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超级粉丝张籍饮食杜甫诗灰,郑板桥自称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冯贽《云仙杂记》记载:“张籍取杜甫诗一帙,焚取灰烬,副以膏蜜频饮之,曰:‘令吾肝肠从此改易。’”(唐代诗人张籍,酷喜杜甫诗,恨不能脱胎换骨追随杜老前辈。一日,他拿来一帙杜甫诗作,焚烧成灰,再以膏蜜相拌,全数吃下。之后抹嘴大叫:我的肝肠从此可以改换了。)这则故事充分凸显了作为“粉丝”的张籍对诗圣杜甫的崇拜。张籍后来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可谓杜甫诗歌的嗣响。但需要说明的是,张籍取得的成就,绝不是靠吃啥补啥得来的,而是经过艰苦努力获得的。徐渭号青藤居士,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大才子,诗文书画,纵横一时。郑燮,号板桥,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也是白眼多青眼少、傲视天下的人物,但他如此崇敬青藤,自非偶然。而且板桥画兰竹,青藤却极少画兰竹。板桥曰:“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那么,“意”又何在?他说是“倔强不驯之气”。然而,郑板桥比徐渭出名的不是艺术造诣(论艺术造诣徐渭高于板桥),而是他的为官之风。郑板桥和徐渭相比真是幸运,他生在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时期,既借时局又靠人力,弄了个“七品芝麻官”。中国的社会,历来是做百姓难,做清官难,故而郑板桥不无矛盾地悟出这么一个哲理:难得糊涂。他毕竟是个正直有良知的人,最终也没有糊涂,硬是用乌纱帽赢得了自尊。他的一番顿悟没有为他赢得官衔,倒是为后世为官者指明了官运亨通之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