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年,新原料依旧是化妆品行业的热点,共有91款新原料获得了备案/注册,同比增长了32%。
从企业来看,目前备案/注册新原料的主要是头部企业。其中包括丸美生物、贝泰妮、上海家化、华熙生物、HBN母公司、拜尔斯道夫等头部品牌企业;也有诺斯贝尔、芭薇、美中集团等头部代工厂;还有莹特丽、亚什兰、赢创、瑞德林、维琪科技等国内外头部原料企业。
头部企业的这些动作,既是当下市场潮流的反映,也是未来引领趋势的重要力量。因此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份新原料名单时,不应该只是看热闹,还要从中看到当下化妆品原料领域的热门研发方向和趋势。
“弯道超车”的机会
目前,外资企业大多还未意识到新原料的重要性。在91款新原料中,仅有16款是由外资企业注册/备案,占比才17.6%。其中仅有1款是由品牌企业注册,即拜尔斯道夫在今年11月,成功注册美白新原料——异丁酰胺基噻唑基间苯二酚,又被称为“”。
并且,外资企业备案的大多是基础原料,包括溶剂、乳化剂、增稠剂、分散剂等,功效原料仅这一款。其中大部分基础原料早就在国外市场生产销售了,并不需要重新研发,直接拿来备案就可以了。比如莹特丽今年备案的4款新原料,相关备案工作都是由第三方代理,自己都没“出马”。
相比之下,本土企业的重视程度则要远远高于外资企业,尤其是品牌方。在年,本土品牌企业共备案了32款化妆品新原料,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中既包括丸美生物、贝泰妮、华熙生物、上海家化等上市品牌企业,也有谷雨、溪木源、HBN、至本、绽媄娅等当红新锐品牌。
为了满足品牌方对于新原料的急切需求,不仅原料企业“火力全开”,甚至一些代工厂也加入进来。比如芭薇,备案了2款新原料,分别是二氢杨梅素和二氢槲皮素;诺斯贝尔也备案了一款名为“五肽-48”的新原料;另外,美中集团也备案了一款发酵新原料,即酵母菌/曲霉菌/大米/梨果仙人掌茎发酵产物滤液。
可见对于本土化妆品企业来说,无论是处于哪个供应链环节,都将新原料视为“弯道超车”的机会。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植物最受欢迎
在新原料研发上,本土企业们主攻的方向是植提原料。年,来源于植物的新原料数量高达41款,占比接近一半。而企业在开发植提原料时,主要的灵感来源于中医药。因此,有多达18款新原料,是直接提取自某一种中草药植物。
在众多中草药植物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最受青睐。比如贝泰妮备案的9款植提原料,有8款来源于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植物,包括南方红豆杉、荔枝草、总状绿绒蒿等;另外,同时被三家企业备案为新原料的金线莲提取物,同样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等功效的中药材。
一般情况下,这些具备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植物应用到化妆品领域后,解决的主要问题便是敏感肌的舒缓修复。也正因为此,拥有敏感肌护理头部品牌薇诺娜的贝泰妮,才会热衷发掘此类新原料。另外,片仔癀和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开发金线莲提取物作为化妆品新原料,同样也是看到了其在敏感肌护理上的作用。
发酵能提升植提原料的安全性和功效性
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很多中草药植物中不光有护肤成分,也可能含有有害成分。于是,一些企业采用发酵工艺对其进行处理。
比如丸美生物备案的新原料裂褶菌发酵产物滤液,是裂褶菌对中药材葛根进行发酵而得;而美中集团作为以生物发酵工艺为“名片”的化妆品代工厂,将具有悠久历史的药食两用植物梨果仙人掌,进行生物发酵处理,最后获得了新原料——酵母菌/曲霉菌/大米/梨果仙人掌茎发酵产物滤液。
据美中集团负责人介绍,发酵不仅能去除植物中的有害成分,而且能将功效成分分解为更容易被皮肤吸收的小分子。而这也是为什么HBN品牌会利用乳酸杆菌,对云南特产的小果咖啡豆进行发酵处理,成功开发出新原料——乳酸杆菌/小粒咖啡籽发酵产物滤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让原料获取成本更低、更稳定
另外,一些中草药植物属于珍稀物种,很难低成本、大批量地获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些企业引入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由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备案的新原料东北刺参不定根提取物,就是应用了该技术。
据其负责人介绍,这种原料生产方式至少有四大优点:其一是,生产成本低,可以转化并应用到大规模生产,产品产量、质量稳定;二是,可以突破植物生长的气候、季节、环境限制,节约土地资源;三是,可以大大减少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含量,原材料基础安全可靠;四是,能提升有效物质积累的效率,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生产技术。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款应用了该技术的新原料。比如大连普瑞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年备案的雪莲培养物;安赛搏(重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年备案的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以及百岳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备案的冰叶日中花愈伤组织提取物,都明确提到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单一成分植提原料,作用机理更明确
除此之外,植提原料的另一大痛点是成分太复杂,很难厘清到底是哪个成分发挥作用。不过在年备案的新原料中,倒是有多款作用机理明确的单一成分植提原料,数量达到了13款。
以补骨脂酚为例,堪称化妆品新原料备案的“宠儿”,截止到目前,已先后有5家企业对其进行了备案。据悉,该成分是在一种源于印度的植物补骨脂中发现的,其能够调控视黄酸受体以及下游的相关基因,如CIBP1、TIG1等,与维生素A在作用机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也被称为“植物A醇”。
同样被誉为“A醇替代者”的,还有至本品牌备案的新原料鸢尾苷元,其主要存在于鸢尾科鸢尾属和射干属的植物根茎中?,也能激活视黄酸受体。
再比如当下很火的一种植提原料油橄榄提取物,成分非常复杂。而今年备案的另一款新原料二羟基苯乙醇,也是提取自油橄榄中,但它的成分简单,且作用机理清晰,属于安全高效的抗氧剂,具有很强的抗衰功效。
中医药宝库中不止植物
当然在我国的中医药宝库中,不止有植物,还有动物或真菌来源的中药材,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灵芝。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名贵中药,此前灵芝就已经被应用于化妆品领域。根据《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年)版》显示,涉及灵芝的原料共有三款,分别是白鹤灵芝提取物、黑灵芝提取物和中国灵芝提取物。这些原料基本上都是采用灵芝子实体或者孢子粉通过有机溶剂提取方式获取,存在生长周期慢,且活性物含量低,活性物难提取等问题。
为此,水羊股份选取灵芝生长活性最旺盛的菌丝体阶段进行发酵,并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定向合成更多的活性成分,最终获得了备案新原料——无柄灵芝菌丝体发酵产物滤液。
另外,金耳也是极具药用价值的真菌,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而在今年,上海克琴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家化,这三家企业同时看上了它在化妆品领域的开发价值,并先后备案了名为“金耳子实体提取物”的新原料。
环肽在兴起
除了植提原料,多肽原料也是一大热点。年,有8款多肽类新原料获得了备案,其中尤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