眼睛失明了,他家的黑牛又生了一只白牛犊,他家父亲又让他儿子去问孔子。他儿子说,上次问他后你的眼睛失明了,为什么还要问他呢?父亲说,圣人说的话常常先违背后吻合,这件事还没有究竟,姑且再问他吧。他儿子又去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吉祥的预兆,又让用它祭祀上天。他儿子回到家里向父亲报告情况,他的父亲说,按先生说的做吧。过了一年,那家的儿子又无故地眼睛失明了。之后,楚国攻打宋国,围困了宋城,百姓饿得交换孩子吃,剔了骨头当柴烧,成年男子都登上城墙作战,战死大半。那家人因为父子眼睛有病而避免了遇难。等到解除了围困,两人眼睛的疾病就痊愈了。
启示:父亲坚守仁义道德,所以避免了灾难。孔子坚信仁义道德,所以坚定地告诉宋家必会吉祥。故事表明,持后之道是恒在公理。
故事四: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对伯乐说,你年纪大了,你的后代中有可以派出去相马的吗?伯乐回答说,好马可以从形体容貌筋骨等方面看出来,天下之马的相,好像没有了,好像淹没了,好像消亡了,好像失去了,像这样的马跑起来轻盈得不起尘土,不留蹄印儿。我的后代都是普通人才,可以看出有相的好马,不能看出无相的天下之马。我有一个一起捆柴捆菜的人,叫九方皋,这个人对于相马,本事不在我之下,请您接见他。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并派他出去相天下之马。相到后回来复命,穆公问他是什么样的马,本来是一匹黑色母马,他却说成了*色公马,穆公很不高兴,怀疑他不懂相马。伯乐听穆公说明情况后,大声地叹一口气说,他竟然简易到这种程度吗?这正是他之所以高于我千万倍而无数的地方啊。像九方皋所看到的,是天机啊,得到了马的精华而忘掉了马的外表,看重了马的内在而忘掉了马的外在,看见了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不需要看见的,看需要看的,而遗留下不需要看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的方法,比相到的天下之马还要珍贵啊。
启示:相马如相人,相人亦如做人,可见道的重要。看人,就要看人的本质精华,忽略人的表象缺点,人的本质就是道德素养。做人,就要秉持仁义道德,发挥内在优势优点,接受外在缺点不足,即“持后”。
其四、万物同灵
人类乃万物之灵,看谈虚荣与贫富,珍爱自然万物,方为上策之活为。
故事一:万物并生
齐国的田氏在厅堂里拜祖,来赴宴的上千人。中间有一位客人敬献给他鱼和雁,田氏观赏着鱼雁,于是感叹地说,上天对于人民殷厚啊,生育出五谷,生养出鱼雁为我们食用。众人附和他的声音像回声一样及时热烈。鲍氏的儿子,年龄有十二岁,也安排在宴会的坐次之中,走上来说,不像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与我们一并出生,只是不同类。种类没有贵贱之分,只凭智能和体力的大小而相互约制,屡次地相互食用,相互间并不是为对方而出生的。人选择可以吃的东西而去吃,难道上天本来就是为人类而生出的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其他动物的肉,不是上天本来为蚊虫而生出的人类,为虎狼而生出的其他动物吧?
启示:万物同为天地所生,同根同源,人类只是其中的一类,怎么能武断狂傲地自封老大,为所欲为呢?万物的奥妙,恐怕只有生养牠的源头才会知道,作为同为天地之子的人类,怎么会知道呢。人类是有高级智能和灵性的人,本来可以放下虚妄,静心通神,在禅定冥想中追忆起天地万物之间的生态奥妙,凭什么对万物臆想妄断呢?
宇宙万物的生命能量,频率有大小之别,低一级的能量总是朝着高一级的能量升华,万物皆是如此。高一级的生命,有责任和能力帮助低一级的生命升级。如果我们逃避这一责任,背叛源头,不去超度万物,不会超度万物,还去伤害万物,岂不是丢了人性,丢了本性,更丢了灵性吗?殊不知,如此臆想妄为,才是造成人类背道而驰的根源啊。然而,被利欲迷惑的成人忘记了自性本心,而灵性还在的孩子却没有失迷呀。孩子本来就是来拯救我们的,我们为何不俯下身子向孩子们学习?非要把孩子改造得像我们一样无道才罢休吗?
故事二:乞犹不辱
齐国有一个贫穷的人,常常在城市里乞讨。城市里的人讨厌他屡次来,大家都不给他东西吃了。于是他去了田氏的马厩,跟着马医做点活而换些饭吃。田氏家里的下人戏弄他说,跟着马医而混饭吃,你不认为屈辱吗?乞儿说,天下最大的屈辱莫过于乞讨,乞讨我还不感到屈辱,怎么能认为跟着马医屈辱呢?
启示:屈辱与否,全是个人意识的臆想妄断,不一定符合真相。要说屈辱,自己有一定劳动能力,而不愿意通过劳动养活自己,或去行乞,或去偷盗,或直接掠夺别人,这样对于人的本性来说是有些屈辱。像跟着马医做活这样正常的谋生行为,不过是为了保障活着或活好而已,人人必须,有什么屈辱可言呢?可见,虚荣心扭曲心性,其实是臆想妄断惹的祸呀。
故事三:吾富可待
宋国有个人在路上闲逛,拾到了别人遗失的契据,回到家藏了起来,偷偷地数上面的刻齿。然后告诉邻居说,我富裕的日子就要等到了。
启示:有了契据,对方就会把钱财拿给你吗?契据毕竟只是信用的形式,代表的是意志,怎么能等同于实物呢?可是,宋人凭什么自信能够要回契据上记载的财物呢?凭妄想。妄想却当真,能有好结果吗?
故事四:枯梧之树
有个人家里有一颗枯死的梧桐树,他邻居的父亲告诉他枯死的梧桐树不吉祥,他就赶紧把枯死的梧桐树砍伐了。邻居的父亲于是请求把砍下的树送给他作为柴禾。那个人就不高兴了,说,邻居的父亲只是想把这棵树当作柴禾,而叫我把它砍伐了。跟我作邻居,像这样阴险,怎么可以啊。
启示:自己没有主意,才听信别人,砍了枯树。既然砍下来了,就可以使用了,邻居的父亲为何不能请求使用呢?邻居家的父亲,究竟是否为了自己想要拿这棵树当柴烧,而让他砍的树,这是他个人的内在心理,别人又怎么会知道呢?又为什么要知道呢?既然不可能判断清楚,为什么要去臆想呢?恐怕,这个人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过于自私,才妄想别人也是自私的吧。可见,自己有明晰的自我认知,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且顺心合道,是多么地重要呀。
故事五:亡斧意邻
有一个丢了斧头的人,怀疑他邻居的孩子偷去了。看他邻居的孩子,走路的样子像偷斧头的人,容貌脸色像偷斧头的人,说话的声音像偷斧头的人,动作、态度没有什么行为不像偷斧头的人。不久,他挖掘谷地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斧头。之后再看见他邻居的孩子,动作、态度没有一点像偷斧头的人了。
启示:怀疑的时候什么都像,不怀疑的时候又什么都不像,难道这个世界是你臆想出来的吗?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完全背离了自然之道,完全成了心盲脑盲呀。
故事六:白公虑乱
白公胜担忧有人叛乱,上朝结束之后站在那里,倒拿着拐杖,上面的铁叉子刺穿了脸颊,血流到了地上也没有发觉。郑国人听说了这件事,说,脸颊被刺穿都忘记了,还会有什么不能忘记呢?意识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走路时踮脚踏上树桩陷坑,头撞到树枝,自己也不知道了。
启示:意识专注本没有错,要看专注于什么事情上。如果专注于敬畏生命,专注于人类精神提升,专注于人与人之间链接融合上,将是多么美好充实呀。可惜,白公所专注的只是一己之私,是想让所有人都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一己之私,完全不知“道”的存在,异想天开,那怎么能行呢?可见,不知道、偏离道、背叛道,都是死路一条。人的意志只有用在学道、合道、守道上,才会真正地有价值有意义。
故事七:齐人攫金
从前齐国有一个想要得到金子的人,清晨天刚亮,就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去了市场,到了卖金子的店铺,抓了人家的金子就离开了。捕吏抓住了他,问他说,那么多人都在那里呢,你为什么夺取人家的金子呢?他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金子。
启示:痴心妄想,精神可嘉。这种精神如果用在求道上,则将成为人类的典范。坐井观天,一意孤行,连那一小小片天也是虚幻的,连一个小小的愿望也难以实现,最后只是搭上自己的性命而已。
其五、列子对“持后之道”的坚守
故事一:列子论道
严恢说,人之所以学道,是为了利用道争取财富。现在获得珠宝也就富有了,怎么能用得着道呢?列子说,夏桀、商纣只重视利益而轻视道,所以灭亡了。幸亏我没有告诉你道是什么。作为一个人而没有仁义道德,只知道吃饭而已,这是鸡狗啊。争强斗食,胜者为王,这是禽兽啊。一个人成了鸡狗禽兽,还想让别人尊重自己,不可能了。别人不尊重自己,那么危险和屈辱就会来临了。
故事启示:按照“持后之道”,道是“后”,利是“前”,我们应该以道取利。然而,严恢却反其道而行之,“重利而轻道”,所以列子给予了严肃而透底地批评。
故事二:列子学道
列子学射箭,能射中靶心了,便去请教关尹子。尹子说:你知道你之所以能射中的道理是什么吗?回答说:不知道啊。尹子说:你学得还不可以。列子回家继续练习,练了三年,又去向关尹子报告。尹子说:你知道你之所以能射中的道理是什么吗?回答说:知道了。关尹子说:你学得可以了。守住这个道理不要丢失了。不只是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持身,也都是这样。所以圣人不看存亡的结果,而察看之所以存亡背后的道理。
故事启示:学射箭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技术,而是从学射箭的过程中体悟做人的道理,射箭的技术只是附带的收获而已。也就是说,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首先目标。故事中还强调了列子学道的认真态度:“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故事并未直接说明列子所体悟的“持后之道”是什么,而是交由我们自己去思考,这亦是教育之道。
故事告诉我们,自我意识是“后”,射箭技术是“前”,我们应该把握好自我意识,忘掉自我意识,全身心投入到射箭本身上,而不是考虑技术的好坏或价值如何。做人亦是如此,不要自我,而要把握好外物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